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6、铲车等车辆载人
人员伤害
1、严格要求机械车辆不得载人;
2、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7、驾驶员酒后, 疲劳驾驶
车辆交通事故 人员伤害
1、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要求不得酒后驾驶;
2、车辆驾驶采取轮班制度,防止疲劳驾驶。
8、场地通行不便
车辆受损 人员伤害
1、进入作业作业区域的车辆必须由专人指挥, 并严格要求驾驶员遵 守现场行驶规定;
10、生活、办公区卫生问
题不达标
人员患病
1、生活区配备一定数量的浴室和卫生间,并定期清扫, 喷洒药水,
做好防蚊虫灭鼠工作;
2、设立化粪池和沉淀池;
3、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 4、食堂应有相应的消毒、盥洗、采光、照明、通风和防蝇、防尘 设备。
9
文明施工
管理
1、作业区没有围挡分割
无关人员进入,人 员伤害
2、渣土车要求办理渣土车运输许可证;
3、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高峰期车流量过大
交通拥挤 车辆碰撞事故
1、作业前研究出详细的交通方案,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和时间;
2、车流高峰期的复杂路段要安排专人维护交通秩序。
3、没有按设置指定路线行
驶和指定停靠点停靠
车辆碰撞 阻碍交通
1、车辆必须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1、夜间照明不足
作业环境差 导致人员伤害
1、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准备备用电源;
2、夜间作业作业区结合部位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建立保安人员 巡查制度。
2、台风天气
设备、材料损失
1、制定防台预案;台风期间确保领导小组及突击队员在工地人数
达 90% 以上,主要领导必须在现场;
2、台风风速达24.5m/s以上,停止一切作业,有关人员配备通讯 设备(如对讲机)加强联系,互通情况
4、未按规程作业
综合事故(物体打 击、机械伤害、触 电)
1、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作 业;
2、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记录 上签字确认;
3、作业人员作业时穿戴劳保用品。
5、无设备管理
设备损坏
1、根据现有特种设备建立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2、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 发现的异常情况和事故隐患, 及时处理。
3、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在接到台风信号时,应到指定锚地避风,并做好船上易动物件 的封舱加固工作。
3、汛期(大潮)
设备损坏 人员伤害
1、防汛期间设立防汛办公室,及时了解汛情;
2、成立防汛抢险队,处理汛期突发事件。
4、强降雨、大雾天气
材料、设备受潮
1、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前组织人员做好防范;
2、标志不合规定
标志指示不明确
1、标志要求符合《安全标志》及《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的规定;
2、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3、布置不合理
标志指示不明确
1、策划作业现场安全标识类别、挂设部位和挂设数量,绘制作业 现场安全标识布置平面图,并安全标识布置交底;
2、标识牌要求放置醒目的地方。
2、停靠只能在指定停靠点停靠,不得随便停放。
4、车辆超速行驶
车辆交通事故 人员伤害
1、进出门岗车速要求不得超过5km/h,生产区道路车速要求不得 超过15km/h。
5、装载散货、 粉状或易滴 漏的物品散落、飞扬或滴 漏车外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
1、车厢要求牢固,挡板严密,后挡板的挂钩要求安全有效;
2、车辆封盖必须严密,及时清理散落的物品。
4
安全培训
1、无定期安全培训教育与
演练
应急技能和综合素 质不高
1、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确保有效实施
2、新入职员工进行“三级”入场安全培训;
3、应根据岗位参加相应的专项安全培训,以满足相应工作的要求;
4、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进行定期审核,培训。
2、无安全宣传、活动
安全意识薄弱
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源及潜在风险
产生后果
控制措施
1
公司安全
管理
1、组织机构不健全
安全管理不到位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形成统一安全领导小组;
2、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责任制和信息沟通体系;
3、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责的主要内容。
2、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
责任不明确
1、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人员编制和任务;
5、设备无用电防护措施
触电事故
1、设备要做好防水保护措施;
2、设备接地、接零、绝缘、屏蔽等防护措施要规范到位。
6、设备维修时无防护措施
