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几点教学心得(林达彬)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几点教学心得(林达彬)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几点教学心得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林达彬物理第一轮复习正在有序的进行,结合往年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几点心得,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强求一步到位受考纲要求及考试说明的引导以及复习资料的影响,我们会担心很多问题学生学得不到位,而学生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要强求一步到位。

很多前后知识的内容是相互影响的,如多数学生一开始会认为:加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也不变,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等,各种运动形式学完后学生就会悟懂许多。

再如下面这道习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 .无摩擦力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支持力为(M + m )gD .支持力小于(M + m )g 本题正确答案为BD ,重复多次测试,大多程度较好的学生仍会错选为AC ,这主要受到一个基本问题的影响,即物体在斜面上自由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地面的支持力仍为(M + m )g 。

学生必须在反复纠错的体验以后,才能真正悟出其中的本质所在。

二、要多重视建立物理图形的立体结构模型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一些简化的图形表示一些物理情景,结果造成学生明显的思维定势,如:(1)平面常用一条直线表示,结果学生往往认为水平方向只有向左或向右。

(2)斜面常用一个三角形表示,如果画成如图2右图所示图形,则很多学生的思维将受干扰。

图3中抛物线①和抛物线②是一样的,与抛物线③则是不同的。

(3)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示意图常用如图4左图所示,如果画成图4右图所示,很多学生也会不习惯。

如求水滴从雨伞边缘甩出后落地点到雨伞中心的水平距离,多数学生就因为无法准确把握各点的空间关系而错解问题。

(3)平行板电容器实际结构应该如图5右图所示。

平行板电容器也不一定要水平放置。

二、要细心甄别资料上的题目是否“偏”或“怪” 由于复习资料的试题较杂,或者我们本身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并不深入,我们会不小心在一些问题上纠缠太多时间。

复习资料中的有些题目是超纲的,如人船模型、三维空间的共点力的平衡等问题;也有些是图1图 2 图4 图 3图 5偏题怪题,如电扇叶片转动时的定时摄像等问题;有一些类型题是基本不考的,如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较复杂的静电平衡、单纯的电路计算、等效单摆或钟摆存在误差如何调整(定量计算)等问题;三、一些要点要增大分析力度一些传统问题要展开讲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皮带上的传动问题,可以展开几个类型进行分析:①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水平传动的皮带上;②初速度不为零的物体放在水平传动的皮带上;③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斜面传动的皮带上;④初速度不为零的物体放在斜面传动的皮带上;应尽量引导学生弄清楚的几个关键问题①物体相对皮带静止的运动状态与力学状态 ②物体被传动过程中应分为几个什么性质的运动过程 ③如何求算物体在皮带上传动的时间 ④如何求算每种情形下转化为系统的内能⑤如何求算外界动力所做的功四、“好题”要多变换形式给学生训练能力是实践中锻炼中形成的,不是“听”出来的;复习课的容量不能以教师所讲的题数来衡量,而应看课堂上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要包办代替;看复习课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仅要看课是否讲完,重要是看学生是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 ,质量都为m .现B球静止.A 球向B 球运动,发生正碰。

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弹性势能为E p ,则碰前A( C )A . E p mB . 2E p mC .2E p mD .22E p m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是一道很好的中档型试题,它恰到好处地考查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把握能力。

类似问题,如图6,轻弹簧的两端与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 1、m 2)连在一起,m 1=1kg ,m 2=2kg ,将m 1、m 2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自然伸长时,m 1静止在A 点,m 2靠墙,现用水平力F 推m 1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静止,此过程中力F 做功为4.5J 。

当F 撤去后,求:在m 1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A )A .1.5 JB .2JC .2.5JD .3 J拓展:①m 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3m/s )②m 2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m/s )③m 1在越过A 点后速度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2.25J ) 五、要多花心思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我们经常感叹已经讲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事实上我们可能只注重如何讲而忽略学生如何学,或者说根本不去关注他们是否清楚我们的讲授意图。

学生做过大量的试题,我们要舍得花上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做好几个环节:(1)对试题进行归类。

如: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专题中,有关稳定轨道运动参量、恒星质量、轨道半径的确定、变轨问题分析、同步卫星的有关常识、双星问题、星球上的动力学等问题。

(2)对解题思路方法的归纳。

如:共点力的平衡专题中,有关力的分解与合成技巧,三力平衡——合成或分解,四力及以上力的平衡———正交分解。

数学求算方法——三力平衡问题,已知角度——三角函数法、已知边长——相似三角形法、正交分解——三角函数法等。

A图 6(3)对相似或相关问题进行区分比较。

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微粒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等。

