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7张PPT教学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共27张PPT教学课件
文化 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 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第4页/共25页
从《舌尖》看纪录片的变迁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 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 展现的艺术形式。其核心是表现真实。
中国纪录片在取材、配音、画面效果、拍 摄技术、制作剪辑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借鉴 了十九世纪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剧情,并将柴 可夫斯基的经典音乐和世界高雅艺术之一的 芭蕾以及中国国粹杂技巧妙地进行糅合创新, 实现中国杂技从单纯的“技”到“剧”的质 的飞跃。
第14页/共25页
有些学生热衷于过“圣诞节、情 人节”等洋节,吃洋快餐,对传统节 日不屑一顾。
第15页/共25页
合作与探究5
观点一:我是中国人,拒绝洋货洋节 。这 些假洋人们欢度得太过了,好像自己国家没 节日可以过了,就好像自己家里有了天大的 喜事都不觉得喜庆,而别人家里有点喜事就 跑去摇尾巴,像话吗?
观点二:圣诞节比春节在意义上要高得多, 春节则多是喜庆一年的生活,盼望来年生活 幸福,基本是在利己利益的水平,较难有提 升民族精神的作用.
图为象山县新桥镇井头村拍摄年糕制作
凸显食物的质感和新鲜感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时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第6页/共25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纵向)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新,革故鼎新”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 文化的过程
要 (1)不能离开传统, 求 空谈文化创新。
思考: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 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10页/共25页
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
(1)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 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 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第9页/共25页
七嘴八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比较会让西方的观众接受,相信也会 有更多的共鸣。只是中国太大,片子的空间跨度跳跃也很快,不了解中国地理的观 众,可能反应不过来。为此,有人认为,要扩大《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外的影响力, 应该了解外国人的饮食习惯,全盘照搬外国的东西。
(重视文化继承)
(2)要体现时代精神, 是创新的重要追求。
(重视文化发展)
第7页/共25页
《舌尖上的中国》去国外馋人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发了超乎制作单位预 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今年2月9日,在比利时国家 电视台黄金时段重播 。
尽管有着浓重的民间和乡土中国视角,但这些没能 阻止《舌尖上的中国》被定位为一部具有国际水准并能 走向国际的纪录片。它的叙述语言,镜头节奏,讲故事 的方式,都明显是对以往中国纪录片的一次刷新和颠覆。 执行导演任长箴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他说: “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觉得自己模仿 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第11页/共25页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 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 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
第12页/共25页
第13页/共25页
由上海城 市舞蹈有限公 司投资制作、 中国广东杂技 团创作演出的 杂技芭蕾《天 鹅湖》荣获曼 彻斯特戏剧奖 (最佳国际剧 目奖)。
第16页/共25页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 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 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拒绝任何外来文化
第17页/共25页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民族虚无主义
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 决抛弃。
《舌尖》是国内首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 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导演说:“我们特别强调 要拍出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为做到这个 效果,我们的团队吃了不少苦,也动了不少脑 子,用了很多特有的设备拍摄,比如微距、索 尼PMW-F3等。”
第5页/共25页
《舌尖》运用了大量浅景深镜头以及富有故事情 节的剪辑让人难忘,据介绍,该片由于加入拍摄食物 的小技巧,电影感十足的唯美画面成为该片的一大亮 点。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1页/共25页
自主学习 1、文化创新的途径 2、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的关系 3、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什么? 怎么做? 4.错误倾向有哪些? 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第2页/共25页
你了解纪录片《舌尖》的制作吗?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 卿本身就是“吃货”,这部片子在 拍摄过程中,整个摄制组20余位工 作人员历时13个月走南闯北,踏遍 了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60多个地 方。
此外,陈表示:以美食为载体, 传递给中国观众一种健康、积极、 平和的生活价值观,进而让世界人 民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这是拍摄《舌尖》的动力所在,第 第三季已经启动。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第3页/共25页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的发展要求进行
社会 实践
源泉和动力
推动 必须立足于
以上材料给我们文化创新怎样的启示?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8页/共25页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横向)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 交流、借鉴与融合
既是人类 (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 文明发展 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的重要动 力,也是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 文化创新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必然要经 历的过程。(推3出)融是汇在多文种化文交化流特和质借的鉴新的文基化础的上过,程
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应禁止 使用。
守旧主义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 封闭主义 文化产品。
第18页/共25页
(2)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文化创新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 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 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 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