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
xx沟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xx地质科学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九月
第一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矿区地层
西庙沟煤矿位于东山背斜西翼,观家峪精查区的中部,区内梁上有红黄土覆盖,大部分地区岩石出露,根据勘探资料及矿井揭露的岩层,综合描述如下:
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b2)
钻孔中揭露该组厚度12.37-36.28m,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及1-4层石灰岩,底部可见一层黄铁矿,不整合于奥陶系侵蚀面上。
2.石炭系上统xx组(C3t)
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矿区内仅见其上部岩层出露,该组厚度为
99.45-119.57m,平均厚度为106.71m,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三段:
一段(C3t2):
从K1砂岩至15#煤层顶。
K1砂岩为中料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厚度变化较大,由1.20-18.76m,平均5.30m。
向上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其顶部为15#煤层,发育稳定,是区内只要可采煤层,厚度5.98-6.03m,矿区内平均进度6.0m。
二段(C3t2):
主要由南窑沟灰岩(L1)、关门沟灰岩(L2)、石齐凹灰岩(L3)组成。
L1灰岩为15#煤层直接顶板,为生物碎屑灰岩,富含腕足类化石,厚1.50-3.50m,平均2.5m,向上为砂质泥岩。
L3灰岩为13#煤层顶板,含大量生物碎屑,厚度为1.30-3.60m,平均厚度为2.5m,13#煤层厚
0.9-1.2m,平均厚度1.00m。
本段以海相沉积为主,三层灰岩发育稳定,是良好的标志层。
三段
(C3t3):
自L3灰岩顶至L4灰顶。
L3灰岩之上为窑头砂岩。
系中粗料石英砂岩,厚10米左右。
L4灰岩为12#煤层之顶板,富含贝类化石,厚度为4.5m左右,局部有冲蚀现象。
12#煤层厚度1.90-2.40m,平均厚2.10m。
1.二迭系下统xx组(P1t)
该组总厚度34.29-86.0m,平均厚度68.0m,连续沉积干太原组之上。
根据岩性组合,分三段描述如下:
(1)下部含煤带:
从K3砂石岩底至8#煤层顶,其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度15.0m左右,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及灰白色砂岩,中夹8#、9#煤层厚0-4.42m,平均1.49m,8#煤层厚0-2.50m,平均0.79m,井田内不稳定,但区域上为可采煤层。
(2)中部含煤带:
包括6#、5#、4#煤层,底部为一厚层长石石英砂岩,较稳定,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夹煤层。
其中6#煤层平均厚0.52m,5#煤层平均厚0.40m,4#煤层平均厚0.38m,均不可采,该段上部有一层火山凝灰岩,厚4.50m左右。
(3)上部含煤带:
从4#煤层顶至K4砂岩底,包括3#、2#、1#煤层,主要为灰、灰白色中细砂岩及粉砂岩夹煤层,除3#煤层较厚(0.90m)外,2#、1#煤层厚度均小于0.20m,很不稳定,无经济价值。
1.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连续沉积在山西组之上,厚121.30-141.0m,平均厚度128.15m,按其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
(1)下段(P1X1):
从骆驼脖子砂岩(K6)至K7砂岩底,厚71.00-84.00m,为黄绿色、浅灰色细至粗粒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有数层煤线及粘土岩,K6砂岩厚4.15-25.44米,一般厚8.37米,厚层状以石英为主,为长石石英砂岩,往往以煤纹显示出微斜层理,球状风化及铁质氧化圈为其特征。
(2)上段(P1X2):
从K7砂岩底部至K8砂岩底,厚40.30-57.00米。
下部为一层黄绿、灰绿色中~粗粒砂岩(K7),向上为灰绿、黄绿色砂岩、砂质泥岩互层,夹有紫色、黑色泥岩,中部有一厚层砂岩,斜层理发育,K7砂岩为钙质胶结,坚硬,常相变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
5.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广泛分布于区内的山梁及山坡上,为棕红色亚粘土、黄土状土及亚砂土,亚粘土中富含古土壤层及钙质结合层,黄土状土中可见植物根孔,垂直节理发育,厚度15.35米。
第二节
一、区域构造地质构造
太原市东山位于“祁吕贺”山字构造带东翼反射弧中部与新华夏系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矿区位于太原市东山背斜的转折部位,岩层倾角4-7o,构造形迹的形成主要受中生代时期的燕山运动控制,在原有的构造模式上又形成了新的褶曲和断裂,东山背斜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二、区构造
矿区位于太原市东山背斜的转折部位,受次一级构造控制,岩层倾向北南,倾角一般8-15度左右,平均10度左右,通过煤矿开采和勘探资料证实,矿区内可见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倾向170度,倾角72度,断距2m。
第二章煤层与煤质
第一节
一、煤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是本区只要含煤地层,含煤3-7层,区域上可采煤层为三层12#、13#、15#,均为可采煤层,西庙沟煤矿获准开采12#、13#煤层。
12#煤层厚度为1.90-2.40m,平均厚度为2.10m。
为较复杂煤层,含2层夹矸,夹矸厚度0.25-0.40m,平均煤厚
1.90m。
13#煤层
该煤层位于15#煤层厚度为0.91-1.20m,平均厚度1.00m。
结构简单,不含夹石。
15#煤层厚度为5.96-6.03m,平均厚度为6m。
含夹石0-1层,夹石厚度0.05-0.10m,平均0.08m,为简单结构煤层。
二、含煤性
区内太原组平均厚度106.71m,可采煤层平均厚度
8.90m,含煤系数8.34%。
第二节可采煤层及顶底板煤层及含煤性
12#煤层厚度为1.90-2.40m,平均厚度2.10m,含2层夹矸,夹矸厚0.25-0.40m,机构较复杂,其顶板为L4灰岩,灰岩之下有0.1-0.2m的泥岩伪顶,易
冒落,底板为页岩。
13#煤层厚度为0.91-1.20m,结构简单,不含夹石,L3灰岩为其直接顶板,底板为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