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11 章)范钦珊唐静静2006-12-182第 11 章 压杆的稳定性问题11-1 关于钢制细长压杆承受轴向压力达到临界载荷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承载有如下四 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不能。

因为载荷达到临界值时屈曲位移将无限制地增加;(B )能。

因为压杆一直到折断时为止都有承载能力;(C )能。

只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正确答案是C。

(D )不能。

因为超过临界载荷后,变形不再是弹性的。

11-2 今有两根材料、横截面尺寸及支承情况均相同的压杆.仅知长压杆的长度是短压 杆的长度的两倍。

试问在什么条件下短压杆临界力是长压杆临界力的 4 倍?为什么?解:只有当二压杆的柔度 λ ≥ λ 时,才有题中结论。

这是因为,欧拉公式 F =πEI ,只有在弹性范围才成立。

这便要求Pλ ≥ λP。

Pcr(μl ) 211-3 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及横截面(直径为 d 的圆截面)均相同,试判断哪一根最容易失稳,哪一根最不容易失稳。

习题11-3解:计算各杆之柔度:λ= μl ,各杆之i 相同i33(a ) λa= 5l i(μ = 1)(b ) λb(c ) λ= 4.9l i = 4.5l(μ = 0.7)(μ = 0.5) c(d ) λdi=4l i(μ = 2)可见 λa> λb> λc> λd,故(a )最容易失稳,(d )最不容易失稳。

11-4 三根圆截面压杆的直径均为d =160mm ,材料均为 A3 钢,E =200GPa ,σs=240MPa 。

已知杆的两端均为铰支,长度分别为 l 1、l 2及 l 3,且 l 1=2l 2=4l 3=5m 。

试求各杆的临界力。

解: i = d / 4 = 160 / 4 =40mm ,μ = 1λ = μl 1 1 i= 5 ×10 40= 1.253 λ =μl 2 2 i μl λ = 3 3 i = 2.5 ×10 40 = 1.25 ×10 40= 62.5= 31.5对于 A3 钢, λP= 102, λs= 61.6 。

因此,第一杆为大柔度杆,第二杆为中柔度杆,第三杆为小柔度杆。

于是,第一杆的临界力F = σ A = π 2 E πd 2 π 3 × 200 ×10 6 = ×160 2 ×10 −6= 2540kN P cr cr λ2 4 125 2 × 4第二杆的临界力F = (a − b λ ) A = (304 − 1.12 × 62.5) ×103× π ×160 2 ×10 −6= 4705kN Pcr 4第三杆的临界力F = σ A = 240 ×103π 3 ×160 2 ×10 −6= 4825kNP cr s 411-5 图示a、b、c、d 四桁架的几何尺寸、圆杆的横截面直径、材料、加力点及加力方向均相同。

关于四桁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F Pmax 有如下四种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F Pmax(a)=F Pmax(c)<F Pmax(b)=F Pmax(d);(B)F Pmax(a)=F Pmax(c)=F Pmax(b)=F Pmax(d);(C)F Pmax(a)=F Pmax(d)<F Pmax(b)=F Pmax(c);正确答案是 A 。

习题11-5 图F Pmax(a)=F Pmax(b)<F Pmax(c)=F Pmax(d)。

(D )解:各杆内力如习题11-5 解图所示,由各受杆内力情况可知,应选答案(A)。

F P 0 FP -FPF P 0F P -F P− 2 FF P 0 0F P 2 FF P F P− 2 F2 F0 0-F P-F P 习题11-5 解图11-6 提高钢制细长压杆承载能力有如下方法.试判断哪一种是最正确的。

(A)减小杆长,减小长度系数,使压杆沿横截面两形心主轴方向的长细比相等;(B)增加横截面面积,减小杆长;(C)增加惯性矩,减小杆长;(D)采用高强度钢。

π2 EI 正确答案是 A 。

解:由细长杆临界力公式:FPcr = min 中各量可知;另外各种钢的弹性模量E 值(μl )2差别不大。

正确答案是A 。

σ A [ ] cr P11-7 根据压杆稳定设计准则,压杆的许可载荷[F ] = cr。

当横截面面积 A 增加一倍P[n ]st时,试分析压杆的许可载荷将按下列四种规律中的哪一种变化?(A )增加 1 倍;(B )增加 2 倍;(C )增加 l /2 倍;(D )压杆的许可载荷随着 A 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

正确答案是 D 。

解:由于 i =I,长细比λ = μl,而临界应力 σ A icrπ2 E =或σ crλ2= a − b λ所以,σ − A 不存在线性关系,[F ] = σcrnstA 与面积 A 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所以,正确答案是 D 。

11-8 已知图示液压千斤顶顶杆最大承重量 F P=167 kN , 顶杆直径 d =52 mm ,长度 l =0.5 m ,材料为 Q235 钢,顶杆的下端为固定端约束,上端可视为自由端。

试求:顶杆的 工作安全因数。

解:1.判断压杆的类型λ = μl = μl = 4 × 2 × 0.5 = 76.9属于中长杆 i d 452 ×10−4σ crA = (a − b λ )wπd 2 4-32π × (52 ×10)= (304 − 76.9 ×1.12)×106 × 4= 462.7 ×103 N=462.7 kN3.确定工作安全因数习题 11-8 图n =F Pcr = 462.7 = 2.77F P 16711-9 图示托架中杆 AB 的直径 d =40 mm 。

