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间断点及其分类
都存在, 若 f ( x0 0) 和 f ( x0 + 0) 都存在,则称 x0 是 f ( x ) 的 第一类间断点 第一类间断点. 类间断点
①若 f ( x0 0)≠ f ( x0 + 0) ,则称 x0 是 f ( x ) 的 跳跃间断点 跳跃间断点;
可去间断点. ②若 f ( x0 0)= f ( x0 + 0) ,则称 x0 是 f ( x ) 的 可去间断点.
如果不是闭区间而是开区间, 注:如果不是闭区间而是开区间,那么定理的结论 如果不是闭区间而是开区间 不一定成立. 不一定成立.
1 例如: 内无界. 例如: f ( x )= ∈C (0, 1) ,但 f ( x ) 在 (0, 1) 内无界. x
最大值最小值定理) 定理 5(最大值最小值定理) 设 f ( x )∈C [a , b] ,则
∵ f (0)= 1< 0 , f (1)=1> 0 ,
∴ c∈(0, 1) ,使 f (c )= c 2c 1= 0 ,
内至少有一个实数根. 即方程 x 2 x 1 = 0 在 ( 0, 1) 内至少有一个实数根 .
必有实根. 例 4.证明:实系数方程 x 3 + ax 2 + bx + c = 0 必有实根 .证明:
1.6.4 间断点及其分类 1.间断点的定义 1.间断点的定义
定义 3 不连续, 若函数 f ( x ) 在点 x0 不连续,则称 f ( x ) 在点 x0 间断点. 间断, 间断,点 x0 称为 f ( x ) 的间断点.
若 f ( x ) 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没有定义; ① 在 点 x 0 没有定义; 不存在; ② 极限 lim f ( x ) 不存在;
∵ lim f ( x )= lim
x→0
1
x 1 e 1 x
x→0
=∞ ,
第二类间断点,且是无穷间断点 无穷间断点. ∴ x = 0 为 第二类间断点, 且是无穷间断点 .
∵ f (1 0) = lim
1
x x →1 1 e 1 x
= 0,
f (1 + 0) = lim
1
x x →1+ 1 e 1 x
上无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 [1, 1] 上无最大值和最小值.
-1
o
-1
1
x
零点定理) 定理 6(零点定理)设 f ( x )∈C [a , b] ,且 f (a ) f (b)< 0 , 则至少存在一点 c∈(a , b) ,使得 f (c )= 0 . ∈
y
y = f (x )
o a
c
b
x
的几何意义是: 定理 6 的几何意义是: 若连续曲线弧 y= f ( x ) 的两个端点 = 的不同侧, 至少有一个交点. 位于 x 轴 的不同侧,则这段曲线弧与 x 轴 至少有一个交点.
例 2.讨论下列函数的连续性,并指出间断点的类型 .讨论下列函数的连续性,并指出间断点的类型.
(1) f ( x )= ) 1
x 1 e 1 x
解:间断点为 x = 0 , x =1 ,由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 ,
f ( x ) 在 ( ∞ , 0), ( 0, 1), (1, + ∞ ) 内连续 内连续.
(2)第二类间断点
中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若 f ( x 0 0) 和 f ( x 0 + 0 ) 中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 则 称 x 0
是 f ( x ) 的 第二类间断点. 其中极限为 ∞ 者 称为无穷间断点 第二类间断点 称为无穷间断点. 无穷间断点
例 1 . 讨论下列函数在指定点 处的连续性 , 并指出 间断点的类型 .
x2+ x 1 ∵ f (0+ 0)= lim = lim = 1 , x→0 + x ( x +1)( x 1) x→0 + x 1
x2+ x 1 ∴ f (0 0)= lim = lim =1 , x→0 x ( x +1)( x 1) x→0 + 1 x
第一类间断点,且是跳跃间断点 跳跃间断点. ∴ x = 0 为 第一类间断点 , 且是 跳跃间断点 .
1 , x≠1 (1 x ) arctan f ( x) = 在点x = 1处连续 . 1 x 0, x=1
sin x , x<0 x ( 4) f ( x ) = ) 0 , x = 0 在 x = 0处 . 1 xsin + 1, x > 0 x
sinx 1 解:∵ f (00)= lim =1 ,f (0+0)= lim ( xsin +1)=1 , x x→0 x x→0+
证明: ∈ 例 5.设 f ( x )∈C [a , b] ,证明: c∈[a , b] ,使 1 f (c )= [ f (a )+ f (b)] . 2 证:∵ f ( x )∈C [a , b] ,
∴ f ( x ) 在 [a , b] 上必有最小值 m 和最大值 M, ,
∵ m ≤ f ( a )≤ M , m ≤ f ( b )≤ M ,
定理的几何意义是 的几何意义是: 介值定理的几何意义是:连续曲线弧 y= f ( x ) 与直线 = 至少有一个交点. y = 至少有一个交点.
y
M
y = f ( x)
m
o
a c1
c2
c3
b
x
内至少有一个实数根. 例 3.证明方程 x2 x 1=0 在 (0, 1) 内至少有一个实数根.
