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MPC MPS 1
2020/10/15
29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S4 3 2 1
C=a+bY S=-a+(1-b)Y
0
10 12 14
Y
-1
图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2020/10/15
30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一般认为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 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还要考虑一些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分配 越不平等,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动 政府税收政策 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社会消费曲线向上移动 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 未分配利润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
2020/10/15
36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C+I
图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相交决定收入
E
C+I C
160
100
O
500
设消费函数为C=100+0.8Y
Y
800 fig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S,I
消费函数为C=100+0.8Y
则储蓄函数为S= -100+0.2Y
S
E
60
I
O
500
800
-100
APC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14
消费曲线
C7
6
45线表明收入
等于消费
5
C=C(Y)
4
3
2
1
45。
0
6 8 10 12 14
Y
2020/10/15
图 消费曲线
15
家庭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主义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不变的,是随着人们 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重越来越小; 这意味着消费函数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右上方上 升但其斜率越来越小的曲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并且 大于0、小于1。
2020/10/15
31
消费理论的发展
长期消费函数(库兹涅兹) 在长期中,消费与收入始终保持固定比例,边际消费倾向 长期中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长期消费函数:C=kY (k表示长期消费倾向,常量) 长期消费曲线为从原点出发的接近45度线的直线。
绝对收入假说(斯密西斯) 消费者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 长期中,收入与消费成比例;短期中,两者不成比例,有 正截距。 短期消费函数并不始终固定在一个水平上,截距会随着收 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始终固定在一个水平上。
2020/10/15
23
储蓄曲线
S4 3 2 1
0 -1
S=S(Y)
6 8 10 12 14
Y
图 储蓄曲线
2020/10/15
24
储蓄函数
凯恩斯的储蓄函数:
S=Y-C=Y-(a+bY)
S=-a+(1-b)Y
2020/10/15
25
线形储蓄曲线
S4 3 2 1
S=-a+(1-b)Y
0
6 8 10 12 14
财政政策:变动政府收入和支出的数量。
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
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直接税(对财产和收入征税,纳 税人无法转移纳税负担):二是间接税(如营业税等);
税收作为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中的漏出对总需求起着收缩 作用,这是因为增税会使可支配收入减少。
2020/10/15
42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
税收函数及可支配收入
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2020/10/156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AE支出决定收入
B 100
IU<0
IU>0
100
Y
图(b)支出决定收入
2020/10/15
7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Y = AE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
划投资,既AE=C+I。
也可以用I=S表示。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既Y=C+S,于是可得:
均衡:I=S S=-a+(1-b)Y 代入,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Y aI 1 b
2020/10/15
40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C+I
图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相交决定收入
E
C+I C
160
100
O
500
设消费函数为C=100+0.8Y
Y
800 fig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
政府的功能就是使用财政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利率不变,即货币市场状况不影响产品市场。 投资为自发投资。
2020/10/15
2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对简单经济体所做的假设:
不存在政府,也没有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和企业。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即为常量。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引起产量变化,而不会引起 价格变动。
折旧和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
2020/10/15
9
家庭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
C=C(Y)
关于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基本的心理规律:随 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 多。
2020/10/15
10
消费倾向的感性认识
1 2 3 4 5 6 7
2020/10/15
13
消费倾向的感性认识
1 2 3 4 5 6 7
2020/10/15
收入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消费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MPC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 宏观均衡的概念 ➢ 消费函数 ➢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 国民收入的变动 ➢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2020/10/15
目录
1
本章假定
需求不足导致了资源闲置,引起国民收入量小于充分 就业国民收入量。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的同方向变动,而 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2020/10/15
19
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 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 的比率递增。
储蓄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储蓄函数,用公式表示:
S=S(Y)
2020/10/15
20
储蓄倾向的感性认识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1 9000 9110 -110
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1、小于1或者等于1。
2020/10/15
16
家庭消费函数
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C=C(Y)
消费包括两部分: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C=a+bY
2020/10/15
17
线形消费曲线
C7
6
45线表明收入 等于消费
5
C=a+bY
4
3
2
1
45。
0
-0.01
2 10000 10000
0
0.11
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4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11
家庭消费函数
MPC C Y
边际消费倾向(margiM nal P proC pensity todcC onsumption,MPC),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比例,也就d是Y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 增加消费的部分。
2020/10/15
12
家庭消费函数
APC C Y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
2020/10/15
34
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原理
2020/10/15
35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总需求决定的分析方法 投资储蓄的分析方法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步骤: 图形分析 公式分析
2020/10/15
4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
AE
支出等于收入
收入=100
100
A
支出=100
100
Y
图(a)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
2020/10/15
5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
和总支出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Y=C+I 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因此,
2020/10/15
收入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消费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MPC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APC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