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学会观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学会观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学会观察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要仔细寻找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观察要按照一定的进展。

,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观察工具。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一物体时,他用的是“16×〞的目镜和“40×〞的物镜,那么物像放大了倍。

3.显微镜的使用顺序为取镜和安放、、和。

4.在使用单筒显微镜时,甲生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那么他使用显微镜时,应〔〕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C.两眼张开,用左眼观察D.两眼张开,用右眼观察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要将标本快速分开物镜,应调节显微镜上的;调好显微镜发现视野太暗应调节显微镜的。

2.取用和安放显微镜时要注意,一手握,一手托,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厘米处。

3.用低倍镜观察某装片时,假设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挪动装片,异物并不挪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

这异物可能在。

4.研究生物学的最根本方法是〔〕5.显微镜的反光镜的作用是〔〕A.将物体放大,使人看到放大的物像C.能使镜筒上升或者下降,并调节焦距,调节视野的明晰度D.支持显微镜,并使显微镜稳定6以下是李明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其中看到红细胞最小的是〔〕×,物镜10××,物镜10××,物镜40××,物镜40×7.为了观察一朵花子房里的胚珠,应〔〕A.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B.用手将子房掰开,再观察里面的胚珠C.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D.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30分钟训练(稳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观察蚯蚓在纸上运动比在玻璃上运动是快还是慢的方法是。

2.判断对错:显微镜是生常用的仪器,对其操作不必太标准。

()3.判断对错: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该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调节准焦螺旋。

()4.判断对错: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 5.判断对错: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6.以下镜头的组合中,时视野内所看到的物像最大()A.目镜5×,物镜4×B.目镜10×,物镜4×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6×,物镜10×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目镜5×、物镜10×,第二次换成目镜为10×、物镜为45×,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状况与第一次相比发生的变化是〔〕A.视野亮,细胞数目增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减少C.视野亮,细胞数目减少 D.视野暗,细胞数目增多8.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将装片向左上方挪动,以使观察目的移到视野HY,那么该目的物体在原视野的〔〕9.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第一次选用10×物镜和12×目镜,第一次物像是第二次物像的倍,假设第二次观察时物镜不变,请问这次观察用的目镜是〔〕××××10.五位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到达最大亮度;乙观察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发现目镜脏了,用手将其擦净;丁已使用低倍镜找到细胞了,但感觉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使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用高倍镜希望能看到细胞A.甲、乙、丙B.乙、丁C.乙、丁、戊D.乙、戊“F〞,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能说出他看到的“F〞将是怎样的吗?为什么?12.用以下四台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请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台号目镜物镜1 10×40×2 5×8×3 15×10×4 16×45×(1)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号,原因是。

(2)观察到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号,原因是。

13.以下列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图,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将各构造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11,B12,B13,B14。

〔2〕对光时,先转动使低倍对准,然后调节使内出现白亮的视野。

〔3〕某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由于观察到的物像太小,她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提示:该同学的显微镜盒里,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镜头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1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观察要全面、细致。

试观察下面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细线在盆的上面吊一只死昆虫,然后将青蛙放入盆中,观察青蛙的反响;挪动昆虫,再观察青蛙的反响。

参考答案: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思路解析: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不能毫无目的地随意观察。

并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展,以便保证观察的全面。

答案:目的顺序2.思路解析:显微镜利用的是光学原理,它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倍数与目镜的倍数的乘积。

答案:光学仪器;6403.思路解析:显微镜的使用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展。

正确的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焦。

答案:对光;安放装片;调焦4.思路解析:平时讲的用眼观察显微镜下的物像时,两眼都睁开,左眼观察,右眼、右手准备画图。

但是此人惯用左手写字,因此他就与众不同了,应是两眼张开,用右眼观察,左眼把看到的物像用左手画下来。

这样比较方便。

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思路解析:显微镜中的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能使标本快速分开物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假设视野太暗,应调节反光镜使凹面镜对准光源。