机械伤害
1、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停机维修,不得在运转中进行维修;
2、进行电器设备维修时,悬挂警示标志牌或要求有人监护。
7、作业结束设备未关闭
设备损坏
1、作业结束时及时切断电源;
2、保持道路畅通,作业区域的道路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停放机械。
7
特种作业 人员/设备 管理
1、无管理方案
管理混乱 责任不明确
1、加强特种人员管理,做好人员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组织 工作和日常检查工作;
2、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档案管理,档案中保留操作资格证复印件及 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2、人员资质不满足
综合事故(物体打 击、机械伤害、触 电)
2、敏感设备附近尽量避免堆放多尘物料,车辆行驶路线及作业机 械尽可能安排在远离敏感设备的地方管理,饮用水采用桶装水。
8、作业垃圾乱放
环境污染
1、组织清理工地现场垃圾,并倒入指定垃圾场。
9、高温作业
人员中暑
1、作业时尽量避开高温作业时段;作业时采取必要的降暑措施。
6、无消防管理
火灾失控
1、建立防火管理制度;
2、布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灭火器位置配置要合理,并定 期检查以防失效、过期。
7、无用电管理
火灾、触电事故
1、作业现场的用电由专业电工负责,不得私拉电线;
2、作业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符合三级配
电二级保护,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
4、无道路管理
道路不畅通 妨碍运输
1、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2、及时对作业道路进行平整保养, 一切材料和设施放置指定位置, 不得堵塞现场道路;
3、排水要畅通并要求无积水现象。
5、作业现场未按要求设置
各类安全警示标志
无关人员进入,人 员伤害
1、现场由专人负责安全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2、在不同作业区域分别设置醒目的警示牌。
8
职业健康 管理
1、作业人员健康不满足要
求
人员伤病
1、所有作业人员要求持有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体检合格证明,并 定期进行体检。
2、生活垃圾、污水排放
环境污染
1、不得向海水中排放任何垃圾和生活污水;
2、船舶作业时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应当分类,垃圾定期外运到指 定垃圾场。
3、无现场医疗应急预案
伤亡扩大
1、为员工配备急救箱,建立医疗应急小组;
2、劳保用品质量不合格
丧失防护作用 导致人员伤害
1、向有资质供应商购买劳保用品设施,并要求供应商或生产公司
厂家提供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合格证;
2、材料负责人、安全员随时进行检查验收,发现有质量问题的, 送有关检测部门复检,安全员做好检查验收记录。
3、存放不合理
劳保用品损坏
丧失防护作用
1、劳动防护用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因霉变、高温、烟
5、应急预案不完善
事故失控
1、编制完善应急预案;
2、定期组织员工应急培训,提高应急技能和素质。
2
作业机具使
用管理
1、无机具管理制度
设备损坏
1、编制机具使用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执行;
2、机具设备由专人统一管理,统一平衡调度使用。
2、设备安全措施不足
机械伤害
1、设备使用前试运行检查,确保设备所有安全措施可靠、有效;
2、作业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理、保养。
8、设备无日常维修检查管
理
检查不到位
1、建立健全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2、对安全隐患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9、违章操作、 设备带病运 转
机械伤害
1、作业人员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机械,不得违章作业;
2、定期对机械设备检查、检修,保证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
10、作业人员操作失误
2、组织员工现场急救基本知识培训。
4、机械溢油
环境污染
1、加强日常机械维护保养,严防油料泄露造成污染。
5、机械噪声
听力受损 噪声污染
1、尽量采用低噪音设备;
2、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中使用大 量动力机械设施。
6、尘土飞扬
环境污染
1、屑粒与多尘物料应封盖以减少扬尘, 道路采取洒水以减少扬尘。
10、作业现场无宣传标牌
安全意识薄弱
1、工地现场必须挂五牌一图;标牌要规范整齐;现场要有安全标 语;
2、安全标志牌放置危险部位。
11、未划分作业区域
无关人员进入 人员伤害
1、作业现场按规定划定作业区域,并四周设置围挡
12、无吸烟管理
火灾
1、作业现场应设置吸烟处,作业区域内禁止随意吸烟
10
自然环境和
客观原因管 理
8、无夜间作业管理措施
综合事故(物打击、
机械伤害、触电)
1、夜间作业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2、在作业地点附近悬挂红色灯示警标志;
3、建立夜间值班制度,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