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锅炉过热器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述1.1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2×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锅炉型号:DG1215/25.4-II1。
锅炉为超临界直流锅炉,单炉膛,M形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全钢结构。
1.2二级中温过热器布置于前炉膛,共6片管屏。
二级中温过热器焊口1290道;二级中温过热器管屏管子规格为:Φ63.5mm×11.5mm,材质为:SA-213T91。
1.3高温过热器布置于前炉膛,共6片管屏。
高温过热器焊口1290道;高温屏式过热器管屏管子规格为:Φ63.5mm×12mm,材质为:SA-213T91与SA-213TP347H。
1.4低温过热器和一级中温过热器布置在后竖井后包墙内,通过管排自身挂钩固定在尾部包墙上,随包墙一起膨胀。
在低温过热器和一级中温过热器蛇形管上设计有防止烟气磨损的防磨装置。
低温过热器和一级中温过热器由进、出口集箱、两层蛇形管排以及进、出口过渡段管子组成,管排按竖井宽度方向布置,每层146片管排,共584片管屏。
低温过热器蛇形管规格为φ51×7.5mm,一、二级管组材质为15CrMoG,焊口2190道,一级中温过热器蛇形管规格为φ45×7mm,一、二级管组材质为15CrMoG与12Gr1MoVG,焊口2920道。
1.5低温过热器重量为297333kg,一级中温过热器重量为284075kg,二级中温过热器重量为143608kg,高温过热器重量为151141kg,过热器固定装置重量为7007kg,过热器防磨装置重量为19824kg,合计重量为902988kg,过热器小口径焊口合计7690道。
2、编制依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2-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T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162—199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1版电力工程部分中的有关规定《低温过热器施工图纸》《中温过热器施工图纸》《高温过热器施工图纸》《过热器集箱施工图纸》3、施工前的准备3.1 过热器组合平台布置于龙门吊下方。
3.2 现场机械布置见下表:3.4人员的配备:共计40人,队长1名、技术员1名,班长8名、起重工8名、铁工22名。
3.5 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尤其对工程的特殊性及质量要求,要详细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
3.6 施工前,所有的工具,材料应进行检查、原材料应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
主要工器具见下表:①相关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仔细研究,了解安装要求,制定施工方案。
②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及技术交底。
要求班组长及施工骨干了解施工过程,了解设备安装位置。
③要求所有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常用工器具,了解其安全防范措施。
④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考试,取得上岗证,高空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⑤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要有专业的操作证。
4、作业程序内容4.1安装流程4.1.1 低温过热器安装流程图4.2主要工作量:4.3.1 在设备安装前应先仔细阅读施工图纸。
熟悉设备的供货状态,外形尺寸数量和设备的规格、材质以及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并经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了解施工工作量及施工范围,熟知施工技术要领和质量要求。
4.3.2 设备的清点编号:按供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上的数量、规格进行核对,做出设备零件已到现场,未运出和丢失等情况的详细记录。
为了组合安装方便,工地要根据组合件的划分和相互间的配合情况进行编号。
编号后,将设备按组合和安装顺序摆方整齐。
4.3.3 注意检查受热面管子表面有无裂痕、创伤、龟裂、压扁、砂眼和分层等缺陷,如缺陷深度超过壁厚的10%,要进行修补,必要时应更换管子;检查受热面管子的结构尺寸和弯曲角度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3.4 过热器的合金钢部件要逐个进行光谱分析,材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做出光谱分析报告。
材质复查后,在明显部位做出标记。
安装结束后要核对标记,标记不清者应再进行一次材质复查。
4.3.5 过热器的管屏组合安装前,对过热器的制造焊口进行外观检查。
4.3.6 检查联箱的长度及弯曲度。
联箱的长度误差不大于10mm。
用拉钢丝法检查联箱的弯曲度,其允许误差为长度的0.15%。
但不大于10mm。
检查受面联箱接管座的数量、位置,大小及角焊缝是否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
所有集箱内必须进行全部检查,清理杂物及小管座部分通球试验。
4.3.7 检查受热面设备是否存在运输和长期存放造成的变形或严重锈蚀现象。
如果有及时在地面组合前处理。
4.4 过热器组合前通球试验:4.4.1 过热器管屏在组合和安装前必须分别进行通球试验,根据过热器管径及管子的弯曲度进行选择钢球。
