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衰竭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查房

肾衰竭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查房

MICU护理查房记录表
科室: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20xx年5月
一、胸片示:双肺间质性渗出,并胸腔积液。

疾病知识的相关介绍
肺孢子菌肺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肺孢子菌肺炎
PCP是由肺孢子菌 (Pneumocystis jiroveci)引起的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PCP多发生于器官移植者、接受放化疗者、肿瘤和HIV感染者等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

近年来,随着各类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尤其是非艾滋病相关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PCP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而且有报道发现非AIDS免疫抑制宿主中的感染相对HIV感染者病情更容易恶化,常出现呼吸衰竭,抢救不及时预后差。

临床特点
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干咳、发热、消瘦、纳差和进行性呼吸困难,监测血氧饱和度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肺部听诊以干性啰音为主,肺部听诊无啰音也不少见,临床呈现症征分离现象。

如出现明显湿性啰音时,需高度警惕合并其他感染;尤其在AIDS患者中,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常常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感染。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可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升高以及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升高等。

其中乳酸脱氢酶被发现在PCP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故常用于PCP诊断的辅助参考指标在PCP诊断的金标准为从呼吸道标本检出肺孢子菌。

临床治疗
病原学治疗
目前针对治疗PCP常用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 (SMZco)、喷他脒、氨苯砜等治疗方案首选SMZco,疗程为3周,SMZco治疗AIDS患者合并PCP的有效率为70%~80%。

PCP病情常进行性加重而引起呼吸衰竭,临床上对于病史和影像学符合PCP表现的患者,需尽快经验性给予SMZco治疗而不应等待病原检测结果。

SMZco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药物过敏、肝功能损害、血钾升高和肾功能损伤等。

需注意的是,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用药之后的1~2周,患者年龄>34岁以及每日服用SMZco剂量≥16 mg/kg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常因不良反应、耐药性以及禁忌证等原因,导致无法使用该药,此时可选择替代药物,如克林霉素等。

激素的使用
除外PCP常规治疗外,对于中重度PCP患者,提倡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病情预后。

PCP患者呼吸衰竭多因肺间质炎症导致,以I型呼吸衰竭、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使用激素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肺间质炎症渗出、减轻纤维化以及改善肺换气功能,但需要注意相关不良并发症。

但有研究表明,使用激素可以降低住院患者33%的病死率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病死率。

当动脉血氧分压<70 mmHg时,若无相关禁忌证,建议在发病后尽早使用激素,并与病原学治疗同时进行。

推荐方案为甲泼尼龙40 mg,每日2次,持续5 d;40 mg,每日1次,持续5 d,随后20 mg/d持续治疗至21d。

此外,对于治疗重症PCP,除提倡使用激素外,在排除气胸等禁忌症情况下必要时建议辅以机械通气以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