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工程招标文件;2、工程图纸;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8版《 GB50009-200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 GB50011-2001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1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4、民用建筑设计依据《GB50352-2005 》1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6、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9、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20、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14-S1-2000 》2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2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2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B50345-2004》二、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和其它现代管理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4、科学地安排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5、充分利用现有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施工范围,提高施工项目机械化程序;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6、尽量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7、尽可能减少施工设施,合理储存建设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规划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薛城污泥焚烧热电联产项目SNCR脱硝系统。
2、建设地点:山东枣庄3、建设单位:山东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4、建筑面积:209.3m25、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6、建筑层数:一层7、建筑高度:6.2m8、耐火等级:二级9、屋面防水等级:二级10、抗震设防烈度:7度11、设计使用年限:50年第三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材料、设备准备一、建筑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二、门窗等构(配)件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所提供的构(配)件加工要求,编制相应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三、建筑施工机具准备:为加快施工进度发挥我公司机械化施工的优势,根据工程的施工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械利用率,制订施工机械用量计划,见下表:第二节劳动组织准备一、施工管理机构设置该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成立现场项目经理部和工程指挥部。
配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统一协调人、财、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采取紧密型管理网络统筹安排,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圆满完成该工程施工任务。
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详见管理机构一览表及施工现场各职能责任划分网络:施工组织机构图二、劳动力部署1、劳动用工计划:我公司根据本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主体施工阶段每天安排劳动力10人左右,高峰期人数可达到20人。
2、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第三节 施 工 现 场 准 备一、施工场地平整场地并做好排水坡度及排水沟, 施工道路铺筑40CM 厚级配砂石,保证雨期施工正常进行。
开工后,即可派安装人员,安装供水管道;用水量计算:1、现场施工用水量,施工用水主要是砼的搅拌、养护、砂石冲洗等,砼浇筑量按10 m 3 /h ,砼的搅拌、养护、砂石冲洗等,耗水量为1700L/ m 3 ,则用水量为:q1=K1×K2× =1×1.5× =7.08L / L 2、施工机械用水量q2,无特殊机械可不考虑;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3=== 0.31L / S4、消防用水现场面积内,有效供水按q1=10L / S 确定。
5、总用水量q1+q2+q3=7.08+0.31=7.39故总用水量按消防用水计算Q=10L / S6、供水管径d= = =0.092m故选用DN100供水管满足施工要求。
二、施工用电工程定位后,即可派安装人员安装临时用电线路。
用电量计算1、主要机械设备用电塔吊台 7.5×2=15kw砼搅拌机台 7.5×2=15kw砂浆机台 4×1= 4kw轮锯台 5.5×1=5.5kw电刨机台 1.2×1=1.2kw钢筋切断机台 5.5×1=5.5kw钢筋弯曲机台 2.8×1=2.8kwp2交流电焊机台 28×1=28kw电焊机台 50×1=50kw2、总用电量总用电量:P =1.1×( K1×+K∑P2 )×1.0 5 ( 增加5%照明)=1.1× ( 0.7 +0.6×78 )×1.05=91.49kw现场选用一台100KVA变压器满足施工要求。
主干线选用35mm2的铜芯电缆线。
其它分支线路选用35mm2、16mm2五芯电缆线分别绝缘套管暗埋设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进行保护。
2、临时用电架设的要求:(1)现场配电采用TN-S系统,线路敷设采用放射式,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2)按照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和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直接接地,三相五线制临时用电工程中必须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接零保护线,应做不少于三处的重复接地。
(3)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在供电总线进入现场后,进入一级保护总盘,然后依次设置二级盘一个,最后从二级盘引出进入各用电设备的开关保护箱。
(4)现场线路敷设,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四、临时设施(一)施工临时设施1、钢木工作业区70m22、水泥库 30m23、材料仓库 40m2(二)生活临时设施1、项目经理部 30m22、警卫室 10m23、办公室 40m24、食堂 30m25、厕所 12m26、医务室 15m2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标明了施工现场周围的道路,现场内布置的塔机、搅拌机的位置数量,周转材料、建筑材料堆放的场地,临时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施工用房和施工用水、电管线的敷设。
第五节技术准备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方针及政策。
(2)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3)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4)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需要采取那些新技术。
2、作好变更洽商和各级书面交底。
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4、现场勘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下管线等情况,引进坐标桩及水平桩。
工程设4条轴线为控制线,主轴线控制桩设在地面上,用混凝土墩妥善保护,设明显标志。
控制桩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并避免车辆机械碰撞,在周围暂设建筑物上设辅助线、双控轴线。
现场设4个水平标高控制点,以便于不同工程使用和互相校核。
第六节施工部署本工程均分为五个施工阶段:基础、主体、屋面、装饰、建筑安装阶段,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主体后装饰的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划分五个阶段: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做好各阶段的穿插与配合,在进行室外地坪以下施工时,其室内外管线工程的施工项目应同步进行,以免重复挖填土方。
主体工程进行穿插施工,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进度(主要项目的施工流程见附图):1、基础土方采用机械挖土,就地回填;由于本工程地基较复杂,基槽东部土方分三次进行开挖,分别采用挖机分三次倒运至槽外。
2、工程主体施工划分三个流水段,穿插施工,节约工期;3、砼模板采用竹胶板,提高砼检测质量,节约顶棚抹灰,减少造价,节约工期;4、塑钢门窗等均直接购进半成品,扩大场地利用率。
第四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第一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定位放(验)线→土方开挖→修整基槽→砼基础垫层→砼条形基础→土方回填→砖基础→基础柱、地圈梁→回填土。
施工前由规划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统一定位、放(验)线。
做好建筑物标高的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做好轴线控制桩、水平桩、和护桩工作,并详细记录,同时办理签证手续,以便作为施工测量和今后工程验收的依据。
工程基槽(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找平。
土方的施工应按图纸要求,严格执行《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
根据总平面布置,计划分两个施工段同时开挖,根据实际土方量配备人员,组成两个施工班组,昼夜不停,以确保施工进度。
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200mm 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基槽(坑)清理完毕,核对基槽(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基底标高;然后在基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触探布点采用梅花型,间距为1.5m,靠槽边最外一排距槽边30cm为宜,检验深度为2.1m。
第二节基础工程一、砼垫层铺设按设计要求做C15砼垫层,施工中严格按照砼配比报告配制砼,铺设时从一端开始逐步向另一端铺设,并严格控制标高,随时测量校正。
二、砼基础砼基础工艺流程:校核轴线→基础钢筋绑扎→砼条基支模→砼浇灌→模板拆除→砼养护。
操作工艺和质量要求:(1)基坑应进行验槽,局部软弱土层应挖去并处理完毕。
垫层混凝土在基坑验槽后应立即浇筑,以免地基土被扰动。
(2)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
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3)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
(4)浇筑条形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
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