证 : 令 f ( x ) = x 2 x 1 , 则 f ( x )∈C [ 0 , 1] ,
∴ 必存在 x1 < x 2 , 使得 f ( x1 )< 0, f ( x 2 )> 0 ,
而 f ( x ) ∈ C [ x 1 , x 2 ],
故由零点定理知, 故由零点定理知, c ∈( x1 , x2 ) ,使 f (c )= 0 ,
必有实根. 即方程 x 3 + ax 2 + bx + c = 0 必有实根
1 π ∵ lim (1 x )= 0 , arctan < , 1 x 2 x→1
1 ∴ lim f ( x ) = lim (1 x ) arctan = 0, 1 x x →1 x →1
故 x = 1 是第一类间断点,且是可去间断点. 第一类间断点,且是可去间断点. 可去间断点
若补充定义 : f (1) = 0, 则
x→ x 0 →
有定义, 存在, ③ 虽在 点 x 0 有定义,且 lim f ( x ) 存在,但 lim f ( x )≠ f ( x0 ) ,
x→ x 0 → x→ x 0
则 f ( x ) 在点 x0 处不连续 .
2.间断点的分类 2.间断点的分类
(1)第一类间断点
( 设 x 0 是 f ( x ) 的间断点 )
1 处无定义, 解: y = sin 在 x = 0 处无定义, x = 0 是间断点 . x
又 lim sin
x→0
1 不存在 , x
故 x = 0 是第二类间断点. 第二类间断点.
1 ( 3 ) f ( x ) = (1 x ) arctan 在点 x = 1处; 1 x
处无定义, 解: f ( x ) 在点 x =1 处无定义, x = 1 是间断点 .
= 1,
∴ x =1 为第一类间断点,且是跳跃间断点 第一类间断点,且是跳跃间断点 跳跃间断点.
x2 + x , x ≠ 0, x ≠ ±1, (2) f ( x ) = x ( x + 1)( x 1) 0, x = 0, x = ± 1.
解: x = 0 和 x = ±1 是函数 f ( x ) 的分段点 ,
①若 f (0) f (a )= 0 ,则 f (a )= f ( 2a )= f (0) ,
这时取 ξ = 0或 ξ = a , 就能使 f (ξ ) = f ( a + ξ ).
②若 f (0) f (a )≠ 0 ,则 F (0) F (a )< 0 ,
由零点定理知, 由零点定理知, ξ∈(0, a ) ,使 F (ξ )= 0 ,
推论(介值定理) 推论(介值定理)
若 f ( x )∈C[a , b] , m = min f ( x ) , M = max f ( x ) ,
x∈[a ,b] ∈ x∈[a ,b] ∈
∈ 常数 满足 m ≤ ≤ M ,则至少存在一点 c∈[a,b] ,使
得 f (c )= .
即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必取得介于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间的任何值. 小值之间的任何值.
x2 + x 1 ∵ lim f ( x ) = lim = lim =∞, x→ 1 x → 1 x ( x + 1)( x 1) x→ 1 x 1
第二类间断点,且是无穷间断点 无穷间断点. ∴ x =1 为第二类间断点,且是无穷间断点.
x2 + x 1 1 ∵ lim f ( x)= lim = lim = , x→1 x→1 x ( x+1)( x1) x→1 1 x 2
f ( x ) = x 在 (1, 1) 内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内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在闭区间上有间断点, (2)如果 f ( x ) 在闭区间上有间断点,那么定理的结论 不一定成立. 不一定成立.
y
1
x +1, 1≤ x < 0, 例如: f ( x )= 0, x = 0 例如: x 1, 0< x ≤1,
即 f (ξ ) = f (a + ξ ).
证:令 f ( x)= x 3 + ax2 + bx+ c ,则 f ( x)∈ C (∞, + ∞) . 令 a b c 3 ∵ lim f ( x )= lim x (1+ + + )= ∞ , x x2 x3 x → ∞ x → ∞ a b c 3 lim f ( x )= lim x (1+ + + )= +∞ , x x2 x3 x→ +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