长度 l =800 mm 。

两端可视为球铰链约束,材料为 Q235 钢。

试:1.求托架的临界载荷。

5习题 11-9 图62.若已知工作载荷 F P=70 kN ,并要求杆 AB的稳定安全因数[n ]st=2.0,校核托架是否 安全。

3.若横梁为 No.18 普通热轧工字钢,[σ]=160Mpa ,则托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有没 有变化?解:1.求托架的临界载荷①(图(a ))sin θ =7 4B D θF AB∑ M C= 0 ,900F P= 600F ABsin θF P(a)F = 2 F P 3 ABsin θ =7 6 F AB(1)②i = d = 10 mm 4λ = μl i= 1 × 800 10 = 80 < λP,中长杆σcr = 304 − 1.14 λ = 304 − 1.14 × 80 = 212.8 MPaF AB cr= σcr ⋅ A = σcr⋅πd 247P= 212.8 × π × (40 ×10−3)24= 0.2674 MN = 267.4 kNF = 267.4 kN = 118 kN2.校核托架是否安全当已知工作载荷为 70kN 时由(1), F AB =267.46F = 158.7 kN7 n w= = 1.685 < [n ] ,不安全。

158.7 st3.横梁为 No.18 普通热轧工字钢,[σ]=160Mpa ,计算托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条件[σ ] = 160MPa 意谓着既要保证 CD 强度,又要保证 AB 杆稳定。

CD 梁中:M max = M B = 0.3F P,8N xAB P, F = F c os θ = 3 cot θ ⋅ F 2F Q = F Pσ= M B+ F N x≤ [σ ] maxW A ,0.3F P185 ×10−83 cot θ ⋅ F + 2 P30.6×10 −4≤ 160 ×10 6,F P ≤ 73.5 kN<F Pcr= 118 kN所以,托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 73.5kN 。

11-10 长 l =50 mm ,直径 d =6 mm 的 40 Cr 钢制微型圆轴,在温度为 t 1=-60º C 时 安装,这时轴既不能沿轴向移动,又不承受轴向载荷,温度升高时,轴和架身将同时因热膨-6-6胀而伸长。

轴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1=125×10 /°C ;架身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2=7.5×10 /°C 。

40Cr 钢的σp=300 MPa ,E =210 GPa 。

若规定轴的稳定工作安全因数[n ]st=2.0,并且忽略架 身因受力而引起的微小变形,试校核当温度升高到 t 2=60º C时,该轴是否安全。

习题 11-10 图解:温升时,α1> α 2使轴受压力 F N。

这是轴向载荷作用下的静不定问题。

变形谐调条件为:α1 (t 2 −t1 )l−FNlEA= α 2 (t 2 −t1 )l由此解出轴所受的轴向载荷为:F N = (α1−α2)(t2−t1)EA弹性屈曲范围的长细比的低限λ2πE=σp2π2 ×210×10930= 83910π根据支承条件以及轴的几何尺寸,计算轴的长细比i = d = 6= 1.5 mm44μ = 1λ =μl = 1×150 = 100 > λ 属细长杆i 1.5P采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FPcr= σ crA =π2Eλ2轴的工作安全因数n =F Pcr =π2 EAwF λ2 (α − α )(t − t ) EA N1 2 2 12= = 1.645 < [n ] = 2 1002 × 0.5 ×10−5×120 st所以,轴不安全。

11-11 图示正方形桁架结构,由五根圆截面钢杆组成, 连接处均为铰链,各杆直径均为 d =40 mm ,a =1 m 。

材料均为 Q235 钢,E =200 GPa ,[n ]st=1.8。

试;l .求结构的许可载荷;习题 11-11 图2.若 F P力的方向与 1 中相反,问:许可载荷是否改变,若有改变应为多少?解:1.(1)由静力平衡得到:F = F = F = F =2 F (压)11AB AD BC CD2PF DB= F P(拉)(2)对于拉杆 BC ,由强度条件,有πd 2πF P= F BD= [σ ]A = 160 × 10 6× 4 = 160 × × 40 2= 201 kN 4对于 AB 等压杆,需进行稳定计算:λ = μl = 1×1000 = 100 < λ = 101 i 40p4则12[ ][ ] [ ] [ ] [ ]FAB cr= (a − bλ ) A = (304 −1.14 ×100)× π × 402×10 −6= 0.2387 MN = 238.7 kN4F Pcr = AB 238.7kN = 337.6 kN[F ] = F PcrPn st=337.61.8= 187.6 k N2.若 F P向外,则F = F = F = F = 2 F ABADBCCD2 P(拉)F BD= F P(压)由于此时受压杆 BD 比前一种情况长,所以只要进行稳定计算:λ = μl = 1× 2 ×1000 = 141.4 > λ = 100 i 10p采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F = F Pcr= F BD cr[P ] n n st st2= σ BD cr A = 1 × π E × π × 402 ×10 −6 = 68.9n n st st 3λ2 4 = 1× πE× 1 × 402 ×10 −6 1.8 141.42 4= 68.9 ×10−3 MN = 68.9 kN*11-12 图示结构中,梁与柱的材料均为 Q235钢 E =200Gpa ,σs=240MP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