再如:水平面上子弹穿木块问题,水平面光滑和粗糙应分别如何处理。

(4)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关键点,如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专题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的确定、两车相撞,车上的物体是否参与运动、两冰车上的小孩互相抛球、相互作用过程的选取、守恒条件的分析、速度矢量方向在守恒式中的表示(包括已知方向的表示与未知方向的表示)(5)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或拓展。

六、要重视理解一些 “结论”的“缘由”如,(1)轻质量的物体为何受到的合外力总为零,与运动状态无关?例1(2004年,全国卷Ⅱ,吉林等八省,理综)如图7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D )A .L 2>L 1B .L 4>L 3C .L 1>L 3D .L 2=L 4例2 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降落伞,下面吊一个很轻的弹簧称,弹簧秤下面挂一个质量为5kg 的物体,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30N ,则此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为(g 取10m/s 2)(B )A 、20NB 、30NC 、40ND 、50N例3 如图8所示,质量忽略不计......的小环P 套在光滑的水平横杆上,通过一细绳与一小球连接。

现把小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在小球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竖直方向的速度也越来越大B 、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竖直方向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竖直方向的速度也先增大后减小D 、小球的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为零,竖直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本题正确应选D ,极易错选为B 。

学生主要是把握不住小环P 的质量忽略不计时细绳拉力应始终为零。

(2)物体在瞬间碰撞中的位移为何可以忽略不计?如图9,学生要能清楚地把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子弹与木块结合获得共速,而后两者一起压缩弹簧,而不是子弹边进入木块边随木块压缩弹簧。

(3)两物体短时间相互作用时,与作用物体有牵连的物体为什么认为没有参与相互作用?例:光滑平直轨道上有一节车厢M ,车顶右边缘有一小钢球P ,车厢和小钢球一起以某一初速度v 0作匀速运动,某时刻正好与一质量为车厢质量一半、原来静止在平直轨道上的平板车m 相挂接,车顶与平板车表面的高度差h 为1.8m ,如图10所示,已知小钢球落在平板车上的落点距车厢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2.4m 处,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求初速度v 0的大小。

(12m/s )(4)物块在光滑曲面系统相互作用中的一对内力(弹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5)如图11,物体滑上置于光滑地面的圆弧滑块后达到最高点(没离开圆弧滑块)时与圆弧滑块共速的。

④①③ F ② F 图7 图8 图 9图10 图 11七、不能忽视一些技能的训练我们会过多注重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往往会缺乏对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1、解题规范要求不严——学生书写凌乱、画图随意,教师示范不够;2、繁琐的数学计算极少进行强化训练;如07年高考理综第24题是需要考生花一定的数学功夫的。

3、细致的作图像课堂训练极少;如成正比关系、平抛运动的轨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等图像如何作图才合理。

4、课后实验题训练偏少;5、对几种典型静电场的电场线、等势面以及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的立体分布认识严重不足。

八、通过物理问题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体验学习乐趣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最终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在平时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增长许多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了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

如,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根据正、余弦曲线的简单数学特点就能很方便求出简谐运动的一些运动问题,如从质点经过平衡位置算起完成A /2(A 为振幅)所花的时间,或经过T /8所走的路程。

简谐横波的波动图像也是正、余弦曲线,也可以从中解决许多问题。

再如圆周、抛物线等几何特点、三角函数的一些简单知识等。

在电场的复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2,abcde 是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正五边形,在顶点abcd 处各固有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e 处固定有电荷量为-3Q的点电荷,求放置在圆心O 处的点电荷-q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按常规思路,有一部分学生做出第一种解答:先分别求出ab 处的电荷对-q 的作用力、cd 处的电荷对-q 的作用力,再求出它们的合力为4k Qq r 2 cos360cos720 ,所以点电荷-q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 =3k Qq r 2 +4k Qq r 2 cos360cos720 。

另一部分学生做出第二种解答:先求出ad 处的电荷对-q 的作用力为F 1=2k Qq r 2cos720 ,方向沿Oe 方向,接下来求出bc 的电荷对-q 的作用力为F 2=2k Qq r 2cos360 ,方向沿eO 方向,e 处电荷对-q 的作用力为F 3=k 3Qq r 2 ,方向沿eO 方向,这样点电荷-q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表达形式为F = F 3+ F 2-F 1=3k Qq r 2 +2k Qq r 2 (cos360-cos72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