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行为安全管理制度

作业行为安全管理制度

作业行为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引用文件
4.职责
5.违章的分类
6.标准
7.督察与纠正
目录
1
1目的
为了推进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消除各种违章违纪现象,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
项目部现场各区域作业人员行为的规范。

3引用文件
4职责
4.1项目部经理批准项目部行为规范化管理标准补充规定,并组织实施、检查和考核。

4.2项目部安监部门负责制定项目部行为规范化管理标准补充规定,参加对违章人员的查处。

4.3项目部人力资源部门参加项目部反违章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的制定和对违章人员的查处。

4.4各部门(单位)负责制定本部门(单位)行为规范化管理标准补充规定,负责对本部门(单位)违章人员的查处。

4.5各级领导要身先垂范,遵守行为规范,并抓好所辖部门行为规范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

全体员工言行应遵循行为规范,共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4.6员工的主要职责包括:
1)自主研究人员行为规范;
2)在各项作业活动中自觉遵守人员行为规范;
3)对照人员行为规范,自发检查符合性,自发纠正不规范行为;
5违章的分类
5.1从生产活动的组织与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及领导原因来区分,违章可分为功课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指挥性违章三类。

1)功课性违章:指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违反职业健康平安生产法规、标准、《XXX平安生产管理办法》、《电力建设平安工作规程》和保证平安施工的规章制度及措施的一切不平安行为。

2)装置性违章:指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设施及工器具,不符合XXX安全
2
生产管理办法》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技术规程、标准、规范和保证人身安全的各项规定及技术措施要求,不能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切状态。

装置性违章的责任人是管理人员、设备(或设施)的主人或直接领导。

3)指挥性违章:指各级领导直至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违反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法规、《XXX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其他技术规程、规范、条例和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进行组织与指挥的行为。

5.2从违章者本人的安全技术素质与思想心理、惯等因素区分,违章可分为惯性违章和偶然性违章。

6标准
6.1作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言语礼貌、举止文明。

6.2进入厂区和施工现场必须在指定场所吸烟。

6.3进入现场要按《安规》相关规定统一着工作服。

6.4进入施工生产区域作业,必须严格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6.5在施工生产区域内不准赤脚、赤膊,进入生产现场不准穿露脚趾鞋、高跟鞋、裙子等。

6.6从事特种功课人员,必须经平安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功课操作证》上岗,严禁无证违章功课。

6.7凡在生产区域内从事生产功课、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应自发执行各项平安生产法规、制度和平安规范,增强平安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落实“四不伤害”准绳,严禁“三违”现象。

6.8作业前,应认真分析作业风险及执行防范措施;作业时,应集中思想,严禁嬉戏打闹和串岗、离岗、睡岗。

6.9现场功课活动前,必须核对功课区域、装备名称和编号,检查确认系统、装备的现有状态,防止走错间隔、误操作和不平安事件的发生。

6.10不准操作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开关按钮。

不得擅自动用与工作无关的机电设备和专用器材。

停电、停机进行设备检修时,必须在开关柜上挂贴“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检修的设备上挂“有人工作”牌;检修完毕,恢复安措后终结工作票。

6.11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巡视设备,仔细观察仪表异常变化,认真记录运行数据,做到不漏巡、漏检、漏记。

6.12在有可能引发触电伤害的功课活动前,必须做好系统或装备隔离措施,执行好“先
3
验电、后作业”原则。

6.13现场的缺陷处理和装备检修,都应严格执行“二票三制”,保证无论白天或晚上消缺,至少一人监护。

6.14现场作业时,工器具、设备零部件实行“三不落地”和定置管理,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工作结束后,做到工完场清。

6.15进入功课区时,必须观察前后、左右及上下环境,遵守警示标牌提示,禁绝双手插入衣裤袋内。

6.16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严禁低挂高用。

6.17登高必须双手扶梯攀登,不得手持工件攀爬,所带物品必须装袋或扎牢,防止坠落伤人。

6.16明火作业严格遵守“动火票管理制度”,办理动火工作票,设立监护人,作业地点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场所动火,须严格执行“先监测、后监护、再动火”原则。

