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3.判断内陆地形
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 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 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 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C 1.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 .重要的棉花产区 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地表土是紫色土 2.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 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 C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 降水更多; 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 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 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C
D.<400,<25
A
第23—25题
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C
③洋流因素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④大气环流的影响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等温线图的判 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 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①海陆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降水的空间分布
•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 3.在中纬度(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降水的季节分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1)据图可知,A、B、C三地 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 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 因 。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 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为 ,其主要的影响因 素有 。
参考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 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 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 水很多。(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4、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 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 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②地形因素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 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 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 纳维亚山脉等; 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