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八省新高考物理模拟卷—湖南卷(03)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衡阳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三月考)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案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你刚才的车速是80km/h!”。
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10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km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80km。
”“这也不可能的。
我只要再行驶20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80km的路程。
”你认为这位太太没有认清哪个科学概念()A.位移与路程的概念B.时间与时刻的概念C.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D.加速度与速度的概念【答案】C【详解】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对路程,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上的速度;由题意可知,超速是任意时刻超过80km/h,故该女士没有认清瞬时速度的概念,故ABD错误,C 正确。
故选C。
2.(2020·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0∶1;b 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S为单刀双掷开关,定值电阻R=10Ω。
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S 与a 连接后,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2.2AB .当S 与a 连接后,t =0.01s 时理想电流表示数为零C .当S 由a 拨到b 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D .当S 由a 拨到b 后,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 【答案】A【详解】AB .S 与a 连接后,由12U U =12n n 又知U 1解得U 2=22V则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又知定值电阻R =10Ω,可得理想电流表示数为电流的有效值I =2U R=2.2A 故A 正确,B 错误; C .S 由a 拨到b 后n 1∶n 2=5∶1则U 1∶U 2′=5∶1得U 2′=2U 2据P =2U R得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故C 错误;D .输出电压频率不变,仍为50Hz ,故D 错误。
故选A 。
3.(2020·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半球体置于水平面上,在半球体的上表面 上放一物块后,成如图所示的状态而保持静止,则半球受力的个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详解】物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半球体斜向上的支持力,必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才能处于平衡状态!而且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半球体的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是竖直向下,与重力相等,所以半球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物块的压力以及物块对半球体的摩擦力,共4个力。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4.(2020·湖南省宁远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A 、B 、C 为三段圆柱体,质量均为m ,均可视为质点,通过铰链与两根长为L 的轻杆相连,A 、B 、C 位于竖直面内且成正三角形,其中A 、C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C 带电,电荷量均为q ,A 、C 间的库仑力忽略不计,B 不带电。
起初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三个物体均保持静止,现水平电场突然消失,B 由静止下落,物体A 、C 在杆的作用下向两侧滑动,三物体的运动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B 由静止至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C 带异种电荷,且A 带负电,C 带正电B .水平电场的电场强度3E q=C .圆柱A 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大于mgD .圆柱B【答案】D【详解】AB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A 带正电,C 带负电,对B 受力分析可知,杆上的支持力2cos30F mg ︒=解得3F mg =对C 分析可得杆上作用力的水平分力等于电场力,即cos60Eq F =︒解得Eq =可知,AB 错误;C .在B 落地前的一段时间,A 、C 做减速运动,轻杆对球有向上作用力,故球A 对地面的压力可能小于mg ,C 错误;D .对整个系统分析2122BmgL mv = 解得B v =D 正确。
故选D 。
5.(2020·湖南长沙市·高三月考)如图,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 点向对面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 、B 、C 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 、C 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落在C 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B .落在A 、B 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C .落在A 、B 、C 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D .落在B 、C 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不可能相同 【答案】B【详解】A .平抛运动的运动时间取决于竖直分运动的位移大小,位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所以落在B 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故A 错误;B .设落在A 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20012tan 222tan y x gt v gt yv v v t xαθ===⨯=⨯=即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只与山坡倾角有关,与落地点无关,所以落在A 、B 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故B 正确;C .落在A 、C 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是不同的,因为直线P A 和PC 的倾角不同,故C 错误;D .落在B 、C 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分别为B v =C v =由水平位移可知00B C v v <,由竖直位移可知B C t t >,所以B C v v 、是有可能相等的,故D 错误。
故选B 。
