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散文

鲁迅散文

鲁迅散文(复习)
复习目的:
1、能够把作品归入到作品集里;
2、学会用文体知识来分析鲁迅作品;
3、能够读懂作品语言;
复习重点:用文体知识来复习作品中心意思;
复习难点:读懂语言,理解内容。

复习方法:
1、按文体分类来回忆作品的主要内容;
2、阅读作品语言,把握思想内容;
3、求同存异,比较复习;
4、透过作品背景、目的,理解作品思想艺术性。

教学过程:
环节一:自主预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作者作品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

环节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学生活动:按文体分类来回忆作品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

“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

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

其中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精读深思能力提升
复习三篇散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文章景物描写有声有色,充满乐趣,找出文中描写百草园的特点的句子。

(2)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

(3)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4)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特点的语句: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5)品味写景状物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6)用准确的动词填空:
()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食,()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2、《藤野先生》
(1)写人物抓住特征: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2)找出写藤野先生“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3)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4)填空:
课文以与()为明线,以()为暗线,赞扬了()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恩师()之情,追述了自己()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感情。

3、《阿长与<山海经>》
(1)文中主要写了“我”与长妈妈交往的几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2)本文就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记叙线索,先抑后扬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
------------敬意淡薄-------------新的敬意
(3)作者对阿长是一种什么态度?
尊敬、喜爱、很怀念、很感激。

(4)尤其课文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怀念。

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沉的怀念之情。

(5)主题思想:
课文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
妈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选自《朝花夕拾》的这些散文,是开在鲁迅心中的美丽的花朵,美好中透着温馨,同时也暗含着对旧制度的批判,即“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这些篇章,和他的如匕首投枪一样的小说和杂文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小练笔
(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的句式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

(2)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来介绍你曾参与的一项活动。

(如溜冰、跳马、骑自行车、钓鱼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