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 【基础训练4】[ A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D)既是A→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参考答案】根据热力学过程的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知AD AC AB A A A >>;再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热E A Q ∆+=AD 过程0=Q ;AC 过程AC A Q =;AB 过程AB AB E A Q ∆+=,且0>∆A B E2 【基础训练6】 [ B ]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参考答案】该过程是绝热的自由膨胀过程,所以0=Q 0=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0=∆E ∴0=∆T 220/0/p P V V =⇒=由3【基础训练10】 [D ]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B) 0......0>∆<∆S E . (C) 0......0=∆=∆S E . (D) 0......0>∆=∆S E 【参考答案】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不可逆的,故熵增加。
4. 【自测提高3】 [ A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的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图(2)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判断这两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B) abc 过程放热,def 过程吸热. (C)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吸热. (D)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放热.【参考答案】内能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
所以图(1)中:abc 过程和ac 过程的内能增量相同,并由ac 为等温线可知 0=∆E 。
而功是过程曲线下的面积,显然abc 过程的功0>A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bc 过程:0.>=∆+=A E A Q 所以abc 过程是吸热过程。
同理,在图(2)中:def 过程和df 过程的内能增量相同,并由绝热df 过程知 A E -=∆根据过程曲线下的面积:def 过程的功/.A 小于df 过程的功.A所以def 过程0)(///<-+=∆+=A A E A Q 所以def 过程是放热过程5. 【自测提高4】 [ B ]用下列两种方法:(1) 使高温热源的温度T 1升高ΔT ;(2) 使低温热源的温度T 2降低同样的值ΔT ,分别可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Δη1和Δη2,两者相比,(A) Δη1>Δη2. (B) Δη1<Δη2. (C) Δη1=Δη2. (D) 无法确定哪个大.V【参考答案】由卡诺循环效率公式 121T T -=η 有 T T T T T ∆+-=-=∆1212/11ηηη 1212/22T T T T T ∆--=-=∆ηηη 0121221<∆+-∆-=∆-∆TT T T T T ηη6. 【自测提高6】 [ B ]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 1和S 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A) S 1 > S 2. (B) S 1 = S 2.(C) S 1 < S 2. (D) 无法确定.【参考答案】既然是绝热过程就有E A ∆-=,而两个绝热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值相同E ∆⇒的数值相同,所以作功A 的数值相同,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相同。
二. 填空题7. 【基础训练1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 500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 700 J. 【参考答案】 据题意)(200J T R MmV P PdV A =∆⋅=∆⋅==⎰ 对于单原子分子 内能)(300200232J T R M m i E =⨯=∆⋅=∆ 所以)(500300200J E A Q =+=∆+= 对于双原子分子)(50020025J E =⨯=∆ )(700J E A Q =∆+= 8. 【基础训练14】给定的理想气体(比热容比γ为已知),从标准状态(p 0、V 0、T 0)开始,作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到三倍,膨胀后的温度T = 01)31(T ⋅-γ压强p = 0)31(P ⋅γ【参考答案】已知绝热过程的体积变化,求温度的变化,选绝热过程方程T V T V ⋅=⋅--101γγ∴ 01010)31()(T T V V T ⋅=⋅=--γγ同理已知绝热过程的体积变化,求压强的变化,选绝热过程方程 γγPV V P =00 有 000)31()(P P V V P ⋅=⋅=γγ9. 【自测提高12】如图所示,绝热过程AB 、CD ,等温过程DEA , 和任意过程BEC ,组成一循环过程.若图中ECD 所包围的面积为70 J ,EAB 所包围的面积为30 J ,DEA 过程中系统放热100 J ,则:(1) 整个循环过程(ABCDEA )系统对外作功为40J .(2) BEC 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热为140Jpabp【参考答案】(1) Q AB CDEA =∆E+A=0+A =A EABE (逆循环)+A ECDE (正循环)=(-30)+70=40J(2)Q ABCDEA =Q AB + Q BEC + Q CD + Q DEA= 0+ Q BEC +0+ Q DEA= Q BEC +(—100)=40J所以 Q BEC =140J10. 【自测提高13】如图示,温度为T 0,2 T 0,3 T 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三个卡诺循环:(1) abcda ,(2) dcefd ,(3) abefa ,其效率分别为η1 33.3% ,η2:50% , η3. 66.7% 【参考答案】根据卡诺循环的效率:121T T -=η (1T 对应高温热源的温度,2T 对应低温热源的温度)3132111001=-=-=-=T T T T T T ab cd 高低η 212111002=-=-=-=T T T T T T cd ef 高低η323111003=-=-=-=T T T T T T ab ef 高低η11. 【附录B----13】附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 、BM 、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1) 温度升高的是CM BM 和过程;(2) 气体吸热的是CM 过程.【参考答案】*温度如何变化要与等温线比较——过A BC 三点做形如等温线MT 的曲线(是双曲线的一支,图中未画出),可知靠近原点且过C 点曲线对应温度低,过B 的温度略高,过A 的对应的温度最高,所以CM BM 和过程是升温过程,AM 过程温度降低。
