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模拟电路》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应开设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未开设)课程之后,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系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是后续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于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要求列出章节名)
第一节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双极型晶体管
第四节场效应管
第五节晶闸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场效应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晶闸管的结构、
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重点掌握】:PN结特性及PN结方程;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了解】: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难点】: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五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甲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
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重点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
电路。
【了解】:放大的概念。
【难点】: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第一节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第二节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重点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
【难点】: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一节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
第二节差分输入级
第三节偏置电路
第四节中间级
第五节输出级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差分输入级;偏置电路;中间级;互补功放输出级。
【重点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电流源电路;复合管。
【掌握】:互补功放电路。
【了解】:有源负载。
【难点】:差分放大电路;微电流源电路;复合管;互补功放电路的图解法分析。
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一节频率响应的概念
第二节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频率响应的概念;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重点掌握】:频率响应的概念: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晶体管混合π型等效电路。
【掌握】:波特图;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应。
【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难点】:晶体管混合π型等效电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一节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负反馈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第四节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6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反馈的概念与分类;负反馈的基本类型;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重点掌握】:反馈的分类与反馈类型的判断;负反馈一般表达式;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掌握】:反馈的概念;负反馈的基本类型。
【难点】:反馈类型的判断;反馈的方框图分析;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第一节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
第二节运算电路
第三节有源滤波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6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运算电路;有源滤波电路。
【重点掌握】:理想运放的性能指标及两个工作区的特点;比例运算电路;求和运算电路;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指数与对数运算电路;有源低通与
高通滤波电路。
【了解】:乘法与除法运算电路,无源滤波电路。
【难点】:理想运放两个工作区的特点;有源滤波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第一节振荡的概念
第二节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三节电压比较器
第四节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0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振荡的概念;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重点掌握】:正弦波振荡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压比较器。
【掌握】:非正弦波发生电路: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
【难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相位条件的判断;滞回比较器。
第九章直流电源
第一节直流电源概述
第二节整流电路
第三节滤波电路
第四节稳压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0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直流电源概述;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重点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与分析;滤波电路的原理与分析;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原理与分析。
【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
【难点】: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原理与分析。
制定人:王林炜
审定人:
批准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