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测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高中生物必修三训练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 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②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B. 组织水肿与①②③中积累过多的液体有关C.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Q不能向③中扩散D. B结构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乳酸2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LCQC. 血液中的N&CQ过多时,就与H2CQ结合形成NaHCOD. PH的相对平衡只由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无关3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突触后膜兴奋B. 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C. 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 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4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B.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 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换D.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5.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B.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 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10.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B. 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C. 已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为:无机环境T 生物群落D. 湿地生态系统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因此被喻为“地球之肾”11.下面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A .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 C .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B .瓶内各种生物的6 .右图曲线①为某种群出生率,②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 值是A. c 点,死亡率最大的点B. a 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C. b 点,出生率最大的点D. c 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 7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 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D. 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 8.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然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 在B 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 在A 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D. C 期间的平衡状态与 A 期间和B 期间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关 9.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顶芽细胞分裂(浸泡浓A. 饭后血糖升高时,可以通过“刺激T 2 3 D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 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完成 H 过程C. 寒冷时,可以通过“刺激T A T C T 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 当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TA T S D ”,使手缩回12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 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13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A. 若细胞①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 主要是肝细胞B. 若细胞②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则靶细胞是垂体C. 若细胞③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电 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 若靶细胞是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将可能受 到来自血液的效应 B 细胞的攻击14. 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B.发生“生物入侵”时,外来物种的种群在新环境中一定呈“J ”型增长C.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减少甚至不使用农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口甲 乙冏丙 ■ TD.85%C.甲一►乙一►丙」>丁甲f 乙的是D. 赤潮的产生与富含无机盐的各种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密切相关15. 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⑤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C. 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 碳元素以CO的形式在①②③所组成的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4) c 细胞识别抗原而被致敏,它需要活化的 __ b 细胞分泌 和 (5)若该抗原为HIV ,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上图中的 胞,最终会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18. (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 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 A 、B C 、D 为调节物质):16•右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 ”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 ”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 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 B.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b 点后 种群数量C.当种群数量到达 e 点后,增长率为0D.阻止蝗虫数量增长应在害虫数量达到 c 点后才进行 b/: ! 0时间第U 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60分。

17. ( 12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 请回答有关问题。

抗原 ①a —Ab②胸腺\ 1 r ③ 骨髓 *■造血干细胞 *eId 凸►抗体抗原一抗体 (1) 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的是成熟的 ____________ 细胞。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 是 细胞。

在①过程中,a 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并将抗原 ________________ 给b 细胞。

(3) 图中③④⑤⑥过程属于 是过程。

图中b 指 抗原, 免疫。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反应特点 ,促进其分裂分化产生(填图中字母)细(1) 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___________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物质 ___________ (填 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机体的___________ 量。

(2) 图中物质 B 和C 依次是 ________ 、 _________ ;如果图中 ___________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 糖尿病。

(3) 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4 )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_____________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 水的平衡。

(5)当血液中激素 A 的含量过高时,会对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起 _________________ 作用,这种 调节机制称为 _____________ 。

19. (12分)下图表示某草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m 1 2 3):1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 意 _________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

2 豚草与其它植物相互争夺 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

调查 结果表明, __________ 具有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种优势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 来实 现的。

3 若豚草种群的起始数量为第二年的数量是有关神经E 下丘脑有 关 神 经1)1乙1■TA1相关组 织器官血糖浓度升高Bl ©血糖浓度降低肾上腺髓质年份 种名\、2001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3.0 2.0 0.4 0 0 灰绿藜3.22.81.71.30.620. ( 11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 、n 、川、w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l 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 图,其中a〜g 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 W 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川,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乙中,若 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 所摄入的全部能量,贝U B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图甲中营养级第一年的入倍,则在理想条件下,t 年后种群的数量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在右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5)豚草的花粉可引起某些人呼吸道过敏反应(过 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医学上认为,过敏反应是 指已免疫的机体 _________________ 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种 群 密 度m-23. 53.0 2.5 2.0 1.002 03 04a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 ,由营养级I、n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O(3 )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若图甲中营养级I、n、川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