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通用结构

模具设计通用结构


hmin=螺钉头高+1mm
模具紧固件
螺钉拧入最小深度及柱销配合长度 螺钉拧入深度
铸铁 钢材 H≥2d H≥1.5d
柱销配合长度:一般为2倍的柱销直径 螺钉孔及柱销孔距边的最小距离
螺钉距边最小距离
螺钉孔 Amin淬火 Amin不淬火 Bmin淬火 M6 M8 10 8 14 12 10 16 M10 14 11 18 M12 16 13 20 M16 20 16 25 M20 25 20 30 M24 30 25 36 C 6 4 6
考虑顶出器的强度不使用导板的场合。
2
用于顶出器不受侧向力的场合 (主要使用在落料模)
3
0.8
用于顶出器没有侧向力的场合 (主要使用在落料模) 斜楔冲孔结构的斜楔压料板使用
0.8
4
用于简易模顶出器的导向 (在顶出器侧面加油沟)
0.8
0.8
5
上模(下模)和压料板—导向
1、压床滑块在上死点时顶出器顶出刃口, 顶出器与上底板的导向面重叠量要大于 50mm以上。
2)压板槽结构尺寸设计要素
上模和下模—安装、定位
3)压板槽部位空间、结构要求。
上模和下模—安装、定位
模具的定位:
插销式(两个以上)
挡料销式(两个以上)
上模和下模—导向
上、下模导向:
上模和下模—导向
导向防反
上模和下模—导向
导板导向设计原则: 1)采用导向板导向时必须设置导板支承台。 2)导板与导滑面满足滑过的原则。
柱销距边最小距离
柱销孔(Ф) Dmin淬火 Dmin不淬火 3 6 3.5 4 7 4 5 8 5 6 9 6 8 11 8 10 12 10 12 15 12 16 18 16 20 22 20 25 28 25 C 6 4
模具紧固件
螺钉与柱销位置与数量 螺钉与柱销位置的设置: 1、要交错配置,使其受力稳定。 2、柱销位置,尽量拉开距离,保证定位的 稳定性。原则上每结构件采用2个,当侧 向力比较大时应设置反侧装置,使柱销 不承受侧向力。 3、根据镶块的受力情况、结构件的大小,



上模(下模)和压料板—动力源
类型:
氮气缸(氮气弹簧)
矩形弹簧
聚氨酯
上模(下模)和压料板—导向
导向方式 适用范围 用于 20mm 厚导板做为导向面的基本形 式一切模具均可使用。 当顶出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 垫以 10mm 厚的导板也可以。 选用顺序
0.8
0.8
1
用于小制件的小型模具
0.8
0.8
导板
楔形导板
锥形导板
定位类
传感器
导正销
定位销
滚轮定位
带传感器的定位板
钳工修随形
Hale Waihona Puke 定位板气动伸缩定位板
限位类
工作限制器
工作/存放限制器
锥形平衡块
平衡块/墩死块
侧销/安全销
缓冲器
退料板螺钉
普通键块
冲裁类
冲头垫板
异形冲头
台肩式冲头 定心冲头
快换冲头
键防转凹模
销防转凹模
CAM类
吊楔
压合专用
斜楔
气路类
斜楔顶出器
上模(下模)和压料板—限位
类型:
侧销(安全销)
限位板
套筒限位螺钉
退料板螺钉
内 容 提 要
一 二 三
模具第一层运动:上模和下模 模具第二层运动:上模(下模)和压料板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紧固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模具常用 标 准 件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制作基准的种类:: 键槽:安装基准槽。 模具加工中的找正基准。
3、模具存放时上、下模板必须保持50mm以上的导向量。
4、存放时闭合高度 + 50≤压床的最大装模高度。
上模和下模—起重
模具的起吊、搬运及翻转:
类型:
插入式起重臂
铸入式起重臂
铸入式钢制起重柄
铸入式套筒
加工螺孔&光孔
上模和下模—起重
模具的起吊、搬运及翻转:
平面位置
高度位置
上模和下模—起重
考虑到模具起吊的受力状态,起重装置要设置的安全合理。
加工基准面 : 中小型模具的划线、加工基准 详见:
模具制作基准
基准孔:模具加工中的找正基准, 一个结构件必须设置3处基准孔。
CH定位孔: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用以保证工序间形状位置一致的定位基准孔。
内 容 提 要
一 二 三
模具第一层运动:上模和下模 模具第二层运动:上模(下模)和压料板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紧固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模具常用 标 准 件
内 容 提 要
一 二 三
模具第一层运动:上模和下模 模具第二层运动:上模(下模)和压料板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紧固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模具常用 标 准 件