答案:粗准焦螺旋;反光镜2.思路解析:使用显微镜要操作标准。

取镜和安放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10厘米处。

这样可以保证显微镜不至于滑落到地上,不会影响实验其他操作的进展。

答案:镜臂;镜座;103.思路解析:显微镜视野内的异物,很可能在目镜上、物镜上或者装片上。

题中已经告诉挪动装片和转动物镜都不动,那就说明异物在目镜上。

答案:目镜上4.思路解析: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根本方法。

观察时我们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特点及特征的根本方法,实验法是研究生物现象的根本方法。

答案:A5.思路解析:此题考察显微镜各构造的作用。

选项里面将物体放大,使人看到放大的物像是目镜和物镜的作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是反光镜的作用;能使镜筒上升或者下降,并调节焦距,调节视野的明晰度是准焦螺旋的作用;支持显微镜,并使显微镜稳定是镜座的作用。

答案:B6.思路解析: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无论是什么细胞都是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但是细胞越小。

四种组合中A项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红细胞也最小。

答案:A7.思路解析:胚珠在子房里,肉眼可以看到,不用显微镜观察,但是要想观察到胚珠,应该是纵向剖开观察效果比较明显。

答案:D30分钟训练(稳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思路解析:观察法是到自然环境中实地观察。

实验法是通过各种实验来研究的方法。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2.思路解析:做实验用的仪器操作要标准,显微镜的操作也不例外。

答案:×3.思路解析:当显微镜视野变暗以致影响观察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调大光圈或者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这样就使得进入镜筒的光线增多,视野变亮。

答案:×4.思路解析:显微镜的使用中“先降镜筒看物镜,再升镜筒观视野〔目镜〕〞,因此下降镜筒时要看着物镜,否那么的话很容易使物镜碰到装片,损坏物镜。

答案:×5.思路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找到明晰的物像后移到视野HY,再换用高倍镜,调一下细准焦螺旋即可。

答案:√6.思路解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及不同倍数显微镜下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不同,在视野里看到的情况也不一样。

一般地说,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的范围越大。

所看到的物像越小。

相反,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所看到的物像越大。

要在视野里看到的细胞最大,就要用放大倍数最大的显微镜。

根据这四个选项,目镜16×和物镜10×的乘积最大,符合此题意。

答案:D7.思路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到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大,在同样大小的视野内,细胞数目会越少,反之会越多。

同样的道理,进入显微镜中的光线平均分配到标本中每一个洋葱表皮细胞上,放大倍数越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进入眼中的光线也就越强,视野较亮,反之就较暗。

此题第二次比第一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放大倍数高,视野应该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答案:B8.思路解析: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题中已告诉将装片向左上方挪动,能使物像移到视野HY,说明物像向右下方挪动就能到视野的HY。

这就说明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

即“像偏装片同向移〞。

答案:A9.思路解析:此题看着很费事,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考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第一次放大了120倍,第二次只知道物镜是10倍,不知道目镜是多少,但是知道第一次物像是第二次物像的倍。

假设此次目镜是X倍,那么据题意可列出方程:120=10X×,可求出X=5。

答案:C10.思路解析: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要标准。

对光时视野内到达白亮即可,太亮的话会刺眼;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睁开,左眼注视目镜;镜头脏了要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不能用手、卫生纸、纱布等来擦拭;观察细胞时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后移到视野HY,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不能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

答案:B11.思路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清楚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

答案:是倒着的“F〞。

因为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

12.思路解析:在显微镜下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小的。

要想细胞面积最大,应是细胞个数最少,此时显微镜下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大。

答案:〔1〕2视野范围一样的条件下放大倍数最小,细胞数目最多〔2〕4视野范围一样的条件下放大倍数最大,细胞数目最少,细胞面积最大13.思路解析:此题考察显微镜各构造的作用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不能光背那四个步骤,详细的怎样操作都要清楚。

如题中,当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展对光时,应该转动显微镜的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假设光线还暗,应该检查遮光器,使用大光圈,使目镜内出现白亮的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