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参考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有四个;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有三个;1、方法论(实证主义);2、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3、具体方法和技术。

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四种。

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有五个;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向的其他社会单位。

社会调查(survey research),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其特征:1.系统的认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程序;2.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3.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4.要求直接从具体的调查对象获取信息;5.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研究等。

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及其特征:普遍调查(entire population survey),通常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的逐个进行调查(人口普查)普查的主要特点有四个;1、结论确定;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3、调查项目少;4、工作量大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个体中多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产品抽样检查)抽样调查的特点有三个;1、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2、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3、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概念: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社会研究中经常会探讨变量相互间的关系,因此人们有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

第二章选题与问题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确定研究题目;1、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要确定研究的角度;3、要确定题目的层次;4、要确定研究的目标。

选题过程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过程。

选题的标准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标准。

选题的客观标准有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

在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选择研究题目的原则有三个1、重要性;2、新颖性;3、可行性。

新颖性又称“创造性”或“创新性”等,是指研究题目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选题客观标准中“新颖性”体现在四个方面;1、研究领域的新颖性;2、研究视觉的新颖性;3、研究内容的新颖性;4、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可行性是指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

选题客观标准中“可行性”原则包括五个方面;1、研究人员的可行性;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组织体系的可行性;4、物质条件的可行性;5、社会可行性。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1.从现实生活中寻找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一、调查课题的类型1.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研究•社会分层与各阶层特征研究•经济地位与社会网络资源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汽车市场调查•--理论性课题指的是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力量假设的课题。

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应用性课题指的是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其关注点主要在于迅速了解现实、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成因,提供政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2.自选课题与委派课题•--自选课题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研究者本人,因而研究者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决定性。

•--委派课题的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涉及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工作部门。

研究者通常不存在选择的问题。

•研究课题的明确化:所谓课题的明确化(focus the problem),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含糊清楚•宽泛具体集中•(容易入手,但不深刻)• 2.方法(环保问题研究)(1)缩小问题的研究范围•A、时间上限制如:当代-----研究•B、地理上限制如:西部-----研究•C、内容上限制加“限制词语”•犯罪问题→青少年→特点(原因)研究•影响因素→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2)清楚陈述所研究问题第三章:研究设计①实地研究的概念a.实地研究就是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以观察和访谈的方式,理解和解释现实生活的研究方式b.实地研究来源于人类学c.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所谓实验研究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阐明实验研究法的真正,我们需要搞清假设、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而进行研究。

实地研究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比较真实和深入的研究资料研究方式的分类:● 1.社会调查● 2.实地研究● 3.文献研究● 4.实验研究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趋势研究;2、同期群研究(亦称队列研究);3、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

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亦称队列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分析单位: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为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注意:并非调查对象、研究内容或研究主题。

五种类型的分析单位:个人、组织、群体、社区、社会产品和社会事件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指的是研究者用一种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如以城市为分析单位研究犯罪问题时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犯罪率高”有人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这是错误的.因为调查资料是以城市为单位收集来的,对他必须用城市特征而不能用群体特征来解释,如果以群体特征来解释犯罪率则应以群体为单位进行调查,分别调查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然后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简化论(reductionism):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例如,一个研究者认为,人的个性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原因;如果一个国家中的个人具有看重成就的个性,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发展。

第五章抽样抽样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学。

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类;1、非概率抽样;2、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最大的差别是,概率抽样能比较精确地估算出抽样误差,根据被抽出的少数对象的情况,便可以对全体对象的情况进行推论;而非概率抽样则无法估算抽样误差,亦无法对全体对象进行推论。

样本不能独立于总体而存在。

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研究总体和目标总体。

一般说来样本只能推论目标总体,而非研究总体。

一般说来,总体的情况或特征是未知的,由参数值来描述。

而样本的情况或特征是已知的,由统计值来描述。

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地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一般说来,它主要取决于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样本规模。

抽样的步骤有三个;1、设计抽样方案;2、抽取样本;3、评估样本。

非概率抽样方法有四种;1、方便抽样(又叫偶遇抽样);2、配额抽样;3、判断抽样(又叫立意抽样);4、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

方便抽样又称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来选取样本。

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其研究的目的或专家的判断来选取样本。

判断抽样经常被用于以下三种研究场景;1、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择特别能提供信息的独特个案;2、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很难以接近的特殊人群;3、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某种特殊个案类型,以便进行深入探究。

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是一种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有四种;1、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3、分层抽样;4、多段整群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是指研究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

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

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然后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每层中抽取样本元素。

如果先不考虑经费问题,那么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标准差。

• 1.抽样的概念总体、参数值、样本、统计值、抽样置信度、抽样单位置信区间、抽样框• 1. 总体(population)•总体通常与构成它的元素(element)共同定义;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总体中所包含元素的数目通常用大写字母N 表示.• 2. 样本(Sample)•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如从某省总数为12.8万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10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元素数目通常用小写字母n 表示.• 3.抽样(Sampling)•抽样是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4 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有时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是相同的.• 5. 抽样框(Sampling Frame)•抽样框也叫抽样范围是指一次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6. 参数值( Parameter )•也称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参数值时总体某一变量的平均数, 需要注意的是,参数值只有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才能得到.•7. 统计值(Statistic)•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统计值是从样本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参数值的估计量.比如样本平均数就是总体平均数的估计量.•按照习惯,参数值通常以希腊字母表示,而统计值通常以罗马字母表示.•参数值和统计值之间的区别是:参数值是固定不变的,唯一的,通常是未知的,而统计值是变化的,既对于同一个总体来说,不同样本的统计值是有差别的,对于任一特定样本来说统计值是已知的,可计算的,从统计值推论参数值,正是社会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8. 置信度(Confidence level)与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度也称为置信水平,它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置信区间指的是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置信区间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比如,从某一机关一万名干部中抽取200人为样本,调查其平均工资,若样本的平均工资为100元,那么总体平均工资落在95-105元这一区间的概率可能为96%(误差为±5元),落在90-110元这一区间的概率可能为99%(误差为±10元)可见,置信区间越大,既误差范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抽样的精确性程度就越低,反之,置信区间越小,既误差范围越小,抽样的精确性程度就越高.配额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区别•二者虽然都依据某些特征对总体进行分层,但二者的目的不同,抽样方法也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