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
摘要:在整个道路系统施工设计过程中,道路桥梁过渡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部分,其施
工优劣将对桥头跳车现象有着直接影响。

在道路桥梁的过渡段施工中,桥头跳车是极易出现
的问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合
理的施工方法以防止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发生的桥头跳车现象。

下面就对其进行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
前言: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的过渡段将对其舒适性及安全性产生重要的
影响,怎样对道路桥梁的过渡段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固过渡段质量,让车辆能够安全稳定,
是工程建设者需考虑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实际出发,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中所出现的
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设计的有效措施。

1道路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般来讲,桥梁建设位置是要高出水平面的,其地下水位也较高,地基土壤中含有大量
的水分,砂石中的孔隙比较大,抗剪能力相对较弱。

所以,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因为车辆荷
载作用出现沉陷的现象,致使桥头跳车。

在对台背施工的时候,往往都选用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来为台背进行填料,这些透水性
比较好的材料会让孔隙率过大,在施工中难以有效控制填料的压实密度,在长期使用中车辆
振动产生的荷载就会让路基沉降,从而发生桥头跳车事故。

在对道路及桥梁过渡段进行钻探的时候,施工人员往往根据自身认识来直观判断钻探次
数和位置,这就很容易出现钻探不够的情况,使施工人员不能正确的探清软地基的深度与范围,在对软地基进行处理计算时,选用的参数与实际的参数有差别,导致软地基处理设计不
符合相关标准,这就使大部分的桥梁搭板不能进行专项设计控制,从而出现桥头跳车情况。

在道路及桥梁过渡段施工中,道路与桥梁的施工顺序如果出现了差错,就会形成一个施
工条件差、填土比较多以及施工面非常窄的短暂作业段。

而且当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以及缺
少一些相应的压实机具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压实度就不容易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

当进
行分层压实施工的时候,由于压实厚度普遍过大,就不能对压实度进行准确的检测,以充分
反映出实际情况,也不能发现内部是否出现空洞。

而由于道路及桥梁的施工顺序出现错误,
就会让工期受到无限期的拖延,施工单位一旦为了利益而恶意抢进度,不根据规范进行施工,
就很容易导致台背回填松铺厚度控制不严格,台背的排水防护设置不完善的现象,给路基沉
陷留下了质量隐患,从而可能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2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
传统的公路建设和施工由于道路与桥梁分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交通建设,所以,二者分
别设计施工,它虽然保证了各自的施工质量,但是对二者的连接处没有重视起来,由于技术
和设计的冲突,使其成为事故高发路段。

为了切实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我国的公路交通
管理部门协同国家的其他政府机关通过对路况的调查取证,确定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主要
施工设计方法。

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设计主要有在道路和桥梁连接处设置搭板、改变台背的
回填方式以及采用过渡方式来加固道路路基等几种方式。

针对连接处出现的“跳车”现象,采用搭板设置是较为科学的,这样可以使柔性路堤产
生比较大的沉降,然后逐步的过渡到刚性的桥台上,从而可以避免连接处“跳车”现象的发生。

另外搭板施工方法施工程序简单、容易操作,且经济费用小,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它的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基本概况以及桥梁桩基的地质情况来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主要选用强度高、透水性好、压实快、摩擦角大以及可压缩性小的填料,例如
砾石、岩渣、砂砾等,而且填料级别的配比要适当。

同时在设计时设计师必须根据当地的气
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合理的选择回填材料,它能够有效地减少路面沉降的速率和幅度。

另外,
可以在路基上不加水泥稳定层,提高路堤的刚度,同时在道路与桥梁的衔接处设置一段的斜坡,从而减少刚柔突变与竖向变形.它可以降低路面与桥台的错台高度,避免或减少连接处“跳车”现象的发生。

当然,解决桥梁与路面连接之处的跳车现象的方法比较多,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与当地施工性质相互匹配的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该方法的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以便确
保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3道路桥梁的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交通部门《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路桥连接处最大容许
工后沉降为lOcm,且要求连续2—3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6ram,才能进行路面施工。

所谓GRS,就是土工合成加筋土,以下简称GRS。

GRS桥台结构把桩基础的刚性结构变
为土工合成加筋土的柔性结构,与桩基础的桥台结构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GRS桥台
施工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经济性;能有效消除由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桥头碰撞问题。

由于GRS桥台中基底表面铺设了GRS层,其GRS层构成了桥基础下的缓冲器,减小了由上层
结构转移到基础上的应力。

更重要的是,GRS桥台和过渡段路基将以同样的速度下沉,会减
小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在路桥过渡段填料中铺设加筋材料,可以增强路基强度,提高
路基刚度,显著减少路基本体的变形。

深层搅拌桩法就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比较新的地基加固方法。

长短逐渐过
渡的深层水泥搅拌桩的优点是:1)成桩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占地面积小,有效保护了施
工现场的周围环境。

2)可以加速施工,有效缩短固结时间,减少差异沉降。

它的缺点是,
与砂井和塑料板排水相比造价要高一些。

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一种新型的填筑材料。

EPs轻型材料的优点是:1)与普通
填土材料相比,属超轻质材料,用作软基上路堤填料可显著减少地基沉降和工后沉降。

2)EPS在自然条件下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因而在路基工程中使用具有一定的耐久性。

3)与大
多数土工技术相比,例如加筋土结构,EPS填料是比较经济的一种填料。

4)EPS材料不含破
坏臭氧层的物质。

5)EPS材料做成不同的密度。

在过渡段填料中使用EPS材料,可以显著减
小桥台背填料自身的压缩变形,并减小地基的竖向荷载以及台后填土对桥台结构的水平压力,减小填土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回填土的质量必须得到及时的监测,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要找到问题的关键,重新施工。

目前普遍采用的监测方法是超声监测机。

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是将桥台的基础设置在承
载力比较高的土层上,并且要对桥台基础进行布桩或者扩大基础等加固处理,该种施工手段
能够降低沉降的幅度,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回填位置必须进行及时的加固,处理不当在后
期的施工中可能随着软土的侵入而出现更大程度的沉降。

同时,需要为软基的固定留有足够
的时间,目前的施工单位为了提前工期,在软基没有固定好便开始下一项施工,它不仅降低
了软基的质量,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质量问题。

所以必须保证软基路面绝对稳定之后,才能进
行下一项的施工处理。

结束语:
道路和桥梁过渡段的施工,在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目前我国
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才可以实
现道路和桥梁的应用功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秦宇;浅析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4):171.
[2]邱兴华;张胜用;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