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闲谈.ppt
读第5、6段,两段分别列举了中外治人者麻痹 民众的方法,请分别概括。
1. 中国做法:
2. 外国的做法:
结合具体句子回答,上述中外治人者麻痹 民众的方法是否有效?
无效。统治者虽极尽全力,但无法控制民众思想。 具体句子:
第5段“但这种工作,也怕终于像古人那样,不能十分奏效的罢” 【提示:找段首关键句】 第6段“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没有。”
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 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
E君的幼稚无知与“我”的老谋深 算两相对照,让人忍俊不禁。
所以仓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 而况于官? 类比 讽 刺
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 样的一位主子——就可恨了 反语
(1)在闲谈的形式下,思路无拘无束,融 知识、趣味、说理于一炉。 (2)逻辑严密,说理形象化。 (3)语言精练、生动、幽默,极大地增强 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圣君 的黄金 世界 理想
外国防 民之法
Hale Waihona Puke 一、文本梳理研读整体结构把握,全文分为三部分 1.(1-3) 2.(4-6) 3.(7-8)
读文章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这一部分提到细腰蜂抓捕青虫的用意(或用 途),文章提出几种观点?作者认同哪一种?
1.老前辈们观点: 细腰蜂纯雌无雄,捉螟蛉去做继子。 2.考据家: 其捉青虫,给孵化出来的幼蜂做食料。 3.法国昆虫学大家发勃耳(法布尔):给幼蜂做食料。
作威作福: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 天子或诸侯 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这种“黄金世界的 理想”能实现吗?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 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供养
文中还说“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 也还不能凑效”,列举“不能凑效”的具体体现。
1. 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朝换 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 2. 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 铁证。
细腰蜂
甘心 服从
类比
联想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由此及彼,借题发挥。 理论 螫 反抗 (精神麻痹) (神经麻痹) 是鲁迅杂文创作的常用 手法。 小青虫 百姓
古今中外 的治人者
主题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 作者由细腰蜂的毒针闲谈起,以闲谈的方式将自 然之物人格化, 用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 恶本质, 也表达了对人民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反抗的极大期 待与赞颂。
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幽默
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 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 诙谐幽默 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但究竟是夷人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 学究口吻 夷人,现在因为想去取法,姑且称之为外国……
封建遗老一般无可奈何
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 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 民,上下,贵贱的区别。 仿词
鲁迅杂文的特点:
写作背景 《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 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 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 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 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 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 。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 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文题似小 ,旨意却大。名曰“闲谈”,好似信 口而言,实则别具匠心,严密为文。
第7段讲到,造物主有“三恨”,具体含义是什么?
作者举刑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1.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会采取极端卑 劣的手段,甚至包括杀戮。
2.即使是杀戮,也无法阻止人民的反抗; 无法禁锢人民的思想。
或问:
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作者引用陶潜的诗有什么作用?
表明刑天无头仍有反抗的猛志,歌颂 被统治者至死不屈、战斗不息的精神, 也说明统治阶级麻痹术注定要失败。
春末闲谈
鲁迅
起 来 , 不 愿 做 奴 隶 的 人 们
熄 了 , 光 耀 着 世 界 的 火 炬
鲁鲁 迅迅 之之 后前 ,, 无一 数无 鲁鲁 迅迅 ,
孔孔 子子 之之 后前 ,, 一无 无数 孔孔 子子 ;,
二、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 拓者和奠基者。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2.历史题材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 (1922~1936) 3.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 提》) 4.散文诗集:《野草》(1927) 5.杂文集16部
这是一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
“闲话风”散文:
本文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1926年他最 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 话风”散文的传统。 “闲话风”散文主要采用的是“任心闲谈”的“漫笔式” 写法。
问题:
细腰蜂 捉青虫
E君的 发愁
无头 刑天 造物主 的遗憾
鲁迅在文中先后 谈到了哪些话题?
【作者认同此观点】
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
细 腰 蜂
思考:
明明是细腰蜂吃小青虫,亦有考据家们立过异说,为 什么“我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呢?
这是封建迷信思想、传统保守观念在 作怪。他们不愿意相信科学,为了存 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
同时:这样写,为下文批判统治者麻痹 人民的卑鄙手段、进而揭示真相作铺垫。
“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 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段末关键句】
第二部分主旨提炼: (4-6)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 术的失败
第7、8段
这是以反语的形式说明统治者想要达到统治的目的 却没那么容易。 因为造物者无法做到:把治者和被治者造成不同样; 造毒针麻痹被治者;把被治者造得没有了思想的脑 袋仍可劳作 从而说明统治者的手段毕竟有限,人民的思想不可 禁锢,暴虐的统治最终会被推翻的。
第二、文章为何在写治人者与治于人者 之前,耗费笔墨写细腰蜂与青虫,两 者有何关系?
明确:细腰蜂以麻痹的手段杀死青虫 ,是残忍而高明的凶手,青虫是受 害者。文章以细腰蜂类比统治者, 青虫类比被统治者,指明统治者像 细腰蜂一样用麻痹的手段(第四段 提到的麻痹术)来统治被统治者, 即控制民众思想。
读第4段。文中说:统治者“早已有过这一种 黄金世界的理想了”。是什么“理想”? “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
思考:历代统治阶级失败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陶潜退隐田园尚有“金刚怒目” 式的诗歌抒发心志,不甘忍受统治 阶级精神奴役和政治压迫的百姓, 即使“无头也会仍有猛志”,可见,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房”,则是历史的必然!
三.(7-8)讽刺统治者们无法禁 止人们的思想。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不仅是白话 文小说的开先河者,也是现代白话杂文的伟大开 拓者。“五四”时期,他结合社会斗争的需要, 创造了一种人们称之为“匕首”或“投枪”的文 体,写了许多杂感合论文。1927年年底定居上 海后,他将生命的“最后十年”的主要精力放在 了杂文创作上。它们广泛地涉及他在小说里所接 触到和没有接触到的问题,成为另一种参与社会 思想斗争的武器。它是鲁迅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 运、民众疾苦的载体,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 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说,杂文作者的任 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 ”。
文章第一部分概括: ( 1-3 )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及 毒针的神奇功能
读文章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开头写细腰蜂与小青虫之间的 关系,好象真是在闲谈,阅读课文 的4 段,看看作者由细腰蜂与小青 虫之间的关系想到了哪两类人?两 者区别及彼此联系何在?
明确: 1、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 君子、治人者、现在的阔人、学者、 教育家、皇帝、“特殊智识阶级”的 留学生。 ---治人者,及统治阶级 2、治于人者,即被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