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战而屈人之兵1

不战而屈人之兵1

《不战而屈人之兵》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孙武及《孙子兵法》,了解古代军队编制文化及其影响。

2、熟读成诵并理解《不战而屈人之兵》折射的孙子思想。

3、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最高境界和对战争的态度。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走进文本,了解孙子及《孙子兵法》——从文本出发,了解古今军事文化——研读文本,理解孙子思想——拓展深入,发扬孙子思想
一、激发兴趣,导入文本:
(出示课件1:美国西点军校,点击文字出现)美国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主要为美国军队培养陆军初级军官。

这所全球最好的军事学校,将我们中国的《孙子兵法》当做必修课程之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孙子兵法》之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探究竟。

二、了解孙武及《孙子兵法》:“读文先识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武及其《孙子兵法》。

学生先介绍,教师补充
(出示课件2:孙武,字长卿。

后人尊称他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春秋末期军事家,今日在山东、江苏等地,尚有祀(sì)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子兵书》等,共13篇,集中体现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和战争谋略,是中国古代兵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三、自由朗读诵读——《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章。

“要想领略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思想魅力”就要到他的文字里一探究竟。

放声地朗读《不战而屈人之兵》。

①学生出声地朗诵课文。

②个人朗诵展示(北边/南边)。

③全班齐读
假如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篇短文背过,你发现有什么秘诀?(国-军-旅-卒-伍)试着背诵一开头到破伍次之!(全班诵读)④、了解古代军事文化。

(古代军队的编制)其实这改换的几个关键词包含着古代的军事文化:
课件3: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军之五百人为旅/百人为卒/ 五人为伍”——《周礼》
5)军事文化发展:“军、旅、卒、伍”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从西周开始便对我们军队的编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以军、将、营、队、火;中华民国时期,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解放战争时期,兵团、军、师、团、营、连、排、班;带着对军事文化的理解再次朗诵此文。

四、悟读,理解孙子的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儒家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概括——“仁”;道家思想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道”;其实,研究中国兵学的人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明确:“全”①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能解释“全”的内涵。

“不战而屈人之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就是不动一兵一卒就是敌方屈服,用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胜利。

②小组交流:可以结合历史故事怎样做到不动一兵一卒就是敌方屈服。

视频:1、诸葛亮巧用空城计逼退司马懿2、齐威王纳谏“战胜于朝廷”(图片文字)
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不费一兵一卒,最终“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要考虑是几年级的学生,《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九下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说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故事,教师抛砖引玉。

明确:1、智慧——引出《孙子兵法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如:“上兵伐谋,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其次伐交,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战胜敌人;补充几个例子:如烛之武退秦师;墨子阻楚攻宋。

/其次伐兵,再次是使用武力进攻;其下攻城,最下策是攻占对方的城池
③交流“不战而屈人之兵”比“百战百胜”高明在何处?
“不战而屈人之兵”与“百战百胜”,哪一个更高明,高明在何处?
交流明确:
●“百战百胜”,只要是战争,就要有杀戮,即使胜利了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环境污染,既让百姓民不聊生,又削弱国家实力●交战双方人民成为敌人,给一代或几代人民造成阴影
●“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毫无损失,对人民而言,是利大于弊
④小结:归根结底,孙子是站在人民的立场说话的,与孟子的“民为贵”思想相一致,这种思想,汲取了老子的“道”与孔子的“仁”的精义。

在残暴与仁爱的问题上选择仁爱,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选择和平,在力胜与智胜的问题上选择智胜,在破坏与保全的问题上选择保全。

日本逢屋千村说《孙子兵法》不是打仗的,《孙子兵法》是教人和平的,是和平主义者,是不战主义。

试着背诵主旨句。

五、扩读——理解孙子及其兵书的深远影响
钱理群说:“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一种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其反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

”孙子就是这样的人,《华尔街日报》记者于1991.1发于海湾前线中说道“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

”可见孙子及其《孙子兵法》一书对古今中外有着深远的影响:
1)孙子对世界的影响:“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曹操“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李世民
“古今兵法尽之于七书,七书兵法尽之于孙子”。

——宋朝孙子首创了中国的军事哲学。

——孙中山如果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会遭受亡国之痛苦了。

——德皇威廉二世
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孙子兵法》英译本序言中说:“2500多年前中国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


2)孙子对我们的影响
有人说,《孙子兵法》用于军事战争,与我们学生毫不相干,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交流明确:1、指导我们的学习启示我们学习要讲究方法 2、指导我们做事:用智谋解决问题,不用武力3、联系当今国际形势,钓鱼岛
六、评价孙子——三言两语话孙子——感受民族自豪
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伏尸遍野,孙武也亲自带兵领兵打仗,战无不胜,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而他却意识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道理,你如何评价孙子?(有长远的眼光,)
而我们山东省惠民县,被尊为“中国武圣’的孙子故里,让我们带着对孙子的尊重之情,为我们民族有这样优秀的军事家而自豪,高声地朗读一遍后,背诵下来。

在背诵中结束课堂。

学生诵读时可配古典音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