其中对中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管屏选用φ29钢球,低温过热器管屏选用φ24.5钢球。
4.4.2 通球气压为0.40—0.60MPa 通球试验的球径可按国电标准DL/T5047—95规定,按此标准的球径大小见表:0-;4.4.3 通球所用工具是空压机、橡胶管、钢球和接球罐。
4.4.4 通球前先用压缩空气对管子内进行吹扫,清除管子内的浮锈、灰尘、铁渣等杂物。
4.4.5 管子通球一般有数人参加,球由专人负责,每通完一排或一根管子应及时作上标记。
并将通球完的管口封好。
4.4.6 每个施工项目通球完毕后,均应做出书面记录,并经签证。
注意通球前后,试验钢球的数量要一致。
通球试验要经监理、项目部质检员、分公司质量员验收。
5、过热器安装5.1 屏式过热器安装二级中温过热器管排共6片,每片由6片管屏组成。
在组合场按图纸把6排管屏与中温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进行组合,每片管屏重量(带出口集箱)为:25420kg。
管屏长度为:34470.6mm。
高温过热器管排共6片,每片由6片管屏组成。
在组合场按图纸把6排管屏与高温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进行组合,每片管屏重量(带出口集箱)为:26564kg。
管屏长度为:34470.6mm。
⑴根据施工图纸,用80T平臂吊将二级过热器管屏摆放到组合平台上,然后进行外观检查、合金件光谱检验、管屏与集箱通球检验。
⑵进行集箱找正固定。
⑶进行管口打磨,要求管端内外10~15mm处,清除油垢和铁锈,直至显出金属光泽。
⑷进行对口焊接,要求焊口应做到内壁齐平,其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对口偏折度距焊缝中心200mm处离焊缝一般不大于2mm。
⑸对口焊接完进行焊口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附件。
⑹安装密封扁钢,补装销钉和密封塞块。
⑺根据图纸将管屏按照从右到左的安装顺序进行编号,并标明前后方向。
5.1.3 二级中温过热器进口分配集箱中心标高为62450mm,出口分配集箱标高为31190mm;高温过热器出口分配集箱标高为62450mm,进口分配集箱标高为26980mm。
5.1.4屏式过热器高空安装(1)在前墙水冷壁安装前,将屏式过热器进口分配集箱预放到炉前24米钢结构梁上。
(2)安装屏式过热器的前提条件是:水冷壁上、中部管屏已安装完,具备安装炉膛管排条件。
(3)在吊装管屏组件前,根据管屏组件的长度、宽度以及组件的重量,制作一套抬吊扁担机具,防止管屏组件抬吊变形。
(4)安装集箱与管排前,先对吊杆梁的焊接情况和对穿螺栓终紧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
(5)吊装方法;根据组件安装编号进行吊装,主吊机械80T平臂吊起吊上集箱,吊装绳为一对20米长的φ32钢丝绳:辅助机械50T履带吊抬吊制作的扁担梁,扁担梁安装在组件下端往上5米到13米之间,两个20T单滑轮配合50T履带吊,吊装绳为一对15米长的φ28钢丝绳和一对4米长的φ28钢丝绳,当管屏组件垂直立起后,将50T履带吊抬吊机具拆除。
组件从炉顶钢结构吊挂梁之间穿下直接与吊挂连接或预挂在炉顶钢结构梁上,待吊挂装置安装后再进行连接。
(6)屏式过热器管屏必须与炉顶管排、屏式再热器管屏组件、水冷屏组件相互配合按照从右到左侧安装顺序进行吊装就位。
(7)当组件安装完后,将屏式过热器进、出口集箱吊装到位,然后开始找正集箱,准备高空组合安装。
(8)集箱中心标高和水平调整完毕已后临时固定,防止集箱与管排对口时发生移动。
(9)屏式过热器高空组合完毕,进行复查集箱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如果有误差可进行调吊杆来调整,达到图纸要求为准。
5.2低温过热器安装由上至下共各分两层布置,每层146组,管排由下至上单片进行吊装。
采用80T平臂吊从顶包空投至安装位置。
5.2.3 低温过热器通过卡板悬挂与尾部烟道包墙管上,悬挂卡板安装时要处于正确位置,卡板与蛇形管排连接应牢固。
5.2.4 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为54417mm,进口集箱标高为48494mm。
一级中温过热器进口集箱标高为:56729mm,出口集箱标高为:65471mm5.5防磨装置安装:焊接固定防磨装置(图号;164M21MX)必须按设计位置和材质仔细安装,固定防磨盖板的销钉必须按图纸与受热面管和防磨盖板同时施焊,压板与防磨盖板只一端焊接,另一端不焊,以利热态膨胀。
高铬耐热钢焊接时,容易出现裂纹,焊接完以后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以防止锅炉在热态运行时,防磨装置脱落。
5.3吊挂装置安装1.过热器固定装置安装按图纸行施工,安装应符合吊架装置安装质量标准。
2.可变弹簧吊架在出厂时已按设计要求对弹簧进行了预压,并用上下定位卡块予以固定,在安装时不得拆除定位块,待首次点火前,方可拆下恢复其弹性。
3.所有吊挂装置不得承受额外载荷,并应调整同排吊点,使各吊点受力大小尽可能均匀,避免个别吊点个别空载或过载。
4.吊挂装置调整好后,吊杆垫板与可变弹簧吊架(或者顶板)应按图焊接固定,吊杆螺母与垫板应按图电焊固定。
5.4过热器安装质量标准6.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二部分》DL 5190.2-2012“监造”和“安检”合格,并必须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复查。
如发现制造缺陷应提交业主与制造厂研究处理及签证。
由于制造缺陷致使安装质量达不到本篇规范的规定时,应由业主和制造单位代表签证。
6.1.4合金钢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复查,并在明显部位作出标记;安装结束后应核对标记,标记不清者再进行一次材质复查。
6.1.5管子安装前必须进行管内清扫,清除锈皮和杂物,安装时如需在管子上开孔,应注意勿使熔渣或铁屑落入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