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需求与预测10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需求与预测10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一)个人需求 1、客观条件
(1)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2)足够的闲暇时间
2、主观条件
旅游动机
旅游需求产生过程
旅游需求 旅游动机
(客观条件) 现实的旅游需求
潜在的旅游需求
已实现的旅游需求 未满足的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旅游动机
可 自 由 支 配 收 入

第三节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旅游需求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1、[物理学中]指一事物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 2、[经济学中]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 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 大小E用因变量变化率与自变量变化率之比来 表示。


Y=f(x)
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E= 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对外交流
闲 暇 时 间
(二)市场需求
1、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问世。 2、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普遍 增加,旅游费用相对下降。 3、许多国家推行带薪假期和缩短工时。 4、国际环境的宽松,各国竞相实行开放政策。 5、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三、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
Qd=f(P) Qd某一时期内的旅游需求量;
P该时期内旅游产品的价格; f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4、旅游需求曲线的位移
旅 游 产 品 价 格 P1
P
O Q2 Q Q1 D D‘’ D‘
B ’ ‘A ’ ‘
B A
B ‘
A’
旅游需求量
旅游需求曲线移动图
(二)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关 系
1、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关系图
(四)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的研究 意义
第四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客源国(地区)方面的因素 1.客源国经济状况 2.政府对对国民旅游态度与政策 3.客源国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
客源地 方面因素
经 济 政
人口
返回
(二)目的地国(地区)方面的因素 1.旅游供给情况 2.物价水平 3.政府政策 4.居民态度
(三)旅游需求 1、概念: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
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一 旅游产品的数量。 2、分类 (1)有效或者现实旅游需求 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期 内,愿意按照一定的旅游价格购买的旅游产品的 数量。 (2)受抑制的旅游需求 因各种原因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或暂缓购买旅游产 品的人。(潜在旅游需求和延缓旅游需求) (3)其他
第五节 旅游需求预测
一、旅游需求预测类型与方法 二、定性分析法 (一)营销人员意见综合法 (二)游客意向调查法 (三)专家意见法 三、定量分析法
习题
某旅游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10元时,需 求量为4000,出于竞争目的,将价格下调到8元。试问此 时销售额作如何的变化?变化多少? Ep=(Q2-Q1)/(Q2+Q1)/2÷(P2-P1)/(P2+P1 )/2 -2=(Q2-4000)/(Q2+4000)/2÷(8-10)/(8+10)/2 Q2≈6588 6588×8=52704元 52704-4000×10=12704元 销售额将增加,增加12704元。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 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 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解:已知Ed=0.15,P=1.2,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 一般公式: Q Q 10% Q
三、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概念
(二)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的公式
Exy
Exy= Qx2 — Qx1 Qx1+ Qx2 2
Py2—Py1 Py2+Py1 2
(三)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的类型
1.替代关系时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为 正数 2.互补关系时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为 负数 3.对立,无关时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 为零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特征与规律
一、基本概念 (一)需求 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事物渴求满足的欲望,是 人类产生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二)有效需求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 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 2、市场需求:对于市场上某一产品所有个人需求的加 总。
目的地方面因素
旅游供给(旅游资源、设施、服务)
物价水平
政 府 政 策
居 民 态 度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1.距离因素 2.货币汇率 3.政治因素 4.技术因素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距离因素:
空间距离 经济距离 文化距离
货币汇率
政治因素
技术因 素
二、旅游需求测量指标 (一)旅游人次 (二)旅游者人次 (三)一日游游客人次 (四)游客人天数 (五)旅游支出 (六)出游率 (七)出游频率 (八)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九)游客人均支出
三、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或作用 (一)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二)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客源地旅游者的需要是目的地旅游产品供给的前提条件 客源地旅游需求的规模会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客源地旅游需求的特点会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产生影响 旅游客源地旅游企业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产生影响
可自由支配收入
I1 I I2 D2 D D1 旅游需求量
2、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 自由支配收入越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大, 尤其表现为外出旅游次数或在外旅游天数的增加, 反之会减少。 3、函数 Qd=f(i) (三)旅游需求量同人们的闲暇时间成同方向变 化。 (四)旅游需求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呈 正相关变化,而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由X国飞往我国的机票为 400美元,年乘客为60000人,我国某旅行社为X 国旅游者制定的包价旅游产品每人每天80美元, 年接待X国旅游者65000人;2007年因燃油价格 上涨,该航空公司将机票价格提高到430美元, 年乘客降至50000人,由于航空机票价格上调, 该旅行社也将其包价旅游产品提高至每人每天85 美元,年接待X国旅游人次减至62000人,那么该 航空公司机票若提价10%,对该旅行社产品需求 的影响程度是多少?
指向性
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和旅游需求 的地域指向性
整体性
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具有多面性或 系列性,即行、游、住、食、购、娱等 多个方面的需要。
敏感性
人们对出游环境发生变化所作出的敏 感反应
多样性
人们在旅游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 等级、旅游时间和旅游类型等方面存在 的差异性。
四、旅游需求规律 (一)旅游需求量和旅 游产品价格的关系。 1、根据表格绘制旅 游需求图。
价格(元/杯) 需求量(人/天)
10 11 12 Ep=
50 30 20
Q2-Q1 P2-P1 ÷ (Q1+Q2)/2 (P1+P2)/2
4、旅游需求弹性的类型 (1)第一种情况,当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百分率大于价 格变化的百分率时,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绝 对值大于1,即EP>1,它表明旅游需求富有弹性或 弹性大; EP>1时,通过降价来增加收入。 (2)第二种情况,当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百分率小于价 格变化的百分率时,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绝 对值小于1,即EP<1,它表明旅游需求缺乏弹性或 弹性小; EP<1时,通过涨价来增加收入。 (3)第三种情况,当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百分率与旅游产 品价格变化的百分率相等时,称这种旅游需求价格 弹性为单位弹性。
价格/美元 需求量/旅游天数
100
90 80 70 60 50
4
5 6 8 11 15

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价格关系图
旅 游 价 格 P1
P P2
O

Q1
Q2
旅游需求量
2、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一定 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旅游产品价格 的升降而呈现反方向的变化。 3、函数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 需求与预测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及其在旅游经济 活动中的作用
一、旅游客源地概念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社会 经济能力,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 量旅游者的地区或国家。
二、旅游客源地的共同特征 (一)旅游渐成一种社会时尚或人们生活 需要重的一部分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可支 配收入在逐步增加 (三)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旅游者人次较多 或出游率较高
(4)三种情况下的曲线图。 结论: ①EP>1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大,曲线比较平缓, 斜率较小; ②EP<1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小,曲线比较陡, 斜率较大。 (5)小结 ①总体看,旅游产品属高档奢侈品,弹性较大。 ②不同档次旅游产品弹性大小不一,档次高弹性大, 档次低弹性小。 ③单项产品的功能不同,弹性大小不一。 5、研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意义?
在进行旅游产品价格调整时,能预测旅游收入
将会增加还是减少或维持不变。
(三)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
1、概念:旅游需求量随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 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 2、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 入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需求变化百分数的比值。 Ei= (Q2-Q1)/Q1 ÷ (I2-I1)/I1 判断Ei是正是负? 3、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Ei>1,说明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受可自由支配收 入的影响程度大,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减1%,旅 游需求量就会以更大的比例增减。
某旅游产品在价格为50元时,需求量为 5000,当价格上升为70元时,需求量为 4000,试计算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并说明提价是否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