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埃及1.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

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二、古巴比伦王国1.概况: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也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四大文明古国①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②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③古巴比伦——两河流域;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一、爱琴文明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⒈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⒉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⒊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⒈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⒉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冲突,两国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结果罗马取胜。

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⒊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小农的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⒋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课程标准: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一、日本大化改新⒈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时间:646年3.内容:①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4.意义: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⒈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尔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⒉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出现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

⒊“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11—12世纪,西欧到处发生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琅城人民起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⒈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其向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发起猛攻,君士坦丁堡陷落。

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称为伊斯坦布尔。

⒉ 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课程标准: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一、暴力冲突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取胜之后的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 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罗马的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二、和平交往1.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课程标准: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一、佛教1. 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2. 时间:公元前6世纪。

3. 地点:古印度。

4. 创始人:释迦牟尼。

5.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

6. 经典是《金刚经》。

7. 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

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1. 时间:1世纪。

2. 地点: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3. 创始人:耶稣。

4. 教义: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5. 经典:《圣经》。

6. 基督教的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三、伊斯兰教1.地点:阿拉伯半岛。

2.时间:7世纪。

3. 创始人:穆罕默德。

4.教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5. 经典:《古兰经》。

6. 作用: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民族的统一。

7.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①622年,穆罕默德到达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课程标准: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以《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一、文字⑴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创造的。

⑵楔形文字—是西亚苏美尔人发明的。

二、科技⑴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⑵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⑶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

三、文学1.史诗:盲诗人荷马所作的《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它不仅是研究早期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寓言:《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一些寓言故事。

3.戏剧:①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②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

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谈》(又译《一千零一夜》)。

四、建筑1.清真寺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

著名的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的奥玛雅大寺集中表现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特色。

2.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

哥特式教堂建筑是12、13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课程标准: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一、文艺复兴1. 兴起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萌芽和发展。

2.时间:14—17世纪。

3.发源地: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4.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作用、价值)。

5.性质(实质):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6. 代表人物:①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

②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巨人”,其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③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④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7.影响: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新航路的开辟1. 根本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 直接目的:到东方去寻找物质财富。

3. 有利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②人们对地球的了解。

③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4.开辟新航路的代表人物及成就:①迪亚士:1487年率船队到达好望角。

②哥伦布:1492年,他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③达·伽马:1498年,他率船队到达印度,开辟了通向印度的航路。

④麦哲伦及其船队:1519—1522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6.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寻求财富。

②规模不同:郑和出航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哥伦布等人的航行规模。

③时间不同:郑和出航的时间比欧洲早半个世纪。

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9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课程标准: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一、过程1.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 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 处死国王: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议会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4. 王朝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继承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二、结果1. 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