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适应心理(讲稿)一、适应是生物有机体生存的基本能力什么是适应(adaptation)在生物学上是指有机体以改变自身身体或行为来增加生存机会的能力。
在心理学上适应是指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调整身心状态,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与平衡的过程和状态。
(一)人生是一个适应的历程。
(二)适应是一个积极主动地自我调节过程。
(三)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状态。
二、军人适应的主要问题(一)军事生活环境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数千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在非洲丛林中浴血奋战38个月。
紧张的战争、艰苦的生活使他们生理遭受了不良影响。
当回国后体检时发现,约70%左右的士兵,收缩血压在140mmHg(高压)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低压)以上。
经过3个月的休养,大多数人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但仍有5%的人血压偏高,成为高血压病患者。
如地理、气候、居住条件等。
军内有人曾对驻守喀喇昆仑高原自然环境中的官兵心理进行过调查。
在缺氧、高寒和交通不便等条件下,少数边防官兵出现压抑感、恐惧感、孤独感和忧郁感等不适应心理反应。
在海军部队会面临对礁自然环境、舰艇舱室及晕船等问题的适应。
青年官兵对部队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人际关系、领导管理方式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
其中有些想法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由于主客观条件制约,不能都实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调节不好,常常使军人感到处处有障碍、事事不如意。
(二)社会文化环境适应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适应是人类最主要的适应课题。
在当前社会文化影响下,义与利的价值冲突,使部分官兵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困惑、迷惘和失落感等心态。
(三)军人社会角色适应在人的一生中,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每变换一个社会角色,人就要面临一次新的适应。
军人角色的改变与冲突:1、新旧角色的冲突;2、军人角色规定的人格与官兵真实人格之间的矛盾;3、官兵个体多种角色之间的内心冲突。
《解放军报》1997年7月3日报道:济南军区卫生部组织进行新兵精神卫生监测工作10年。
发现有8%的新兵出现适应性心理障碍,主要特征表现为:失眠、焦虑、紧张、自卑、悔恨、悲观、抑郁、思乡等心理症状。
少数严重者表现出“出走、外跑、易怒、激惹性增高。
”想一想:现在你对军校生活是否适应了?你有哪些方面还不适应?78名新学员入校后两周内的不适应情况调查(2002):不适应的主要问题:1、个人支配的时间少(85.90%);2、管理严格,禁令过多(50%);3、某些形式主义的做法(39.74%);4、生活单调乏味(35.90%);5、凡事讲服从(23.08%);6、上下级关系分明(21.79%);7、统一集体活动多(20.51%);8、生活节奏过快(20.51%);9、军事训练艰苦累人(20.51%);10、队干态度严厉(20.51%)。
主要不良情绪体验:1、紧张(52.56%);2、压抑(48.72%);3、孤独(29.49%);4、无聊(28.21%)5、担忧(25.64%);6、迷茫(23.08%);7、抑郁(21.79%);8、不悦的(19.23%);9、厌倦(19.23%);10、无助的(16.67%);11、苦闷(16.67%);12、困惑(15.38%);13、茫然(15.38%);14、后悔(14.10%);15、失望(12.82%);16、烦躁(12.82%)主要心理与行为反应:1、想家(58.97%);2、常常回忆入学前的美好事情(56.41%);3、感到前途无法预测(47.44%);4、感到身心疲惫(25.64%);5、感到自尊心受到一些伤害(23.08%);6、想哭(或已经哭过)(20.51%);7、感到缺少同情和关爱(15.38%);8、感到没人理解自己(15.38%);9、想退学(14.10%);10、对一切感到无兴趣(7.7%);11、想发火(7.7%)经过对430名军校学员的调查统计表明:部分学员对军校生活感到比较紧张、压抑、节奏快、严肃、受限制、单调和艰难。
其中感到比较紧张占34.19%;单调占31.40%;严肃占33.36%;受限制占37.44%。
三、适应问题的心理学分析(一)适应的层次1、常规性适应它是人们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刻板性、模式化和固定化的特点。
2、应变性适应由于人们人格的健全和自我意识的成熟而形成的善于随机处事的能力。
3、创造性适应指人们在积极适应环境的同时能主动地想办法改造环境的能力。
(二)心理适应的模式四、军人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适应能力(即适应性)指已经具备或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处理心理失衡的能力。
(一)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适应有时也称“适应”、“适应良好”。
主要指不论环境如何,个体都能具有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心境。
国内心理学学者提出了判断是否适应良好的标准:(1)个人的信念、愿望是否与环境的要求相冲突;(2)行为反应是否积极而灵活;(3)个体能否随环境要求的变化而能动地对自我进行调节;(4)能否对挫折保持冷静,并能迅速克服挫折;(5)是否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和集体,善于克服各种脱离实际的主观愿意,尽量同他人的活动一致;(6)是否不仅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且还具有驾驭生活、改变环境的能力消极适应:指对环境采取被动的方式予以应对。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感”(既学习得来的无助感)理论。
例如,动物在受到不能避免的电击后,到另外的场合,仍不能学会躲避电击而依然被动地忍受电击。
“习得性无助感”指人在被动地接受某种刺激后感到无能力去应付,不能学会去应付的一种状态。
和动物一样,人也容易受到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
人们在最初无法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一种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也不能摆脱。