6.19起重功课必须遵守“起重十不吊”规定,不得在吊运物体下站立、行走。

6.20多人协同功课时,如起重功课、立体交叉功课等,必须由班组长或指定有操作经验的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6.21生产区内主要道路、生产区域平安通道和消防通道必须保持通顺,严禁擅自占用;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和厂内机动车必须遵守限速规定。

6.22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按指定路线和规定车速行驶,并配备押运员。

6.23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保证作业场所通风,不得使用不合格原料。

6.24任何人禁绝擅自拆除各种装备的平安防护装置和应急设施。

6.25在狭小空间或内工作时必须加强通风,并有人监护,防止窒息、中暑、触电等事故发生。

6.26冬季严禁用电灯泡、电炉和明火取暖。

因工作需要使用明火炉、电加热器的,必须经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6.27现场功课人员严禁酒后上岗工作。

6.28垃圾自觉分类投放,集中处理。

6.29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或设备事故时,在场人员要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并保护好现场、积极参与救援和自救。

4
6.30任何人都有责任及时制止违反平安规章、平安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现事故隐患、事故苗子必须立刻向有关领导报告。

6.31外来人员进入施工区参观必须征得批准。

带领参观的部门,应负责落实对参观者的安全穿戴要求,告知安全保护要领,并对其安全负责。

6.32(承)分包单位应在入场前提交有关资料供审查,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办理相关入厂手续接受入场前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按照公司文件规定和合同约定,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现,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各自安全责任并严格履行。

6.33(承)分包单位所配备的从业人员应满足所承接项目的专业需求,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6.34(承)分包单位员工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配置的安全工器具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按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6.35(承)分包单位内部开展反惯性违章活动,制止违章作业,执行发包单位的安全文明生产各项规定。

7督察与纠正
7.1各部门应把反违章作为平安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反对以罚代管,或只管不罚。

加强平安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平安意识和“四不伤害”能力。

7.2违章应坚持做到实事求是,严格按规定处理。

7.3无论因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或是指挥性违章发生的未遂事故都应与事故同样重视,都应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教育相关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纠正预防措施。

7.4对安全设施、装备等不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无安全施工措施或未经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并向上级报告。

7.5施工中虽然已有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但领导未予以安排实施,产生的装置性违章演变为指挥性违章。

指挥性违章的责任者是指挥者本人,但作为下属,明知是违章指挥而未抵制,也应负同等责任。

7.6班组自查自纠及成员间及时发现并纠正的违章可不考核,但班组应作记录。

7.7对屡次违章人员或违章性质恶劣(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的,如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无证操作机动车辆、机械,电气作业前不验电、不挂接地等)的人员可处以数倍到数十倍的处罚,但不得超过个人月工资收入的20%,同时对直接责任者是本公司员工的给予试岗3个月处理,如果直接责任者是(承)分包单位人员责令其退出施工
5
现场。

对继续工作有碍安全的行为,如酒后上岗、未戴安全帽进现场等,应立即停止其工作,责令其离开现场。

7.8对发现违章作业不纠正、不制止者,以及违章作业人员所在班组的班组长,与违章者等同对待,进行责任追究。

7.9落实反违章责任制,班组内有严重违章人员试岗的,组长试岗1个月;在一个季度内,一个班内有二个组长试岗(包括同一小组重复发生违章的),班长试岗1个月;在同一现场的一个专业公司内有二个班长试岗时,或者是由项目部工程管理部管理的(承)分包单位人员中有3人因严重违章被责令退出施工现场的,该专业公司在现场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是工程管理部专业经理试岗1个月。

如三个月内违章未获得根本扭
转,划分给予班组长撤销职务处分,专业公司现场主要负责人(工程管理部专业经理)在项目部有关会议上“说清楚”。

7.10对严重违章(包括屡教不改的违章人员)可由所在专业(公司)、部门或安全监察部门安排离岗进行安全培训研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离岗培训研究期间给予离岗待遇。

7.11违章人员应三天内在班组进行“说清楚”,“说清楚”的内容为违章情况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本人对违章错误的认识、改正措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