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语文散文总结复习课件(31张ppt)

2020届高考语文散文总结复习课件(31张ppt)


四、理解词语含义、 句子含义
区别
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含意)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手法)
《苍茫中原》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城堞外表如同千疮百孔的马蜂窝,只要看着那厚 实沉甸的分量,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宝剑和英雄。(3分 ) (2)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察觉出积淀下来的桀 骜不驯,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3分)
散文总结复习
一.语言特色型
一.词语 1.叠字叠词 作用: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使音律和谐。 2.动词形容词量词 作用:准确精练、生动形象。 3.文言词、成语 作用: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4.反复 作用:强调情感,具有感染力 5.关联词 二.句式 1.长短句 长短:有主谓宾,很多修饰成分 作用:表意严密,内容丰富。 短句:句子简单,很少修饰成分 作用:表意灵活,简洁明快, 节奏感强 2.整散句整句: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 排比。作用:增强气势,调节音律
例题2.《寂寞》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 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 者面前?
1.以动陈静: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 2.细节描写:以袅袅的炉烟,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 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三、作用型
线索作用、句段作用、物象作用
5
大 段 积 累
4
大 模 板
例题《烛台:古老的守夜者》试分析文章结尾两段的作用。
1.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前文内容,结构浑然一体。 2.内容上:两个独句段,强调烛台是母亲的写照,也承载着古 中国的记忆。 3.读者上:省略号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
《湖底的书香》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二.表达技巧型
1.表达技巧=艺术技巧=广义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2.怎么答:明手法+分析+效果(思想感情)
例题1.2018年高考天津卷《虹关何处落徽墨》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 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 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 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1.手法:拟人(或想象)手法,2.分析: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 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3.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 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请赏析这一段的语言特色。
1.词语:运用叠词,比如“孤孤寂寂、必必然然、叮叮当当 地”,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使音律和谐。 2.句式:短句,整散句结合,比如“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 文也好……”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3.修辞:排比、比喻。比如“不是……不是……该是……”; “宛若一柱被雷击劈了的桩木”等,生动形象。 4.语言风格:冷静理性、深沉蕴藉。口语化,生活化,比如 “说这里好哩,旱能浇,涝能排,你就在这儿活吧孩娃”。
(1)手法:此句运用了比喻和联想手法,分析:把散落 的短粗的城堞比作马蜂窝,并由此联想到宝剑和英雄, 写出了城堞的悠久和其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思想感 情:表达对苍茫中原的敬畏之感。
(2)手法: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分析:写出了黄河的 性格,思想感情:也含蓄地点明了中原和中原人的性 格。
怎么答: 手法+表面义+深层义+主旨义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I卷《我们的裁缝店》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1.长句,有主谓宾,很多修饰成分 他是吃了新的将熟的毛豆胀死了的
2.短句,有主谓宾,很少修饰成分 地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文也好 3.整句,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
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 不是土的丰厚或者贫薄,不是丰收或者歉收,不
是马蹄或者牛蹄 4.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
①内容上,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翠屏湖的柔美与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翠屏湖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结构上,点明题意,引出下文将要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 内容; ③读者上,增加文学美、诗意美,提高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 分)
线索作用: 《水在水之外活着》文章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有什 么作用? 物象作用: 《在沈从 用?请简要分析。 《开合之间》全文以“伞”为描写对象,但用了不少的笔墨来 写“斗笠”,有何用意?
你才看见,他或她的怀里,拖了一个死了的孩娃。
我以为,地也好,田野也好,诗也好,文也好,真正的田野,不是土的丰 厚或者贫薄,不是丰收或者歉收,不是马蹄或者牛蹄,该是庄稼和荒草之间, 秋天和冬天之间,活着和死去之间,孤孤寂寂地站了一个人;男人也好,女 人也罢,但他(她)是必必然然的农民,脸上布满了爷爷的皱纹,搭了一缕 奶奶枯干在额上的灰白的头发,远远地瞧去,宛若一柱被雷击劈了的桩木, 近了,你才看见,他或她的怀里,拖了一个死了的孩娃。孩娃的肚子鼓着, 嘴角挂了浅红灿灿的笑。他是吃了新的将熟的毛豆胀死了的,所以他死了还 笑。那人是去找埋藏孩娃的地方,走了千里万里,昼行夜宿,黄昏前赶到了 田野的一沃田头,说这里好哩,旱能浇,涝能排,你就在这儿活吧孩娃,你 爷你奶还在家等着生老病死,我回去给他们准备棺材去了。也就把孩子埋在 那儿走了。一路上没有回头望那小小的新坟,却叮叮当当留下一路的歌声: “一路的庄稼一路的土,一路的活人一路的丘,今天我从庄稼地里过,明天 我往庄稼地里留。”这歌声是土地真正深刻的诗哩。
散句: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作用:句式参差、错 落有致。 三. 风格 口语化、生活化、富有地方色彩、凝重深沉、明快风趣、平 实质朴、华丽典雅、诙谐幽默、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 四.手法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借代、对偶、 对比、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描写手法有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绘形绘声绘色、 对比、衬托等 五.要注意三个特色 1.时代特色 2.地域特色 3.语体特色 (书面语和口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