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讲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6讲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六讲、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思维导图】
【南京怎么考】
1、(200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2生成
2、(2010)现有六种物质:①小苏打、②干冰、③盐酸、④酒精、⑤氮气、⑥石墨·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6)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3、(2008)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
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
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
(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
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4、(2006)(1)古代铜币表面绿色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文物鉴定人员常用酸验法鉴别铜锈真伪:用细玻璃棒蘸取少许稀盐酸,涂擦在需要鉴别可疑铜锈的部位,若有气泡产生则初定为铜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厂采用联合法生产硫酸铜、硫酸亚铁作饲料添加剂,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写出上图中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5、(2007)学习化学要求熟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以下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

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

常温下,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

(1)写出A、F和G的
化学式:A
F G
(2)写出高温条件下B
分解为C和D的化学方
程式:
(3)写出H和E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怎么命题】
例题1、铁和铜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 3FeCl2,Cu+2FeCl3 CuCl2 +2FeCl2若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有金属剩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剩余金属只有Fe B.剩余金属一定有Cu
C.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有FeCl3D.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FeCl2
例题2、物质A-J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

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是金属。

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
试回答:
(1)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
反应的是(填序号)
(2)A、J、H的化学式为
A 、J 、H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例题3、 有甲、乙、丙、丁、戊、己等六种常见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表示由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

已知:甲和乙的溶液反应可用于工业制取氢氧化钠;丁的溶液呈蓝色;乙和丁的溶液混合可配制果树杀菌剂波尔多液;丙溶液分别和戊、己反应都只生成丁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甲与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与戊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戊受热分解为己和另一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右图中A 、B 、C 、D 、E 、F 、G 、H 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

已知:X 、H 为黑色固体单质,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 为红棕色粉末。

常温下C 、E 、F 、G 均为无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1)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D C
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C D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G 与Y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多少才合适】
1、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 ) A .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 .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2、 向含有AgNO
3、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 A .Ag 、Cu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 .Cu 、Fe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 .Ag 、Fe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 .Ag 、Cu 、 Fe 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3、 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下列的 ( )
高温

A .1 :1
B .4 :3
C .2 :3
D .3 :2
4、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OH)2、CuCl 2、NH 4NO 3、 (NH 4)2SO 4、 CuO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 的气味为。

(2)溶液G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3)混合物A 中,肯定存...在.
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1个化学方程式(只能写1
个 ) 。

5、 A~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 为黑色固体,D 为红色固体单质,F 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物质B 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③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
同? 。

6、 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 、H 、O 、Cu 四种元素组成。

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② ③ …… 【实验】请针对你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

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为 ,完成该实验需要的主要仪器
有 ,加入过量的A 的目的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加入足量B 的目的是 ,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 。

7、已知A~G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为常见的单质。

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上述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有、。

(2)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3)上述转化过程中,有能够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在化学方面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变化。

请举出其中一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