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的构造与识字教学

汉字的构造与识字教学






(五)內形外聲 聞:《說文· 耳部》:“聞,知聞也。从耳,門 聲。” 訇:《說文· 言部》:“訇,騃言聲。从言,勻 省聲。” 風:《說文· 虫部》:“風,八風也。……从虫, 凡聲。” 輿:《說文· 車部》:“輿,車輿也。从車,舁 聲。”




(六)外形內聲 鬬:《說文· 鬥部》:“鬬,遇也。从鬥,斲 聲。” 罔:《說文· 网部》:“罔,網或 从亡。”按: 从亡聲。 圓:《說文· 囗部》:“圓,圜全也。从囗,員 聲。” 病:《說文· 疒部》:“病,疾加也。从疒,丙 聲。”
衣:《說文· 衣部》:“衣,依也。上曰衣, 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許慎解 “衣”字 爲象形是,謂象覆二人之形非。 “衣”象上衣之形。 弓:《說文· 弓部》:“弓,以近窮遠。象 形。” 行:《說文· 行部》:“行,人之步趨也, 从彳从亍。”——許慎說非。据甲骨文、 金文,“行”皆象道路之形。羅振玉 《殷虛書契考釋》:“行象四達之衢, 人之所行也。”


有些指事字則是採用象徵性的符號來表 示。例如數字“一”“二”“三”就分 別用一畫兩畫三畫來表示。還有一些是 用事物的形象來指示一種意象。例如: 高:《說文· 高部》:“高,崇也,象臺 觀高之形。”按:“高”甲骨文作,象 高臺之形,但是它是用高臺的物象來指 示“高崇”的意義。



小:《說文· 小部》:“小,物之微也。从八, 丨見而分之。”——“小”甲骨文作,象細小 的沙粒之形,用細小的沙粒之形來指示“細小” 的意義。許慎對此字的字形分析是錯誤的。 大:《說文· 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故大象人形。”——“大”甲骨文作,象高大 的人形,它是用大人的形象來指示大小之“大” 的意義。 以上這些字《說文》均不認爲是指事字,或歸 入象形,或歸入會意,皆非。




(三)上形下聲 節:《說文· 竹部》:“節,从竹,即 聲。” 霽:《說文· 雨部》:“霽,从雨,齊 聲。” 空:《說文· 穴部》:“空,竅也。从穴, 工聲。” 扉:《說文· 戶部》:“扉,戶扇也。从 戶,非聲。”




(四)下形上聲 基:《說文· 土部》:“基,牆始也。从土,其 聲。” 蜃:《說文· 虫部》:“蜃,雉入海化爲蜃。从 虫,辰聲。” 摹:《說文· 手部》:“摹,規也。从手,莫 聲。” 辜:《說文· 辛部》:“辜,罪也。从辛,古 聲。”




兵:《說文· 廾部》:“兵,械也。从廾, 持斤並力之皃。”——廾字小篆作,象 兩隻手形。 益:《說文· 皿部》:“益,饒也。 从 水、皿。皿益之意也。” 逐:《說文· 辵部》:“逐,追也。 从 辵从豚省。” 秉:《說文· 又部》:“秉,禾束也。 从又持禾。”——“又”字小篆作,象一 隻手形。
指事字

(二)指事字


指事字有些是在象形字上加特定的標 記,正如許慎所說,“視而可識,察而 見義”,需要仔細觀察才能明白其意義。 例如: 上:《說文· 上部》:“上,高也。…… 指事也。” 下:《說文· 上部》:“下,底也。指 事。”



刃:《說文· 刀部》:“刃,刀堅也。象刀有刃 之形。”——許慎字形分析非。據甲骨文、金 文形體,“刃”字當 爲指事字,“丶”爲指 事符號,指明刀刃所在。 亦:《說文· 亦部》:“亦,人之臂亦也。 从 大,象兩亦之形。”——許慎字形分析有誤, 此 爲指事字,“大”爲人形,兩點分指腋下。 本:《說文· 木部》:“本,木下曰本。 从木, 一在其下。”徐鍇曰:“一,記其處也。”




采:《說文· 木部》:“采,捋取也。 从木从爪。” 北:《說文· 北部》:“北,乖也。 从 二人相背。” 休:《說文· 人部》:“休,息止也。 从人依木。” 解:《說文· 角部》:“解,判也。 从 刀判牛角。”——本義是解剖、分解。

在商、周時期,會意字一般都是用意符的形象 會合成義的,可以稱之爲合形成義。如“莫” 用“日”和“茻(mǎng)”兩個象形字構成, 顯示出“日在茻中”,從而體會出“傍晚”的 意義(“莫”即“暮”的本字)。後來也有一些 會意字是用意符的意義會合成義,可以稱之爲 合義成義。如“少力”爲“劣”“不正”爲 “歪”“不用”爲“甭”等。從造字的角度講, 合形會意的能産性要比合義成義的能産性大得 多。
(一)象形字 象形字是描摹事物的形象,使人一看就能 瞭解字的意義。例如: 女:《說文· 女部》:“女,婦人也。象 形。” 心:《說文· 心部》:“心,人心,土藏, 在身之中。象形。” 牛:《說文· 牛部》:“牛,大牲也。牛, 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 形。”
羊:《說文· 羊部》:“羊,祥也。 从 (guǎ),象頭角足尾之形。” 車:《說文· 車部》:“車,輿輪之總 名,夏后時奚仲所造。象形。” 冊:《說文· 冊部》:“冊,符命也。 諸侯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 中有二編之形。”



