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总结

27
面缺陷 Interfacial defects
外表面 晶界
小角度晶界 大角度晶界
界面
孪晶界 共格
相界
半共格
非共格 堆垛层错
对称倾斜
不对称倾斜 扭转
28
晶界特性
1) 晶界能量高,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
易于原子扩散,故新相易于在晶界处形核 杂质原子易于在晶界富集,导致晶界熔点低于晶内,加
热时晶界先熔化, 过热 晶界原子扩散速度高于晶内,且晶内腐蚀比晶内也快
R 4R
FCC
(3)致密度(K) K = V /V0
Atomic packing factor
V:晶胞中原子的体积
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的体积百分数。V0:晶胞体积
10
(4)配位数(CN) Coordination number
晶格中与任一原子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数目。
11
原子堆垛方式
三种常见晶格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矢量方向:表示位错的性质与取向,表示位错运动导致晶体滑移的方向; 矢量的模 ∣b∣:表示该位错畸变的程度(或称位错的强度),也可表
示该位错导致的晶体滑移的大小; 模的平方∣b∣2 :位错的畸变能与柏氏矢量的模的平方的大小成正比; 2) 守恒性: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具体途径无关; 3) 唯一性:一根不分叉的位错线具有唯一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的类型、
点缺陷的存在会阻碍位错运动,增加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抗力
26
位错的生成和增殖:位错源、增殖机理:Frank-Read resource
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位错
单位位错、全位错、不全位错(肖克莱不全位错、弗兰克不全位错)
堆垛层错
位错反应:几何条件、能量条件
bi bj
bi 2
2
bj
扩展位错: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一个堆垛层错
螺型位错的割阶和扭折部分均为刃型位错;因为都垂直于b
d d
cc
b
a
ab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25
位错的弹性性质:
应力场:刃型位错、螺型位错 弹性畸变能:正比于b2
位错的存在使晶体处于高能的不稳定状态,位错线有尽量变直和缩短其长度的趋势
作用在位错上的作用力:F=tb
位错上的线张力
t = Gb/2r r为曲率半径
溶解度有一定限度的固溶体称有限固溶体,组成元素无限互溶的固溶体 称无限固溶体。
只有组成元素原子半径、电化学特性相近,晶格类型相同的置换固溶体, 才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而间隙固溶体都是有限固溶体。
影响固溶度的因素: 晶体结构,原子尺寸、电负性、电子浓度
固溶体的主要性能——固溶强化!
产生原因:是溶质原子使晶格发生畸变及对位错的钉扎作用,阻碍了 位错的运动。
32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晶界及晶粒位向差的影响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细晶强化!
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
单相固溶体——固溶强化
多相合金——弥散强化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产生强化的原因!
33
冷变形
加热
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概念,在每个阶段材料组织以及力学 和物理性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17
晶体缺陷
点缺陷 point defects 线缺陷 linear defects 面缺陷 Interfacial defects
18
点缺陷 point defects
空位 间隙原子
肖脱基空位 弗兰克缺陷
热平衡点缺陷
置换原子
在一定温度下具有
改变外部条件
一定的平衡浓度
过饱和的点缺陷
CNn AexpkETv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 1、金属的预先变形度: 2、金属的纯度 3. 原始晶粒尺寸 4.第二相粒子 5、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
36
• 再结晶完成后,若继续升高加热温度 或延长保温时间,将发生晶粒长大, 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
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变形称为冷加工 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变形称为热加工 热加工:在加工变形的同时产生加工硬化和动态回复与再 结晶,并且热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很快被回复再结晶产生 的软化所抵消,所以热加工体现不出加工硬化现象。
{11}1 :(11)、 1(11)1、 (111)、 (11)
立方晶系常见的晶向为:
100:[10]、 0 [01]、 0 [00]1
110:[11]、 0 [10]、 1 [01]、 1 [110 ]、 [10]1、 [011] *2
111:[11]、 1 [11]1、 [111]、 [11]
6
34
回复阶段退火的作用: ➢ 提高扩散 ➢ 促进位错运动 ➢ 释放内应变能
回复退火产生的结果: ➢ 电阻率下降 ➢硬度、强度下降不多 ➢ 降低内应力
35
• 再结晶消除加工硬化 • 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相变过程,
再结晶前后新旧晶粒的晶格类型和成分完全相同。
• 再结晶不是一个恒温过程,它是自某一温度开始,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 续进行的过程,发生再结晶的最低温度称再结晶温度。