而且,假如被告知不能克服一个严重的障碍,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人们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讨论:你周围的同学在适应军校生活的过程中有过“习得性无助感”吗?这句话有道理吗?“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挫折是在个人行为目的受到阻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430名学员挫折反应频度:几乎没有:29人(6.74%);偶尔有过:179人(41.63%)一般:165人(38.37%;经常:57人(13.26%)430名学员挫折体验强度:没有(3.72%);较弱(10.23%);一般(40.70%);较强(38.37%);很强(6.98%)1、愤怒攻击美国心理学家道拉德等人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四种因素:1、受挫折驱力的强弱;2、受挫折驱力的范围;3、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4、随着攻击反应则可能遭受惩罚的程度。
2、冷漠压抑美国心理学家吉姆布莱等人的研究认为,冷漠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出现:1、长期遭受挫折;2、个人感到无力无望;3、由于挫折所造成的心理上的恐惧与生理上的痛苦难以消除时;4、个人心理上有攻击与抑制的冲突。
3、逃避现实(幻想)4、文饰(合理化)怎样面对挫折?1、改变认知: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在50年代创立合理情绪疗法时提出的。
艾利斯认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并不在于诱发事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即信念系统)。
在ABC理论中,A指诱发事件即挫折情境;B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对挫折的认识;C指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人们对A的看法、解释及所持信念B才是导致行为反应C的直接原因。
C的性质取决于B。
不合理信念会导致情绪困扰。
不合理信念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对化要求;二是过分概括化;三是糟糕透顶。
讨论:从下面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2、吸取教训:不要固执;正确归因。
根据心理学家维纳的归因理论,将被试学员的受挫原因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员(65.95%)将自己的受挫原因归结“努力不够”;其次是“运气(机遇)不好”(20.25%);再次是“没有能力”(9.36%);最后是“任务有难度”(4.45%)。
3、调整目标:延期、修订、改变、降低难度。
4、积极补偿:从成功的活动中建立信心。
5、争取社会支持:军校学员受挫后的主要依靠力量军校学员受挫后往往会寻求一些社会帮助,了解军校学员受挫后主要依靠的社会力量,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摆脱挫折困扰。
调查发现,尽管军校学员受挫后依靠“自己的能力”高居首位(83.11%),但依靠同学、老乡、朋友和父母的比例也在1/3以上。
然而,学员受挫后求助教员、上级领导、学员队干部和心理医生帮助的人很少。
石沙泉、胡岩、管鹏等《军校学员挫折心理调查研究》,《大连陆军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2-13页。
6、合理宣泄:通过为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途径及时将不良情绪释放掉。
合理宣泄的方式有:向他人倾诉;化解矛盾,消除误会;哭;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三)努力提高个性成熟度个体的发展与成熟1、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遗传生理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2、个体发展的内容(1)生理的成熟(生理年龄)(2)心理(个性)的成熟(心理年龄)人的发展一般分8个阶段: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心理健康的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必定具备相应的心理特点,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
个性的成熟指人们具有认识客观环境,处理客观矛盾的能力并达到一定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
认为一个人从不成熟转变为成熟会发生7项性格上的变化。
讨论:个性成熟与人的适应能力有什么关系?怎样使自己的个性成熟起来1、提高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他人和自我的能力分清支流与主流、积极与消极、现象与本质、眼前与发展,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使感情服从理智3、重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聪明人并不一味追求快乐,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不能同时奢望是伟大的又是舒适的。
(英国教育家巴里)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处罚自己。
(德国哲学家康德)避免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作业:试用心理学有关适应的理论分析入校以来个人对军校生活的适应状况?(提示:个人在那些方面适应,那些方面还不适应,在适应方面有那些做法值得肯定,对不适应的方面打算怎样改进。
要求: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个人实际,生动具体,不少于1500字。
)军人的情绪(讲稿)[日期:2006-08-25]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人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指示器。
有科学家用动物实验证明情绪紧张会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实验方法是给三组小白鼠进行电击。
A组小白鼠在受到电击前,能听到“吱”的一声,可以预先知道被电击;B组小白鼠是突然受到电击;C组小白鼠虽然能听到“吱”的一声,但并不受到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