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分析全解
Page 11
区域分析-威胁
1.资源环境出现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都市圈 发展的一个瓶颈。区域自产水量正在不 断减少,普遍出现了超前超量开采地下 水的现象。区域内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 尤其是天津、唐山等工业城市污染较为 严重,区域内河流污染程度较重。 2.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一定的区域竞争可以加速产业升级,但 同时也会压缩竞争主体的市场空间,形 成对资源、资金、项目的争夺并有可能 演化成恶性竞争。区域竞争带来的 地 方保护主义、政府过多地介入经济领域 尤其是市场竞争,会阻碍全国统 一 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 作用的发挥。
Page 8
区域分析-劣势
1.京津“空吸空吸作用:空吸作用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指由高速 气流所造成的低压将产生一种吸取流体的作用。北京“空吸”是指,由于 北京地区的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从而导致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 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严重,区域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2.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差异 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不重合,是中国都市圈发展的最大障碍,京津都市圈 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受影响。由于区划的不同,没有统一规划,再加上“分灶 吃饭”的财税体制,各地市都只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合作,无法形成资源信 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与其他两个都市圈不同的是,京 津冀都市圈中行政关系还具有多重性:北京与河北之间既是中央与地方的一 般关系,而且又是并列的同级关系;天津与河北既是同级关系又是直辖市与 地方的关系。重叠、复杂的行政关系,进一步影响到都市圈内经济合作与一 体化进程。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天津被确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 以及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核心重要区 域),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Page 3
区域分析要点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Page 4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对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
区域规划分析
京津冀都市圈
京津冀都市圈简介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 要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 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 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地市。
Page 2
京津冀都市圈简介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 历经7年之久,但一直迟迟没有推出。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官员 认为,历经五年时间调研、编制,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经形成较 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 由于河北一共11地市,为了更好的衔接河北规划,新的京津冀规 划将涵盖河北省全部。即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的石 家庄、唐山、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张家口、承德、秦皇岛、 廊坊、保定11地市。
Page 12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
(一)短期发展战略明确城市定位
1.明确城市定位,规划产业布局
2.天津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拥有独特的外向区位优势,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 位置,面向东北亚,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蒙古、哈萨 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组合功能优势,滨海新区集港口、经 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于一体;丰富的资源优 势,大面积的生态和建设用地,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产业优势,电子 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 和生物制药等七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 滨海新区的发展将促进天津工业的复兴,加快天津市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带 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发展,引领中国北方工业的重振复兴。 3.唐山曹妃甸 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唐山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 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投资最多的工业区,并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 度。 曹妃甸的发展腾飞将带动整个唐山市的经济转型,承接京津冀都市圈产 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天津滨海新区携手打造中国北方的重 化工业“双引擎”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2.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列入优化开发区 域,其国家战略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 经济密集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新的规划定位指明了京津 冀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天津滨海新 区和河北曹妃甸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 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Page 9
区域分析-劣势
3.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并存 京津冀都市圈内,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产业同构。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两地在资源、能源、项目等方 面的争夺。
Page 10
区域分析-机遇
1.全球经济一体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开始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并带来了新的国际分工、 生产格局和外部环境,也为位于东北亚区域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战略 发展机遇。京津冀都市圈可以在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产业转移引导下,优化产 业结构并嵌入国际产业链;在全球资本流动加快并大量涌入中国的形势下, 充分利用外资;在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的条件下,扩大国际合作的范围 并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
然带、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区域分析要点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区域社会经济特征PaLeabharlann e 62.区域社会经济特征
区域社会经济特征主要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进行分析。
区域分析-优势
1.独有的政治、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 圈最显著的优势之一。独有的政治、信息资源,发达的总部经济,不断积 聚的科技人才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京津冀都市圈云集了发展现代化工业所需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 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矿产资源;备有滨海新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 资源和河北省 3000多平方公里的后备土地资源;拥有渤海湾丰富的海洋资源 和天津港、曹妃甸港等天然优良港口。现代化的空港海港,衔接南北,贯穿 东西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让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3.京津冀都市圈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 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铁矿、煤矿、石油开采,黑色冶金、 石油加工、综合化工以及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