相(Phase):是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相同晶体结构,成分和 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显微组织(microscopic structure): 实质上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中 各相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的组合。
14
根据结构特点
固溶体 Solid solution
相 phase
基本概念
2
晶体结构
3
1 晶体学基础
基本概念
(1)晶格
(2)晶胞 (3)晶格常数
(4)晶系
7种晶系,14种布拉维点阵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的区别?
4
2 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标定!!!
确定步骤: A:确定原点,建立坐标系,过原点作所求晶向的平行线, B:求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值并按比例化为最小整数,加方括弧,形式 为[uvw]。
当外力在某一滑移系中的分切应力达到 一定临界值时,该滑移系方向首先发生 滑移,该分切应力称为临界分切应力
临界分切应力 t Fcos cos
A
31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孪生与滑移的主要区别
1 孪生通过晶格切变使晶格位向改变,使变形部分与未变形 部分呈镜面对称;而滑移不引起晶格位向改变。 2 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而滑移时滑移 面两侧晶体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3 孪生所需要的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变形速度大得多
3) 刃:滑移方向与位错运动方向一致,螺:滑移方向与位错运动方向垂直;
4) 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与b一致;位错滑移后,滑移面两侧晶体的相对位移与柏氏 矢量一致。 5) 对螺型位错,还存在交滑移和双交滑移。
攀移:只对刃型位错而言,通过原子或空位的扩散来实现的
23
24
位错的交割
特点
扭折 割阶
刃型位错的割阶部分仍为刃型位错(垂直于b),而扭折部分则为 螺型位错(平行于b);(由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取向关系确定)
间隙 interstices tetra octa
12
Characteristics of BCC, FCC and HCP structures
13
3 合金相的晶体结构
合金(Alloy):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经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Component):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通常组元就是组 成合金的元素,也可以是稳定的化合物。组元间由于物理的或化学的相 互作用,可形成各种相。
2) 晶界原子排列不规则,且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空位和位错等
对位错运动起阻碍作用,从而提高强度和硬度
3) 晶界的长大和晶界的平直化会减少晶界面积和晶界能量。
需要在高温下原子扩散才能实现
29
材料的变形
塑性变形的方式:主要通过滑移和 孪生、还有扭折。
•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 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u
v
k1l2 l1 h 2
l1k 2 h1l2
w h1 k 2 k 1 h 2
与晶带轴计算相同
8
2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中的原子键为金属键,不具方向性,因此,对最邻近原子数和位 置无限制,通常大部分金属都具有大的最邻近原子数和原子堆垛密度。
体心立方结构(BCC) body-centered cubic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特点
混合位错
螺型位错: 不存在一个多余半原子面 位错线与b平行,滑移面可以多个 只有切应变
20
判断位错的正负


型 正
位 错 线
氏 矢 量

右手法则
直角坐标
b
b
正• 负×
刃型位错
b
b
右左
螺型位错
21
伯氏矢量的特性
1)物理量:是一个反映位错周围点阵畸变总积累的物理量。 位错是柏氏矢量不为零的晶体缺陷。
置换固溶体 Substitutional solid solution
间隙固溶体 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
正常价化合物
中间相
Intermediate phase (金属间化合物 Intermetallic compound)
电子化合物 尺寸因素化合物
基本概念!!
15
固溶体的溶解度:是指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
•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 所发生的切变。
30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滑移变形的特点 :
⑴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临界分切应力! ⑵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⑶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⑷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5) 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的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