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中期报告
海阳经济开发区小学徐婵英王延泰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对小学低年级立体作文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拓展其研究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
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基点,立足现实问题,逐步拓展课题研究内容
我们查摆了我校低年级习作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练文育人机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二是课题研究对象的范围还不够宽泛;三是起步成篇机制过于单一;四是对中国文章的内部规律的研究还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深入研究了于漪、程红兵、韩军、李镇西、钱梦龙等名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基本做法,提出了小学低年级立体化作文教学模式。
所谓“小学低年级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双轨教学”的框架结构中,以推行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切入口,以自创的“三板块”语文教学新观点为指导,以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创新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育健康立体人格为抓手,根据“积累、感悟、模仿、创新”四种学习习作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内在机制,采取“句子、句群”的线形训练方式,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作教学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实而不死、自由读写活而不乱的教学常规,保证每个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语言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体系。
实现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实验范围是我区四所学区小学低年级的部分学生。
研究工作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展开。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识字、阅读为基础的立体识字前提下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运作机制;二是以思维训练为核
心的单元整体推进比较阅读教学思路研究;三是健康立体人格的培育机制研究;四是以三板块语文教学新观点为指导的小学低年级立体快速、绿色个性化线型作文教学机制。
实验的主要内容在二个年级分步进行:在一年级主要以识字和读书为主,注意各种句子的训练和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成篇文章训练,开始渗透三板块教学理念;在二年级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在成篇的前提下,把一年级训练的构成成篇文章的各种句子扩展为句群,运用三板块理念进行阅读教学的尝试。
二、抓研究,改进习作教学,不断完善立体语文教育新思路
(一)加强业务培训,改进习作教学
为让教师真正走出以往的教学思路,我们要求引领教师阅读全市教师阅读现场推荐书目,要求教师在网上研究学习名家于漪、程红兵、韩军、李镇西、钱梦龙等名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基本做法,潜心学习,读书后要写心得,写学名师感悟。
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就
文
章规律提出了“三板块”语文教学观点并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耳熟能详,即:
三板块作文歌
中国文章真奇妙,风头猪肚加豹尾。
凤凰点题把位定,猪肚承上要详写。
肚中儿子三四五,观察体味亦如乎!
豹尾深化主题好,凤豹呼应更绝妙。
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大量阅读小学课文与自读课本、报刊杂志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找准单元整体点题、整体定位、整体呼应为突破口,推出了单元整体推进比较阅读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
深度
预习的基础上,一节课就解读二到三篇精读课文,不仅能节约教学时间,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骨干引领,使课题向纵深发展
经过深入的理论学习,我们适时的推出了一节立体化作文教学观摩课,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四条习作教学的基本原则:一是练文育人的原则。
坚持因材施教,强调文以载道和说做一致,追求新、
民、真、善、美的统一。
二是寓教于乐的原则。
课堂教学重视情景设计与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激发、培养与保护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注意以表扬为主,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学生的成绩,坚持“扬长”以“克短”。
三是开放教学的原则。
充分尊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发挥教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的主动性,注重授之以法、提高能力。
融基础、拓展、研究型课程于一体,把社会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充分利用国语教学的丰富社会资源,开放教学,保证学生在广泛的交际、交流生活中观察、体验、学习、领悟和研究,发展语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是循序渐进原则。
创设学会学好每一个课题的前提条件,切忌好高骛远,注意“低起点,慢起步,逐步提高要求”,努力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缺陷积累。
(三)锻造立体人格,深化语文教育
经过深入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以“创新、民主、求美、求真、求善”为主要内容,以立体人格培养为根本目的的习作教学构想。
为把这一构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深入研究语文教学的多元功能和多重目标,提出了融“语言训练、习作训练、思维训练、做人引导、生命成长”五位一体的立体语文教育新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说做一致,诚实守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写绿色文”的习惯,让绿色作文成为学生完善人格的健身器,引领他们在立体绿色作文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生命质量。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从提升学生人格质量的思路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内容上做到了“四到位”。
一是观察到位。
每一篇习作都提前一个周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选材取材。
利用早读、阅读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生活素材,以确保作文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诚信到位。
以往学生在作文中说大话、假话,把习作当任务来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写真话、写真事,旨在让孩子们养成诚信的作文心态,并把这种心态迁移到待人处事中。
三是平和到位。
由于追求了真实和诚信,学生的作文素材有时不会感人,立意不会一鸣惊人,但我们引导学生明白:生活本来就是平淡温和,不必刻意追求。
四是开放到位。
学生的视野既可以上溯久远的上古,也可以畅游遥远的将来,即可以顺向寻找生活的平常,也可以异向找寻生活
的异类,只要是存在的真实就可以进入学生的视野。
三、抓管理,组建三大系统,确保课题研究扎实开展
我们在实验班里建立了“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动力系统。
我们采用发小红花、尊重奖励、发稿费、办班级优秀作文集锦与个人作文专刊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的写作比赛中不断获得肯定,在肯定中不断催生新的写作目标,形成了较为恒定持久的写作动机。
同时,为全面体现练文育人的思路,我们还推行积分活动。
学生在纪律、卫生、其它学科等等方面表现突出,教师将给以分值奖励,得到十分的同学可以在班级作文集锦上发表文章。
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具有了“我要写”的持久动力。
二是助力系统。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动力系统只是个大架构,还需要填上一些好的点子,使动力系统处于一种活跃动态。
我们通过打造班级作文品牌、打破品牌神话、短信温馨提示、电话直接沟通等形式,使学生愿写作、会写作、爱写作,从而“立体作文”教学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三是保障系统。
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的基础。
为此,我们开辟了大量读书、抄写读书笔记、背诵好词佳句好段和科学训练四条绿色作文通道。
我们首创了“起步成篇,篇内五步分层”的写作训练方法,实验与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总之,在立体作文研究上,我们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立体化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大胆实践,争取取得满意的科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