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陈燕燕课型新授班级一《 1》审核人王宇课时安排第1课时科目数学授课人陈燕燕使用时间
课题认识图形(二)----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习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
四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目标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
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前
我会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置
性
作
自学
1、画一画
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出来吧!
自
主
探究对学
2、你能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吗?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小组合作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
合作交特征:()条边,每条边都()。
特征:()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
群学
达标检
特征:
特征:
特征:
1、你知道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图形?试着说
说看。
2、画出今天学的图形并写上名称。
3、完成练习一的第 1 题:涂一涂。
4、完成练习一的第 2 题:
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测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堂
小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结
板
1、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书
设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计
课
后
反
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课型新授班级审核人课时安排第2课时科目数学授课人使用时间
课题认识图形(二)---- 拼一拼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
学习
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
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标
学习重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前
1、你能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
置
四边形吗?
性
作2、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业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
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自
2、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主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探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究种摆法。
1、取出 12 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
学生以
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手画)
合
作 2、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交
流
1、完成练习一的第 3 题:数一数
2、完成练习一第 4 题:
达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剪开,你能发现什么?
标
(2)用几张正方形纸剪一剪、贴一贴,再涂上颜色。
你能做检出漂亮的图案吗?
测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
堂
小2、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创新之星”
结
板
2、拼一拼
书
设
用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拼图
计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课型新授班级审核人课时安排第3课时科目数学授课人使用时间
课题认识图形(二)---- 图形的拼组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
学习
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
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标
学习重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前
1、“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由7块板拼成,
置
拼出来的图案千变万化。
(出示七巧板拼图)
性
作2、我们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或长方形,看谁拼得多。
业
1、请同学们拿出七巧板,说说都有哪些形状的?
自 2、每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可以怎样拼?主 3、比一比,谁拼得多?
探
4、学生展示,评价交流。
究
1、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
合作交流2、完成练习一第 5 题:缺了多少块?说说你是怎样得出来的?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讲评。
1、独立完成练习一第 6 题:
达标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完成练习一第7 题。
3、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
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检
4、完成第 8 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测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
5、拓展延伸: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
堂
小2、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创新之星”
结
板
3、拼一拼
书
设
计用七巧板拼长方形、三角形和各种图案
课
后
反
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课型新授班级审核人课时安排第4课时科目数学授课人使用时间
课题认识图形(二)---- 图形的拼组
1.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学习
并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用数学、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目标
学习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前
1、出示各种平面图形
置
性
作
业
师:说说这些图形的名称?想玩拼图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深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1)认识对边。
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沿虚线对折,感知什么是对边。
(2)引导发现。
自师: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小朋友们想办法找找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用对折的方法,用量度的方法。
)主
(发现一个长方形对折变成了两个小长方形。
)
探
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沿虚线折一折,比一比正方形的四条边。
师:你有什么发现?(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
究
(发现一个正方形对折后变成了四个三角形或四个小正方形。
)
教师归纳: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1)让学生大胆想象,拼组多种图形。
①出示长方形
合
师: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作
②出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
师:你们用这些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交
生:用四个同样的正方形也可以拼出正方形或长方形。
也可以拼出
流一些其他图形。
1、你能用多少根小棒拼出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们动手摆一摆,并和同桌
讨论后汇报。
2、用三角形拼图。
达
(1)小组合作。
师:用四个三角形,拼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全体学生动手拼
标
图,教师巡视。
)
(2)汇报交流。
检
3、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师:你还能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什么图形或图案?一面想一面动手拼,
测
并给它起个名字。
(1)学生自由拼图,教师巡视。
(2)学生大胆创造,设计不同图案。
(3)作品展示交流
4、课后作业:学做风车
课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堂
2、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创新之星”
小
结
板
书4、图形的拼组
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