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1.
腹部平片
肾脏:位置、大小、 密度 输尿管:行程
膀胱
(二)、泌尿系造影
1、排泄性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2、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 3、膀胱及尿道造影(cystography and
urethrography)
排泄性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二)、泌尿系造影
有无显影、时间、密度
显影时间: 1分~2分 2分~3分 15分~30分
肾实质显影 肾盏、肾盂开始显影
肾盏、 肾盂显影最佳
肾 实 质 输尿管
正常IVP表现
肾小盏 肾盂
膀胱
正常表现
• 肾实质:厚度 2~3cm(小盏最凹到表面)
轮廓 光滑 浅切迹 肾叶融合 厚度正常
• 肾盂: 壶腹型:宽大 分支型:小,大盏狭长、明显 漏斗型:介于两者之间,较多见
逆行肾盂造影
(二)、泌尿系造影
• 3、膀胱及尿道造影
• 方法:检查前准备、导管插入膀胱。 • 价值:显示膀胱、尿道腔内的解剖、有无返流 • 限度: 不能显示肾功能
膀胱造影
膀胱及尿道造影
膀胱及尿道造影
(三)、CT
• 横断、无影像重叠 • 1.常规CT扫描: • 泌尿系内部解剖(实质、集合系统) • 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 密度分辨率高 • 空间分辨率低于平片 • 2. 多排螺旋CT扫描: • 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 • 多平面重组及三维成像
• 注意事项:
• 肠道清洁、限制饮水、碘过敏试验、急救药物 • 过敏试验采用30%复方泛影葡胺1ml 注入静脉,15 min后询问患
者有无异常感觉,无异常则为阴性;如果出现口干舌燥、恶心、 呕吐、心慌、头晕等过敏现象。这时让病人放松并做深呼吸,一 般过敏症状会消失则检查可继续完成
常规法:
成人60%泛影葡胺20ml静脉注射 下腹加压阻断输尿管, 2分钟、15分钟、30分钟及解压后摄片
马蹄肾
马蹄肾
2.马蹄肾
两肾下极相互融合如马蹄状,肾轴向异常,肾盂 位于前方、肾盏指向后方
二、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像 (一)位置异常
肾下垂 • 位置 • 卧位 正常 • 立位 肾脏下移超过一个椎体的距离 • 输尿管长度正常
• 仰卧
肾下垂
(二)形态结构异常
1.集合系统形态结构异常
1)肾盂肾盏形态结构 异常
皮质期-30秒
髓质期-90秒
肾盂期-360秒
正常肾脏螺旋CT表现
皮 质
髓 质
• 输尿管:管壁 强化 • • 膀胱: 壁-充盈情况有关 •
输尿管
平扫 动脉期 延时期
泌尿系统
二、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像
三、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像 (一)位置异常
• 1、先天: 异位肾脏
•
马蹄肾等
• 2、后天-移位:
泌
尿
系
放中 射山 科大
学 张附 小属 玲一
院
统
泌尿系统影像诊断
• 内容 • 一、掌握腹部平片正常、病变的基本表现。 • 二、掌握静脉肾盂造影正常、病变的基本表现。 • 三、掌握泌尿系统CT正常、病变的基本表现。 • 四、掌握泌尿系统几种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结 • 石、结核、肾囊肿、肾癌、膀胱癌); • 五、检查方法的选择
右肾位于右下腹, 轴向异常
左侧胸腔异位肾
二、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像
(一)位置异常
马蹄肾:两肾下极相互融合如马蹄状,肾轴向 异常,肾盂位于前方、肾盏指向后方
• IVP:
• 1)轴线异常 两侧肾影靠近脊柱
•
下肾盏指向中线
•
长轴平行或呈倒‘八’字形
• • 2)肾影低位 • CT:两肾下极融合部横过主动脉前方
(二)、泌尿系造影
• 肾大盏:3个 • 肾小盏:10-14个,
短柱状 顶端呈杯口 肾乳头的突入
肾盂
肾小盏
实质低密 度?
肾大盏 实质
正常肾脏静脉肾 盂造影所见
大盏不分
(二)、泌尿系造影
• 输尿管: • 走行 腹膜后沿脊柱旁向前下行 • 宽径:3~4mm,波状(蠕动),光滑、整齐;
• 长约: 25cm,上端与肾盂相连。 • 分段、三个生理狭窄
正常表现
➢平扫
➢肾实质 呈中等均匀密度
➢
30~50HU
➢肾盂、盏 为均匀水样密度
➢肾窦 呈低密度(脂肪密度)
正常表现-平扫
中部 肾窦 肾门 内有 血管、 肾盂
实质:均匀软 组织密度
肾 窦
肾 门
增强表现
➢1ˊ:肾血管、肾皮质强化,皮髓质分界清楚 ➢2ˊ:髓质强化,类似或高于皮质,肾盂、肾盏 未强化 ➢5ˊ -10ˊ:肾实质强化减低,肾盂、肾盏、输尿 管强化明显
泌尿系统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
➢ 普通X线: ➢ 泌尿系造影: ➢ CT:
检查方法、正常表现 (一)腹部平片
• 1、方法 摄片前清洁肠道,
•
常规摄取仰卧前后位片摆位置
• 2、正常表现
腹部平片可以显示什么
正常表现
•位置:前后位上,脊柱两侧密度略高的肾影, 边缘光滑(T12~L3),左肾稍高; •大小:长3个腰椎(约12cm~13cm,5~6cm) •肾脊角:肾影的长轴自内上斜向外下,其与脊 柱在下方形成的角度称为肾脊角,正常为 15°~25°。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叠,不 易分辨。 •输尿管、膀胱-不能显示
• 膀胱 位置
• 形态、大小:与充盈状态密切,圆形、椭圆形
•
边缘光滑、子宫或前列腺压迹
• 位置:耻骨联合上缘
• 密度:均匀
•
• 输尿管 长25cm, • 脊柱旁下行。 • 三个生理狭窄 • 三段 • 密度均匀高密度
双侧 不对 称
膀胱
肾 输尿管
正常IVP表现
肾小盏 肾盂
膀胱 子宫 压迹
(二)、泌尿系造影
中上组肾盏变形、移位 弧形受压、距离加宽-
优势:判断泌尿结石位置,肾积水的情况; 对泌尿系占位性病变及炎症的诊断都有一 定的价值。
限度:不能显示实质
(二)、泌尿系造影
• 2、逆行肾盂造影
• 方法: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 • 适应症: 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良及不适合做IVP者 • 影像表现-同上 • 价值:不受肾功能影响(?),显示管腔内的解剖; • 限度: 不能显示实质、肾功能(?)
•
受压移位
•
肾下垂
二、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像 (一)位置异常
异位肾
• 低位起源 盆腔异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高位起源 血管高位所致
•
膈下、胸腔
• IVP: 一侧正常位置无肾显影
• 盆腔异位 常有-肾旋转失常、短输尿管
•
异位肾
右肾位于中线盆腔内, 肾盂扩张,轴向异常
异位肾
右肾位于右侧髂窝内, 肾盂扩张,轴向异常
异位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