*是吸热还是放热要与绝热过程比较——对于绝热过程,A E -=∆,即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对CM 过程而言,内能增加的比绝热过程的多(温度增加的多),而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却少于绝热过程,所以一定从外界吸收了部分热量。
即CM 过程是吸热过程.[对AM 过程来说,内能减少,0<∆E ,系统作功为负,故是放热过程;BM 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大于绝热过程的,而内能增加的比绝热过程的要少(温度增加得小),所以一定有部分热量放出来。
即BM AM 和过程都是放热过程。
]12. 【附录E----19】如附图所示,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ABCDA 循环过程,回到初态A 点,则循环过程中气体净吸的热量为Q =)(1062.14J ⨯.Vp O 3T 02TT 0f ad b ce p (atm) V (L)【参考答案】依热力学第一定律,循环过程净吸收的热量为 A Q =即循环过程所包围的面积(注意单位!)三.计算题13. 【基础训练18】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3倍.(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1072.23ln 29831.81ln312J V V RT A ⨯=⨯⨯⨯==ν (2) 由双原子分子的4.1=γ及绝热过程方程 212111T V T V --=γγ 得)(192)31(298)(14.112112K V V T T =⨯==--γ 即此过程的K T 106-=∆ )(1020.2)106(31.825123J T R i E A ⨯=-⨯⨯⨯-=∆⋅⋅-=∆-=ν14【基础训练25】以氢(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进行卡诺循环,如果在绝热膨胀时末态的压强p 2是初态压强p 1的一半,求循环的效率.【参考答案】设绝热膨胀初态的温度为T 1 , 末态温度为T 2 ,此即卡诺循环过程对应的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则循环的效率即为 121T T -=η 再依绝热膨胀初态和末态压强和温度的过程方程γγγγ212111T p T p --= 及57=γ82.0)(11212==-γγP PT T 所以%18=η15. 【自测提高18】气缸内贮有36 g 水蒸汽(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经abcda 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 -b 、c -d 为等体过程,b -c为等温过程,d -a 为等压过程.试求:(1) d -a 过程中水蒸气作的功W da ;(2) a -b 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增量∆E ab ;(3) 循环过程水蒸汽作的净功W ;(4) 循环效率η.【参考答案】(1)a d →过程——水蒸气作的功A da 为过程曲线下的面积,因体积减小,故功为负J V P A da 33510065.5102510013.12⨯-=⨯⨯⨯⨯-=∆-=-(2)b a →过程())(10039.310013.1410252622453J V P V P i T R i M m E a a b b ab ⨯=⨯⨯⨯⨯⨯=-=∆=∆- (3)循环过程水蒸汽作的净功为过程曲线下所围的面积。
在等温过程c b →中 0=∆E 依热力学第一定律)(100532.12ln 102510013.16ln ln 435J V V V P V V RT M mPdV Q A bc b b b c b bc bc ⨯=⨯⨯⨯⨯=====-⎰ 循环过程水蒸汽作的净功为 )(10467.53/J A A A da bc ⨯≈-= (4)此循环过程中,b a →过程是吸热的)(10039.34J E Q ab ab ⨯=∆=p (atm ) V (L)c b →过程吸热,)(10053.14J A Q bc ⨯==)(10082.44J Q Q Q bc ab ⨯=+=吸热 其它两个过程都是放热过程,从a d c →→过程中,)(10065.53J A A da cda ⨯-==)(10039.34J E E E E ab ba ca cda ⨯-=∆-=∆=∆=∆)(105455.34J E A Q cda cda ⨯-=∆+=放热故循环过程的效率为%1310082.4105455.31144≈⨯⨯-=-=吸热放热Q Q η16. 【自测提高19】如果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依照p a V /=的规律变化,其中a 为已知常量.试求:(1) 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所作的功;(2) 气体体积为V 1时的温度T 1与体积为V 2时的温度T 2之比. 解:由p a V /=得221V a P = (1) 依作功的定义)11(12122221V V a dV Va PdV A V V -=⋅⋅==⎰⎰(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22111T V P T V P = 122222121222112111V V V V a V V a V P V P T T =⋅⋅==17. 【自测提高20】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的T -V 图所示,其中c 点的温度为T c =600 K .试求:(1) ab 、bc 、c a 各个过程系统吸收的热量;(2) 经一循环系统所作的净功;(3) 循环的效率. 解:据T---V 曲线知ab 过程等压压缩,bc 过程等容升温(压强增大), ca 为等温膨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