6.(2020·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均质均匀圆环半径略大于圆柱体半径,空间存在垂直于圆柱体表面沿半径向外的磁场,圆环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圆环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给环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圆环上升最大的高度为H ,然后落回抛出点,此过程中( )A .圆环先有扩张后有收缩趋势B .圆环上升时间比下降时间短C .圆环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产生的热量相同D .圆环上升过程经过2H 位置时的速度有可能大于2v【答案】B【详解】A .圆环上升时,根据楞次定律可得,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圆环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向下;圆环下降时,根据楞次定律可得,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圆环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向上;整个过程中,圆环既没有扩张的趋势,也没有收缩的趋势,故A 错误;B .圆环在上升过程中,感应电流安培力向下,合力为重力与安培力之和,而圆环下降过程中,感应电流安培力向上,合力为重力和安培力之差,因此圆环上升时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下降时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上升和下降位移相同,因此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
故B 正确;C .圆环运动过程中因电磁感应产生热量,机械能减小,因此圆环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位置时,下降时的速度小于上升时的速度,因此经过任一高度,上升时感应电流安培力大于下降时的安培力,圆环在上升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大于下落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因此圆环上升过程中产生热量较大,故C 错误。
D .若圆环上升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22v aH =2222H Hv a =⋅解得经过2H 位置时的速度为2v 。
实际上圆环上升过程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可知前半段速度减小快,经过2H 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故D 错误。
故选B 。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7.(2020·湖南高三月考)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与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 B .8936Kr 核比14456Ba 核更稳定C .三个中子和三个质子结合成63Li 核时放出能量D .在核反应235189144192036560U n Kr Ba 3n +→++中,要吸收热量【答案】BC【详解】A .根据图像可知42He 的平均结合能约为7MeV ,核子数为4,所以结合能约为47MeV 28MeV ⨯=A 错误;B .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所以8936Kr 核比14456Ba 核更稳定,B 正确;C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质量亏损放出核能,即结合能,所以三个中子和三个质子结合成63Li 核时放出能量,C 正确;D .重核裂变会质量亏损,所以会释放能量,D 错误。
故选BC 。
8.(2020·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质量均为m =2kg 的AB 两物块靠在一起,A 物块连着一根劲度系数k =200N/m 的轻弹簧,从两物体静止开始,对B 施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使AB 一起以a =1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直至AB 分离,取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分离前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 B .当弹簧的压缩量为6cm 时,AB 分离C .经t sAB 分离D .AB 分离时的速度为0.2m/s 【答案】BC【详解】A .对A 受力分析可知,重力、支持力、B 对A 的作用力、弹力,由于弹力发生变化且A 的加速度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 分离前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变化,故A 错误; B .AB 分离时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且此时的相互作用力为0,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sin30F mg ma ︒-=弹解得sin3012N F mg ma ︒=+=弹由胡克定律有F kx =弹解得0.06m 6cm x ==故B 正确;C .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 0,则0(sin30)A B m m g kx ︒+=解得00.1m=10cm x =由位移公式得2012x x at -=解得t =故C 正确;D .由速度位移公式得202()a x x v -=解得v =故D 错误。
故选BC 。
9.(2020·湖南郴州市·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内固定有两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ab 和ef ,导轨间距为d ,两导轨间分别接有两个阻值均为r 的定值电阻1R 和2R ,质量为m 、长度为d 的导体棒PQ 放在导轨上,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与棒的电阻,在空间加上磁感应强度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一端与棒的中点连接,另一端固定,初始时刻,两根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且与导轨在同一平面内,现使导体棒获得水平向左的初速度0v ,在导体棒第一次运动至右端的过程中,2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始时刻,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2202B d v rB .棒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时,1R 的电功率为222B d v rC .棒第一次到达右端时,两根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之和为20122mv Q - D .从初始时刻至棒第一次到达左端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4Q 【答案】AC【详解】A.初始时刻,导体棒有效的切割长度为d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0E Bdv =通过棒的感应电流为:0212Bdv E I r r == 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 BId =安联立解得:2202B d v F r=安 故A 正确;B.由于安培力始终对导体棒做负功,产生焦耳热,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当棒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时,速度必小于0v ,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小于0Bdv ,通过导体棒的电流小于2Bdv r,则1R 的电功率小于22220021()2Bdv B d v R r r⋅=,故B 错误;C.由能量守恒得知,当导体棒第一次达到最右端时,棒的动能全部转化为整个回路中的焦耳热和两根弹簧的弹性势能,两个电阻相同并联,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电路中产生总热量为2Q ,所以两根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0122mv Q -,故C 正确; D.由于安培力始终对导体棒做负功,产生焦耳热,第一次运动至最右端的过程中1R 产生的电热为Q ,电路中产生总热量为2Q ,棒第一次达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总热量一定小于2Q ,故D 错误; 故选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