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9课

一、单项选择题 1.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A.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C.清朝手工业发展
B.清朝商业的兴盛 D.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同步训练
2.清朝前期为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 产作物是( A ) A.玉米、甘薯 B.玉米、水稻 C.小麦、水稻 D.棉花、茶叶
3.清朝前期,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 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 2 500家,织工超过50 000人。上述材料说明( B ) A.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B.手工工场规模大,纺织业发达 C.商业发达,社会安定 D.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较快
强化训练
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下列表现属于这一范围的
是( A )
①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

②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商帮
④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史海拾贝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粮食生产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极为重视。唐 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以种植 水稻为主的江南地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农业通过五代和北宋 200 余年的持续发展,江 南生产的粮食已成为供给天下的粮食来源,于是出现 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 民谚。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浙 地区粮食生产比重下降。湖广地区则由于长期的开发, 承接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功能,粮食产量大大提高,高 的可达“亩岁三石”。于是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 的说法。
同步训练
11.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康熙时, 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 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前期人 口增加的原因有( A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社会秩序安定 ④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同步训练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清朝前期我国人口统计简表”。
同步训练
材料二 以下是“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同步训练
材料三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 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 “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 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 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同步训练
4.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 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这些机户生活在( B ) A.北京 B.江宁 C.长安 D.洛阳
5.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C )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 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④中国的经济总量 居世界首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步训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人口增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其原因。
盲目垦田,水域面积缩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 灾严重。人口增长,耕地有限。
同步训练
(3)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 么认识?
同步训练
6.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 了这一时期( D ) A.出现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商帮得到发展 D.工商业市镇兴盛
7.乾隆时,山西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 全国各地开设“票号”的商帮是( A ) A.晋商 B.浙商 C.潮商 D.徽商
同步训练
8.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 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农村集市 ②区域性市场 ③城镇集市 ④全国性 市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需要平衡;经济发展的同 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强化训练
1. 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顷;1722年就突 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 年,达到890万顷。这说明( A ) A. 清代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成效显著 B. 明代社会的动荡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 C. 当时社会的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D. 大力垦荒政策带来了许多严重后果
同步训练
9.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 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 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 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C ) A.清朝很富有 B.严重影响了当时农业的发展 C.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D.人口的不断增长
同步训练
10.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 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 到蒙古国、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C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 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 解清朝前期社会的兴盛。
知识梳理
垦荒 水利 耕地
经济作物
手工业工场 工商业市镇 商帮
人地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