上面所說是形聲字的一般情況,還有一 些特殊情況。有些形聲字的形旁或聲旁 偏在一個角落,例如: 《說文· 馬部》:“騰,从馬,朕聲。” 《說文· 禾部》:“穎,从禾,頃聲。” 《說文· 辵部》:“徙,从辵,止聲。”



有些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相互穿插,例 如: 《說文· 辵部》:“隨,从辵,隋聲。” 《說文· 部》:“游,从,汓聲。” 有些形聲字的表意符號不止一個,例如: 《說文· 宀部》:“寶,从宀,从王 (玉),从貝,缶聲。”
假借字

語言的某個語素沒有專門爲它造字, 書寫的時候借用另一個同音字來表 示,這樣的字就是假借字。有些字 被假借表示另一個語素,而表示其 本義的時候反而極少,以致於後人 往往不知道它們的本義是什么了。


我:《說文· 我部》:“我,施身自謂也。”按: 許慎之說非。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契 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引者按:字音 bì ,古代兵器的柄)似戈,故與戈同,非 从戈 也。……卜辭均假爲施身自謂之詞。” 其:《說文· 箕部》:“箕,……其,籀文箕。” 按:段玉裁注:“按經籍通用此字 爲語詞。” 據此,“其”字本是籀文“箕”字,假借爲語 氣副詞和代詞。


之: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 从止从一,人所之也。《爾雅· 釋詁》:‘之, 往也。’當爲‘之’之初誼。”——“之”訓 “往”,上古典籍中常見,如《孟子· 梁惠王 上》:“牛何之?”但上古典籍中用以表示指 示代詞和結構助詞的用法則是假借。 莫:《說文· 茻部》:“莫,日且冥也。 从日 在茻中。”——據《說文》,“莫”是“暮” 的本字,但典籍中一般假借表示否定代詞。
班固对六书的解释

班固《漢書· 藝文志》:“古 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 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 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 假借,造字之本也。”

許慎的《說文解字》即以“六書” 來分析漢字的形體結構,解釋漢 字的本義。許慎在《說文解字· 敘》中對“六書”逐一下了簡明 的定義,並舉了例證。他說: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 子,先以六書。
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 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 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qū), „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 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 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 見指撝(huī),„武’‘信’是也;五曰轉 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義相受, ‘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 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 也。”


焉:《說文· 鳥部(附)》:“焉,鳥黃 色,出於江淮。象形。”——典籍中均 假借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 於:《說文· 鳥部(附)》:“烏,孝鳥 也。象形。……於,象古文烏省。”— —“於”本是古文“烏”字的一體,自 春秋時期開始假借表示介詞,其本義反 而由此而廢。
形聲字


三、既表意又表音的字 形聲字一般都由兩部分構成,一部 分表意,叫做意符,一部分表音, 叫做聲符,習慣上也叫做形旁和聲 旁。形聲字按形旁和聲旁的組合位 置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六書

據《周禮· 地官· 保氏》記載:“保氏掌諫王 惡而養國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以道,乃 教之六藝:一曰五禮(吉、嘉、賓、軍、 凶等方面的禮儀),二曰六樂(黃帝、堯、 舜、禹、湯、周武王之樂),三曰五射 (舉行射箭禮時的五種射法),四曰五馭 (駕馭車馬的五種方法),五曰六書,六 曰九數(九類數學問題的解法)。”在很 長時間裏,學者們把“六書”當作漢字的 造字方法。
傳統之所以將假借視爲“六書”之 一,原因也許就在於此。還有一類 是既表意也表音的,這就是“六書” 中的形聲字。至於轉注字,許慎舉 的例字是“考”“老”,根據他的 分析,“考”是形聲字( 从“老” 省,“丂(kǎo)”聲),應歸入第 三類;而“老”根據甲骨文的形體, 是象形字,應歸入第一類。所以轉 注字從形體結構角度說是不能歸入 同一類的。



此外,還有一些形聲字由於構成部件筆 畫繁多,因而採用簡省的辦法,出現省 形或省聲。例如: 《說文· 老部》:“考,从老省,丂聲。” 《說文· 履部》:“屨,从履省,婁聲。” 《說文· 豕部》:“豪,从豕,高省聲。” 《說文· 鬲部》:“融,从鬲,蟲省聲。”
究竟什么是轉注字,轉注是否是造字方法, 這兩方面都有不同意見。對於什么是轉 注字,大致有四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爲, 部首相同、意義相同的字是轉注字;一 種意見認爲,轉注字就是互訓字,凡是 可以互相訓釋的字就是轉注字;第三種 意見認爲,部首相同、意義相同而且聲 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才是轉注字;
第四種意見,也是最新的一種意見,認爲 轉注字是採用相同部首爲從同一原始根詞 派生出來的若干個詞而造的字。對於轉注 是否是造字方法,一種意見認爲,轉注不 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的方法;另一種意見 認爲,轉注就是依據同義同音原則選擇相 同的部首造出的孳乳字,所以轉注是造字 方法。
漢字可分爲三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