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电弧焊焊接操作要点
摘要:手工电弧焊虽然是最早的焊接工艺方法,但因其设备简单,对作业环
境要求极低,仍然一直是焊接制造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焊接工艺方法。
但也因其自
动化低,现操作工人对其熟练掌握的却越来越少,本文主要对手工电弧焊操作要
点进行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手工电弧焊;操作要点
引言
焊接作业主要包括焊接前检查准备,焊接过程中操作作业,焊接后检查处理。
1 引弧
引弧电弧焊开始时,引燃焊接电弧的过程称为引弧。
引弧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类:1)不接触引弧是指利用高频电压使电极末端与焊件间的气体导电产生电弧。
焊条电弧焊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2)接触引弧引弧时先使电极与焊件短路,再拉
开电极引燃电弧。
根据操作手法不同又可分为敲击法和划檫法两种。
敲击法:使
焊条与焊件表面垂直地接触,当焊条的末端与焊件的表面轻轻一碰,便迅速提起
焊条并保持一定的距离,立即引燃了电弧。
操作时焊工必须掌握好手腕上下动作
的时间和距离。
划擦法: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件,然后将焊条在焊件表面划擦一下,当电弧引然后趁金属还没有开始大量熔化的一瞬间,立即使焊条末端与被焊
表面的距离维持在2 --- 4mm的距离,电弧就能稳定地燃烧。
如果发生焊条和焊
件粘在一起时,只要将焊条左右摇动几下,就可脱离焊件,如果这时还不能脱离
焊件,就应立即将焊钳放松,使焊接回路断开,待焊条稍冷后再拆下。
3)应用:由于引弧端温度较低,熔深较浅,易产生未焊透。
酸性焊条接引弧时可稍将电弧
拉长,对坡口根部进行预热,然后压低电弧进行正常焊接。
碱性焊条则由于药皮
特性对根部熔透有利,不需采用酸性焊条的引弧方式,但不要直接引弧,应在坡
口前端一距离引弧后,迅速拉回起焊端,并压低电弧进行焊接。
2 运条
运条焊接过程中,焊条相对焊缝所做的各种动作的总称为运条。
运条包括沿
焊条轴线的送进、没焊缝轴线方向纵向移动和横向摆动三个动作。
1)运条的基
本动作。
焊条沿轴线向熔池方向送进使焊条熔化后,能继续保持电弧的长度不变,因此要求焊条向熔池方向送进的速度与焊条熔化的速度相等。
如果焊条送进的速
度小于焊条熔化的速度,则电弧的长度将逐渐增加,导致断弧;如果焊条送进的
速度太快,则电弧长度迅速缩短,焊条未端与焊件接触发生短路,同样会使电弧
熄灭。
焊条没焊接方向的纵向移动,此动作使焊条熔敷金属与熔化的母材金属形
成焊缝。
焊条的横向摆动。
焊条横向摆动的作用是为获得一定宽度的焊缝,并保
证焊缝两侧熔合良好。
其摆动幅度应根据焊缝宽底与焊条直径决定。
横向摆动力
求均匀一致,才能获得所要求的焊缝宽底和速度的焊缝。
正常的焊缝宽度一般不
超过焊条直径的2--5倍。
2)焊缝的起头:焊缝的起头是指刚开始焊接处的焊缝。
这部分焊缝的余高容易增高,这是由于开始焊接时焊件温度较低,引弧后不能迅
速使这部分金属温度升高,因此熔深较浅,余高较大。
为减少避免这种情况,可
在引燃电弧后先将电弧稍微拉长些,对焊件进行必要的预热,然后适当压低电弧
转入正常焊接。
3 焊缝的接头
后焊焊缝与先焊焊缝的连接处称为焊缝接头。
由于受焊条长底限制,焊缝前
后两段的接头是不可避免的,但焊缝的接头应力求均匀,并防止焊缝接头处过高、脱节、宽窄不一致等缺陷。
焊缝的接头情况以下有四种:1)中间接头:后焊的
焊缝从先焊的焊缝尾部开始焊接,要求在弧坑前约10mm附近引弧,电弧长度应
比正常焊接时略长些,然后回移到弧坑处,压低电弧并稍作摆动,再向前正常焊接。
这种接头方法是使用最多的一种,适用于单层焊及多层焊的表层接头。
2)
相背接头:两焊缝的起头相接,要求先焊缝的起头略低些,后焊的焊缝必须在前
条焊缝始端稍前处起弧,然后稍拉长电弧将电弧逐渐引向前条焊缝的始端,并覆
盖前焊缝的端头,待焊平后,再向焊接方向移动。
3)相向接头:这是两条焊缝
的收尾相接,当后焊的焊缝焊到先焊的焊缝收弧处时,焊接速度应稍慢些,待填
满先焊焊缝的坑后,以较快的速度再略向前焊一段,然后熄弧。
4)分段退焊接
头:这是先焊焊缝的起头和后焊的收尾相接,要求后焊缝焊至靠近前焊焊缝的始
端时,应改变焊条角度,使焊条指向前焊缝的后端,拉长电弧,待形成熔池后,
再压低电弧,往回移动,最后返回原来熔池处收弧。
接头连接的平整与否,与焊
工的操作技术有关,同时还与接头处温度高低有关。
温度高,接的越平整。
因此,中间接头要求电弧是断时间要短,换焊条动作要快。
多层焊接时,层间接头要错开,以提高焊缝的致密性。
除焊缝中间接头时可不清理焊渣外,其余接头前,必
须先将需接头处的焊渣清除掉,否则接不好焊缝的接头,必要时可将需接头处先
打磨成斜面后再接头。
4 焊缝的收尾
焊缝的收尾是指一条焊缝焊完后如何收弧。
焊接结束时,要做好焊缝的收尾。
收尾时还要维持正常的熔池温度,以利于焊缝的接头。
收尾方式有多种,常用的
有反复断弧收尾法、划圈收尾法、回焊收尾法以及转移收尾法等。
对于单面焊双
面成形,焊缝的收尾则主要采用反复断弧收尾法和回焊收尾法。
这种小反复断弧
法一般用于酸性焊条的焊缝收尾,回焊收尾法则多用于碱性焊条的焊缝收尾,如
果将电弧突然熄灭,则焊缝表面留有凹陷的弧坑,降低焊缝收尾处的强度,并容
易引起弧坑裂纹。
若收尾时快拉断电弧,则液体金属中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还容
易产生气孔等缺陷。
为克服弧坑缺陷,可采用下述方法收尾:1)反复断弧收尾法:焊条移到焊缝终点时,在弧坑处反复熄弧、引弧数次,直到填满弧坑为止。
此方法适用于薄板和大电流焊接时的焊缝收尾,但不适于碱性焊条的收尾。
2)
划圈收尾法:焊条移到焊缝终点时,在弧坑处作圆圈运动,直到填满弧坑再拉断
电弧,此方法适用于厚板的收尾。
3)转移收尾法:焊条移到焊缝终点时,在弧
坑处稍作停留,将电弧慢慢抬高,再引到焊缝边缘的母材坡口内。
这时熔池会逐
渐缩小,凝固后一般不出现缺陷。
适用于更换焊条或临时停弧的收尾。
结束语
以上结合手工电弧焊操作过程,对手工电弧焊的起弧、运条、收尾等作业过
程和要点进行了简要描述,具体仍需要在具体操作中不断体会,提高操作技能,
保证产品焊接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晋宜. 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培训要点[J]. 热加工工艺, 2011, 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