上模和下模—动力源
压机:下平面(工作台)
上模和下模—动力源
压机:上平面(滑块)
上模和下模—动力源
压机:前视图
滑块
工作台
上模和下模—动力源
压机:右视图
上模和下模—动力源
装模(闭合)高度的确定原则
上模和下模—动力源
操作线(送料线)高度:
操作线高度指模具在开模状态下,下模型面最高点至下模底面高度。 一般手工操作要在450~600mm之间; 自动线模具依据设备要求确定。 考虑放件、取件时操作方便
上模和下模—安装、定位
模具的安装:
1)压板槽设置的数量原则:
2、开始加工时导向面要在80mm以上。
上模(下模)和压料板—行程
修边模:
行程 = 予压量(不得小于10mm)+板料厚度(断面最长厚度)+ 刃口切入量
翻边模:
行程=压料板予压量(不得小于10mm)+凹模从接触板料到成形完的行程
上模(下模)和压料板—限位
类型:
限位的种类 1 2 3 4 侧销(安全销) 限位板 套筒限位螺钉 退料板螺钉 ② ③ 〉通多采用此种类型 ④ 上模顶出器 使用场合 应用种类及选择顺序 ①〉→与安全限位并用 ② ③〉原则上不用于限位,一般多用于 ④ 安全限位和落料模及小型模的限 位
以及选用螺钉的直径确定螺钉的数量,
但不得少于2个,一般按L≤125mm进行 配置确定数量。
内 容 提 要
一 二 三
模具第一层运动:上模和下模 模具第二层运动:上模(下模)和压料板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紧固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模具常用 标 准 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常用定位类型:
工件必须可靠定位,才能获得稳定合格的批量零件,孔、轮廓、形状
计算导向长度: 3、模具闭合保管时要有50mm导向量。
4、选用导柱导向时,注意模具闭合时, 导柱最高点要低于上底板上平面10mm 以上,导柱的下端距下底板下平面5mm 以上;导柱与导套予导向量最少不得小 于一个导柱直径。对于小型冲模导柱与
导套予导向量最少保证15 ~ 20 mm。
上模和下模—限位
工作限制器:
用上工序制件型面定位
定位板
定位销
定位块
滚柱导轨定位
导正销(结合初定位)
内 容 提 要
一 二 三
模具第一层运动:上模和下模 模具第二层运动:上模(下模)和压料板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紧固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模具常用 标 准 件



动力源类
矩形弹簧
氮气弹簧
弹顶销 刮料器 气缸
导向类
导柱 衬套
工作状态
上模和下模—导向
模具导柱尺寸规格。
上模和下模—导向
计算导向长度: 1、上、下模的导向,以上模(压 料板)刚接触下模时,导向面接 触不小于50mm导向量。
2、斜楔模要以最先接触的零部件为准, 确定导向量,要保证斜楔与滑块接触, 压料板和制件接触,反侧机构接触之前 导向量不少于50mm。
上模和下模—导向
雷瑟尔
湖南兴达
MISUMI标准
FIBRO标准
模具常用标准件
SMC标准 FESTO标准 OILES标准 奥钢联斜楔
NAAMS斜楔
奥钢联标 准
西安1001所
北京永茂
模具常用标准件
IEM东风科尔
HARTING
TURCK
OMRON
BALLUFF
ESCHA
CONTRINEX
PERMA
M24 2470
许用力 2 (Kg/mm )
内六角螺钉通过孔尺寸
通过孔尺寸 d D Hmin Hmax 螺钉 M6 7 11 3 25 M8 9 13.5 4 35 M10 11.5 16.5 5 45 M12 13.5 19.5 6 55 M16 17.5 25.5 8 75 M20 21.5 31.5 10 85 M24 25.5 37.5 12 95
模具起吊、翻转时,钢丝绳的轨迹上规定圆角为R20,角部为R30球形。
注意附件的标准件位置。
上模和下模—起重
考虑模具起吊的平衡性,起重装置设置时要考虑的模具重心。
内 容 提 要
一 二 三
模具第一层运动:上模和下模 模具第二层运动:上模(下模)和压料板 模具制作基准 模具紧固件 模具中工序件定位 模具常用 标 准 件
电路类
到位传感器
哈丁(HARTING)接头
标记类
到底标记销
左右件标记销
定制刻字标记销
模具常用标准件
MISUMI标准(三住标准)
SANKYO标准(三协标准)
ACO-04标准
SMS标准
VW大众标准(电子版)
NAAMS标准
DAYTON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