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闲谈
思考:历代统治阶级失败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陶潜退隐田园尚有“金刚怒目” 式的诗歌抒发心志,不甘忍受统治 阶级精神奴役和政治压迫的百姓, 即使“无头也会仍有猛志”,可见,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房”,则是历史的必然!
细腰蜂
甘心 服从
类比
联想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由此及彼,借题发挥。 理论 螫 反抗 (精神麻痹) (神经麻痹) 是鲁迅杂文创作的常用 手法。 小青虫 百姓
第7、8段
这是以反语的形式说明统治者想要达到统治的目的 却没那么容易。 因为造物者无法做到:把治者和被治者造成不同样; 造毒针麻痹被治者;把被治者造得没有了思想的脑 袋仍可劳作 从而说明统治者的手段毕竟有限,人民的思想不可 禁锢,暴虐的统治最终会被推翻的。
第7段讲到,造物主有“三恨”,具体含义是什么?
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 样的一位主子——就可恨了 反语
文中还说“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 也还不能凑效”,列举“不能凑效”的具体体现。
1. 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朝换 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 2. 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 铁证。
读第5、6段,两段分别列举了中外治人者麻痹 民众的方法,请分别概括。
1. 中国做法:
2. 外国的做法:
封建遗老一般无可奈何
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 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 民,上下,贵贱的区别。 仿词
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 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
E君的幼稚无知与“我”的老谋深 算两相对照,让人忍俊不禁。
所以仓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 而况于官? 类比 讽 刺
读第4段。文中说:统治者“早已有过这一种 黄金世界的理想了”。是什么“理想”? “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
作威作福: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 天子或诸侯 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这种“黄金世界的 理想”能实现吗?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 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供养
作业
1、针对当下的某件热点新闻 事件写一篇议论文。
2 、完成自主学习丛书.愁
无头 刑天 造物主 的遗憾
鲁迅在文中先后 谈到了哪些话题?
圣君 的黄金 世界 理想
外国防 民之法
细 腰 蜂
思考:
明明是细腰蜂吃小青虫,亦有考据家们立过异说,为 什么“我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呢?
(1)在闲谈的形式下,思路无拘无束,融 知识、趣味、说理于一炉。 (2)逻辑严密,说理形象化。 (3)语言精练、生动、幽默,极大地增强 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春末闲谈谈给谁听?
鲁迅因思想而深刻,国民因他的思想而清 醒。今天再读鲁迅,再次感受他思想的深 邃,感悟他为探求一条救国救民真理而从 不停息地思考的精神,我们也要问问自己 ,鲁迅希望我们能做些什么?
----做一个思想者。
我也想谈谈
(拓展提高)
大妈碰瓷玩具车 考验交警叔叔智商网友: 车比大妈受伤重 2016年3月23日讯,近日,网曝一个“10后 ”小女孩开玩具汽车,不小心撞到了大妈 ,结果大妈就不起来了!有网友笑称:无证 女司机,豪车撞上大妈„„这个车祸怎么 破? 某网络媒体
大妈碰瓷玩具车 考验交警叔叔智商 网友:车比大妈受伤重
春末闲谈
鲁迅
学习目标
1 为什么谈? 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主旨。 2 谈什么? 探究文本素材内容和结构特点。 3 怎么谈? 分析语言特色,体味鲁迅杂文语言凌厉尖 锐,泼辣幽默的特色。
字词积累
果蠃 luǒ 孵化 fū 螟蛉 míng líng 棘手 jí 螫针 shì 麻痹 bì 嘉猷 yóu
批判奴化思想,改造国民性
谈了什么?
细腰蜂 毒针 青虫
(整体感知)
沦为食料
统治者
麻痹术
民众
不能奏效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统治者的诡计不能奏效?
怎样谈的?
(精读感悟)
请同学通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 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在朗读中 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把你的心 得与小组同学分享。
)
辟:
(1)复辟 (2)开辟
颉:
bì pì
便:
(1)便利 (2)便宜
削:
biàn pián xuē xiāo
(1)仓颉 jié (1)削弱 (2)颉颃 xié háng (2)削皮
二、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 拓者和奠基者。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2.历史题材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 (1922~1936) 3.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 提》) 4.散文诗集:《野草》(1927) 5.杂文集16部
这是封建迷信思想、传统保守观念在 作怪。他们不愿意相信科学,为了存 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
同时:这样写,为下文批判统治者麻痹 人民的卑鄙手段、进而揭示真相作铺垫。
文章为何在写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前,耗费笔 墨写细腰蜂与青虫,两者有何关系?
细腰蜂以麻痹的手段杀死青虫,是残忍 而高明的凶手,青虫是受害者。文章以细腰 蜂类比统治者,青虫类比被统治者,指明统 治者像细腰蜂一样用麻痹的手段来统治被统 治者,即控制民众思想。
作者举刑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1.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会采取极端卑 劣的手段,甚至包括杀戮。
2.即使是杀戮,也无法阻止人民的反抗; 无法禁锢人民的思想。
或问:
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作者引用陶潜的诗有什么作用?
表明刑天无头仍有反抗的猛志,歌颂 被统治者至死不屈、战斗不息的精神, 也说明统治阶级麻痹术注定要失败。
古今中外 的治人者
主题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 作者由细腰蜂的毒针闲谈起,以闲谈的方式将自然之物人格化, 用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本质, 也表达了对人民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反抗的极大期待与赞颂。
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幽默
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 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 诙谐幽默 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但究竟是夷人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 学究口吻 夷人,现在因为想去取法,姑且称之为外国……
鲁迅先生将生命的“最后十年”的主 要精力放在了杂文创作上。它是鲁迅 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 载体,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 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说,杂文作 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 刻给以反响或抗争”
为何而谈?
《春末闲谈》真的是“闲”谈吗?请阅读第四自然段注释 并结合自主学习来说一说,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 可 么?
第二部分(4-6) 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的失败
思考: 俄国E君“忽然发愁”, 我“也就皱着眉,装作发愁的 模样”。E君为什么发愁?
思考:
俄国E君“忽然发愁”,我“也就皱着眉, 装作发愁的模样”。请分析“装”的含义。
之所以装,是因为早就知道。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揭示了中国封建 统治者们愚弄百姓的伎俩是“世界领先”的, 是“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
结合具体句子回答,上述中外治人者麻痹 民众的方法是否有效?
无效。统治者虽极尽全力,但无法控制民众思想。 具体句子:
第5段“但这种工作,也怕终于像古人那样,不能十分奏效的罢” 【提示:找段首关键句】 第6段“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没有。”
“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 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段末关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