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__旅游客源地与旅游

第3章__旅游客源地与旅游


人口结构
年龄构成:不同年龄的人对旅游有不同的需求。 人口性别:一般男性旅游者人数比女性旅游者要多。 职业构成: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从而产生
不同的旅游需求。
2、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因此,国民经 济发展水平、人们收入分配、旅游产品价格、外汇汇 率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旅游需求的规模及结构。
旅游动机:是自主、能动的主观愿望,是形成旅 游需求的首要条件。旅游动机主要包括身体方面的 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交际方面的动机和地位与 声望方面的动机。
2、支付能力(基本条件) 旅游支付能力:是指在人们的全部收入中扣除
必须交纳的税金和必需的生活及社会消费支出后的 余额中可能用于旅游消费的货币量,即可自由支配 的收入。
第2章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
【学习目标】
● 了解旅游客源地经济作用; ● 掌握旅游需求变动的规律; ● 掌握旅游需求的弹性; ● 掌握旅游需求弹性的种类; ● 了解旅游需求的指标。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
一、旅游客源地含义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能力, 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区。
4、政治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激发旅游需求,促使旅游需求不断 增加的重要因素。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往往使旅游者 要承担各种风险,从而造成旅游者的心理压力而使旅 游需求下降。
旅游接待国的政局稳定,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 就多;反之,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少。
旅游圈内某一国家的政局不稳定,还会波及周围国 家及整个旅游圈的旅游需求普遍下降。
从价格和汇率方面看,旅游需求与价格具有负相 关关系。
当旅游产品价格上升时,旅游需求量就下降;当 旅游产品价格下跌时,旅游需求量就会上升。
当旅游接待国的货币升值时,前往该国的旅游 者或旅游停留时间就减少;反之,当旅游接待国的 货币贬值时,则促使前往该国的旅游需求增加。
汇率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国际旅游总量增加或减少, 但是会引起对货币升值的接待国家的旅游需求 减少,而对货币贬值的接待国家旅游需求增加。
如:凯恩斯的“短视、原始” 杜森贝里的“后顾、攀附”
5.旅游消费政策 包括旅游消费限制和旅游消费支持两个方面
如:处境旅游征税、严格护照申领、规定互换
四、输送客源能力的衡量指标
1.旅游消费率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国旅 游消费总额与该国或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总额或国 民收入的比率
这一直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强度
客源地国家
是从国际旅游角度来划分的客源地,它是相对于 旅游目的地国家而言的,作为一个国家从不同的角度 看,既可以是旅游客源地国家,又可以是旅游目的地 国家
三、输送客源能力的影响因素
1.人口规模 旅游客源地输送客源的规模取决于这个地区的 总人口规模
如:四川、山东、广东为人口大省
2.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 平等各种人口特征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会对该地的旅 游产品价格和汇率变化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纵向比较是该地的旅游价格和汇率变化同前期该 地的旅游价格和汇率变化进行比较;
横向比较是该地的旅游价格和汇率变化同其他同 类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价格和汇率变化进行比较。
3、社会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从而在价值观 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学和艺术等方面 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活动的 感受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 地社会文化差异越大,则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小。当然, 也有例外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心理类型为多中心的旅游者 来说,社会文化差异越大,则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大。
旅游需求是旅游供给规划和发展的前提,离开旅 游需求,供给发展必然是盲目的。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
二 、旅游客源地的类型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规模和范围不同,可将旅 游客源地分为四种类型:
区域性客源地 它主要是向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旅游 目的地提供旅游者或旅游需求方,是一个旅游目的地 周边地区或邻近地区的客源生成地
一方面,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可以满足 人们的好奇心,文化的差异构成旅游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这种文化距离也可能使人产生不安和恐 惧,成为旅游行动的阻碍。
一般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文化距 离越大,则去该地旅游的阻力越大,旅游需求越小。
3、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政治因素
目的地国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对入境旅游的政 策及法律规定,以及签证、出、入境手续的方便快捷 与否,都将对旅游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需求
一、 旅游需求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 望或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一定的价格水平 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需求与需要不同,需求仅只有支付能力的那部 分需要。
旅游需求:
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有旅游欲望和足够闲暇 时间的消费者在各种一定的旅游价格下愿意并且能 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 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它反映了一个 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状 况,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旅游客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旅游需求就会增 加,旅游的规模和结构就相应提高;
旅游接待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旅游设施及接待 条件就相应较好,从而吸引旅游者及刺激旅游需求的 能力就强。
2、旅游客源地的社会性因素决定着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济的特点
如果一个特定的旅游目的地是以一个特定的旅游客源 地为市场需求主体的,那么旅游客源地的各项社会性 因素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特点产生诸多影响, 从而决定其运行的经济特点。如:时间
3、旅游客源地的旅游消费行为也会对旅游目的地旅游 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大小不仅取决于这 个地区内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类型、质量状况,还 取决于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而成的旅游项目与旅游 客源地由其旅游消费行为因素所决定的旅游需求能否 有效耦合,两者之间的有效耦合是决定旅游目的地吸 引力大小的关键。
五、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互动关系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 特定客源地,或者说一个旅游客源地选择特定目的地 的制约因素和条件。
如:年轻人、白领
3.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旅游需求的欲望、消费的等级和出游率上
一般而言,城市居民出游的比例要高于乡村地区 如:城市的拥挤、紧张、高工资
4.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如果旅游已成为旅 游客源地居民的习惯性消费的话,则这些地区的 居民将更多地到相关旅游目的地旅游;二是旅游 客源地居民所秉持的消费态度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
四 、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 1、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 含义:经济距离是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
地往返的旅行时间和交通费用的综合。 比例:国际间的往返交通费用大约占旅游开
支的1/3,对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国际间交通费用 在旅游者的全部旅游开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关系: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 越大,则前往该地旅游的阻力越大,从而对该地 旅游的需求越低。反之,对该地旅游的需求越大。
旅游接待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签证、出入境 手续的方便快捷与否,也会对旅游需求产生直接和间 接的影响。
5、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接待地或旅游接待国的旅游供给决定着旅游 需求被实现和满足的程度。旅游资源是旅游供给的根 本基础。
另一方面,受过教育且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一般社会 地位都相对较高,因而他们对世界各地情况了解的愿望 也更强烈,从而刺激他们产生更多的旅游需求。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的城乡状况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城市居民
要求旅游的数量要比农村高得多。 原因是:
城市居民收入一般比乡村居民较高; 城市人口较稠密,工作压力比较大; 环境质量较差,迫使城市居民外出旅游以寻求环境的 调节; 城乡居民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城乡的交通条件; 信息条件
马斯洛认为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 我实现的需求
五个层次的需求总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并得到满 足的,随着低一层次得到一定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 层次的需求,旅游需求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需求,表现为 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和满足
(三)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往往预示着旅游支付能 力就越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将影响旅游的 距离、方式和类型,旅,旅游需要实现的程度就越高。
3、闲暇时间(客观条件)
闲暇时间: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余 以及必需的社会活动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每日闲暇 每周闲暇 假日闲暇 带薪假期
5.总出游率
旅游总出游率=(出国旅游人次/该国总人口熟 *100%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状况
3.净出游率
旅游净出游率=(出国旅游人数/该国总人口数) *100%
四、旅游客源地的作用
1、旅游客源地是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条件 旅游客源地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者或旅游需求,是 旅游目的地直接的也是主要的市场来源。
收入水平
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可支配收入状况也影响着旅游 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旅游需求随着人们的收入变化而呈正相 关变化。人们收入越多,旅游需求就越多;人们收入 减少,旅游需求也会下降。
另一方面,在总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可自由 支配收入的多少不仅影响旅游需求的数量,而且会影 响旅游需求的结构。
价格和汇率
全国性客源地
是从国内旅游的角度来划分的客源地,那些具有 全国性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主要是通过全国性旅游客 源地这种形式成为其客源的。
如海南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全国各个 市都可能成为海南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