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职称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职称论文)
河北电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靳卫强 2021年7月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摘要】本文针对工程质量的特点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质量、因素、提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交通、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遍布城乡。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工程的质量优劣,不仅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功能,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因此,国家政府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配套管理机制:颁布实施了《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追究制等各项工程质量责任制。
工程参建各方也对建设工程的质量都非常重视,建设单位质量意识越来越高,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各施工承包商也认识到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客户、占领市场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批批高难度、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相继建成,其中有些甚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总体来说在有关各方的齐抓共管下,目前建设工程质量情况是好的,整体水平逐年提高,重大质量事故得到遏制,质量通病得到有效的治理。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还相当严重:质量通病和违章建设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少部分已建成工程还存在着结构安全的隐患,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些民用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存在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工程垮塌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等等。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就现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和认识: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业主方面的影响:业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工程质量的好坏。
如有的工程不进行地质勘探,不委托正式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不用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施工,不切实际的压级压价,随意的肢解发包工程,甚至属于“六无”工程“三边”工程等。
这些现象在部分乡镇和个体私营建房的工程中比较突出,给工程质量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招投标的影响:按照《招投标管理条例》规定,应当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现阶段,市场经济尚未成型,市场的发育很不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出现了许多形式上的招投标和虚假招标,施工质量好的施工队伍承揽不到工程,承揽到工程的又干不好。
3、勘探、设计方面的影响:设计图纸是指导工程施工的依据,是工程基础的基础。
但目前市场出现了挂靠设计、业余设计等不规范的行为,导致设计质量下降,“错、漏、碰、缺”等设计常见病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4、工程参建各方人员素质的影响: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
但现阶段下各有关人员素质的问题不容乐观。
由于建筑市场过度膨胀,有关建设、监理等管理单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单位存在管理不严,制度不全,素质偏低,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不按规定进行监理等问题。
部分监理单位承接监理任务后,监理人员不足,不按规定实行旁站监理,总监极少到施工现场,现场监理人员业务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实行分级承包,计件工资,有的甚至以包代管,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手续不全擅自施工等问题,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5、原材料的影响:原材料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市场结构不合理,建材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受利益的驱
动,个别施工企业使用劣质建材,有的建设、开发企业指定使用劣质建材也给工程留下了隐患。
6、资金的影响:现在建设、开发单位拖欠工程款和要求垫资承包的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资金不到位,给工程材料的购进、施工的规范操作和管理造成了影响,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或多或少的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有甚至的给工程造成了永久的缺陷和隐患。
三、提高工程质量的途径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质量管理的一些手段(如统计技术、质量控制图等)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动态进行系统全面的掌握,始终将施工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
本人认为提高工程质量有以下几个途径和手段:
1.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建设工程参各参建方的质量责任
目前的建筑市场肢解工程,违法发包的行为依然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建设单
位原因造成施工单位忙于抢工期、抓进度使得安装工程质量下滑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因此,建设单位有必要依法进行项目管理,把工程质量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履行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则应该更有责任心,保证设计质量,避免各工种之间的相互交叉打架,设计交底明确,对设计质量负
责。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切实落实总包管理责任,严格按照强制性标准、规范施工,对施工质量负责。
监理单位的专业监理人员应配备齐全,对施工质量实行监控,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对监理质量负责。
各级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严格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凡是发现有影响安装工程质量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依法行政,秉公执法。
2.依据ISO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稳步提高工程质量
ISO9000标准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由传统质量管理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强调质量管理是通过对过程的管理来实现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施工过程来实施的,要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对发现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具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制。
一是拓展对质量体系的认识,质量问题不但与施工有关,而且与业主要求、设计理念、设计深度、设计范围、设计者对工程的解读能力,施工图审查深度、施工验收水平、施工及监理对现场的熟悉程度,检测手段、检测频率、检测人,甚至缺陷责任体系都密切相关。
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参与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以优质的措施,到位的手段和科学的理念共同促成。
二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完善以地勘、设计为主的前期工作,为工程选择承包商的招投标工作,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施工工作,检测实体质量的监督工作责任体系,在体系的完闭性、针
对性、可操作性、协调互补互动上下工夫,规范质量行为、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无缝隙控制,确保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行。
三是强化现行的施工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负责、政府监督、社会参与五级质量管理体系。
①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投标文件要求人员进场,明确质量责任制、搭建质量保障班子,明确责任和分工;建立专职、兼职和社会质量监督人员队伍,公布监督电话。
②完善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工艺选择、进场材料控制、开工条件审查、质量缺陷补救等“前期工作”上加强预控。
③进行质量动态管理,将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有机结合,将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放在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实行严格的过错追究,通过事前划定底线,严格管理,落实奖惩措施。
④严肃质量问题处理,将检查结果和交(竣)工验收相结合,将质量形成过程和质量结论相结合,将事前监督和破坏性抽检相结合,将质量结论与下次承揽工程相结合,扩大质量问题的影响后果,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
3.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的体制和机制,制定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科学,发展科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但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勘察设计技
术、施工技术、检测技术、先进的施工设备、先进的施工材料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科学。
譬如在80年代初期困扰建筑业的房屋渗漏问题,后来由于大量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而基本得到治理;又如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再如最近几年全国建设系统大力贯彻ISO9000标准及
ISO9001:2000标准,许多建设企业通过了认证及复审,改善了大中型企业的质量管理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们相继建成了一批高、大、新、特的建设项目,其施工技术和质量状况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如岩土工程、结构抗震、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