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地理】培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

杭州【地理】培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答案】(1)C(2)B(3)D【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

(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

(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2019年,我国北方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记录在下表。

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2019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

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A.34mmB.24mmC.36mmD.360mm(2)根据降水量判断,2019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B.地震C.滑坡D.干旱【答案】(1)A(2)D【解析】【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市6月总共降水3次,第一次为10mm,第二次为8mm,第3次为16mm,共降水10+8+16=34mm。

(2)根据降水量判断,该市2015年降水总量在320mm左右,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故最有可能出现的灾害为干旱。

洪涝是降水过多所致,滑坡与降水量没有直接的关联,地震属于地质灾害,与降水无关。

【点评】(1)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单位是毫米。

一年中每月降水量的平均值的总和就是年降水量。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2)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

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到一定影响;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3.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答案】 D【解析】【分析】漫画反应的现象,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故答案为:D。

【点评】由于人们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再者人们又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

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4.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A. 24℃B. 12.6℃C. 24.6℃D. -12.6℃【答案】 C【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

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城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 利物浦B. 华沙C. 赤塔D. 漠河(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区域,人口稀疏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A(2)C【解析】【分析】(1)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其中欧洲西部分布最广,从图中可知,A利物浦在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 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自然环境对人口的分布影响很大,从图中可知,③区域,位于高温度的北寒带,气候严寒,不适合人居住,人口稀少,②③④地区,适合人居住,人口稠密,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6.欧洲西部的沿海和内陆气候差异较大。

如图示意欧洲西部同经纬度地带5个城市冬季和夏季气温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 变小地形起伏B. 变小人类活动C. 变大纬度位置D. 变大海陆位置(2)城市甲所在国家粮食产量较少,主要原因是()A. 夏季光热不足B. 灌溉水源短缺C. 平原面积狭小D. 农业科技落后【答案】(1)D(2)A【解析】【分析】(1)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是温差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自西向东离海越来越远,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越来越强导致的,故选D。

(2)城市甲所在的国家是英国,该国粮食产量较少,主要是由于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选A。

【点评】(1)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①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②海陆位置: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③地形:一般情况下山地小于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④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⑤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2)欧洲西部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发展园艺业。

7.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A. 周一B. 周二C. 周三D. 周四(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A. 1月B. 7月C. 5月D. 11月【答案】(1)B(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周一阴,周二小雨,周三、周四多云,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故选:B。

(2)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不太高,偶尔有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春秋季(5月为春季),7月气温高,1月和11月气温较低,因此选项C符合,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8.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A. 2时B. 10时C. 12时D. 14时【答案】 D【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9.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A. 阴转多云B. 雷阵雨转晴C. 雷阵雨转多云D. 多云转晴【答案】 C【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