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和题型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和题型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和题型分类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考点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根据周期表相对位置判断:4.根据化合价高低判断:同元素的同类物质,其氧化性是:高价>低价?如氧化性:Fe3+>Fe2+?Cu2+>Cu+?SO3>SO2?CO2>CO?H2SO4>H2SO3?5.根据方程式判断用方程式来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6.根据反应程度(变价程度)判断(1)同一还原剂,用不同的氧化剂来氧化,把还原剂的化合价升高得多者,氧化性强?(2)同一氧化剂,用不同的还原剂来还原,把氧化剂的化合价降低得多者,还原性强?7.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如:(1)Cu分别与浓HNO3?稀HNO3反应的速率:浓HNO3>稀HNO3,所以氧化性:浓HNO3>稀HNO3?(2)Cu与浓H2SO4反应需要加热,Cu与稀HNO3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氧化性:浓H2SO4<稀HNO3?8.根据电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还原性:负极>正极(一般情况)?电解池中,阳极上先失电子者还原性强,阴极上先得电子者氧化性强?9.根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判断如:H2+X2=2HX;ΔH1和H2+Y2=2HY;ΔH2?若ΔH1<ΔH2,则氧化性:X2>Y2,还原性:X-<y-?< bdsfid="94" p=""></y-?<>10.根据浓度判断物质越浓,其能力越强?如氧化性: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还原性:浓HCl>稀HCl(用MnO2制Cl2,盐酸必须用浓的)?11.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亦有影响?如:(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Mg>Al,而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性Mg<al?< bdsfid="101" p=""></al?<>(3)在酸性溶液中,NO3-表现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则不表现强氧化性?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电子得失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据此,可用于配平?计算?2.价态规律(1)同种元素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可简记为:高价氧,低价还,中价全?(2)化合物: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所以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3.归中不交规律此规律仅用于同一种元素之间?(1)若价态相隔(即有中间价),一般能反应,且生成中间价态,但二者的化合价不会交叉变化?(2)若价态相邻,则不反应?如C~CO?CO~CO2?SO2~SO3等?4.先强后弱规律(反应顺序)(1)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总是按还原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可把Fe2+?Br-氧化,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氧化Fe2+, 若Cl2有剩余,才会继续氧化Br-?若n(FeBr2):n(Cl2)=1:1,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2)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是按氧化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5.由强变弱规律(反应方向)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向着氧化性和还原性减弱的方向进行,反之不能?据此,可判断两物质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考点5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1 .配平依据:得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 配平步骤:一标: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二列:列出化合价的变化值?三定: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原则,确定变价元素的计量数?四配:先配两剂?两产物(可以调整计量数),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同时将单线改为等号?五查:利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三大守恒”检查方程式的配平是否正确?3. 如果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也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从生成物的一侧配平,即先确定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反应物的系数?在有机反应中一般先假设H元素的化合价为+1,O元素的化合价为-2,然后再求出有机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题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题型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题型三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的应用题型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书写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高考题分类题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C.2F2+2H2O=4HF+O2D.2Al+2NaOH+2H2O=2NaAlO2+ 3H2↑2、(2010安徽卷)亚氨基羟(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3、(09上海卷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4、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C.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D.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题型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5、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浓度、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Fe 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题型三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的应用7、(09广东化学17)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8、近年来,我国储氢碳纳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生成。

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中a、b、c、d、e 、f为反应计量数):aC + bCr2O72-+ cH+ = dCO2↑+ eCr3+ + f H2O。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a = 3时,e = 2B.反应中既可用稀硫酸又可用浓硝酸酸化C.若产生11 g气体物质,则有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D.反应计量数b、c、e有如下关系:3e =2b + c题型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10、(2011上海24)雄黄(As 4S 4)和雌黄(As 2S 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 As 2S 3和SnCl 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 4S 4和SnCl 4并放出H 2S 气体。

若As 2S 3和SnCl 2正好完全反应,As 2S 3和Sn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吸收。

(3)As 2S 3和HNO 3有如下反应:As 2S 3+ 10H ++ 10NO 3—=2H 3AsO 4+ 3S+10NO 2↑+ 2H 2O 若生成2mol H 3AsO 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 2应该在(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 2与11.2L O 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 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 2的量(选填编号)。

a .小于0.5 molb .等于0.5 molc .大于0.5mold .无法确定11、(09上海卷24)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3AsH 、24H SO 、3KBrO 、24K SO 、34H AsO 、2H O 和一种未知物质X 。

(1)已知3KBrO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已知0.2mol 3 KBrO 在反应中得到1mol 电子生成X ,则X 的化学式为。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a .氧化性:334KBrO >H AsOb .氧化性:343H AsO >KBrOc .还原性:3AsH >Xd .还原性:3X>AsH(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2、(2010上海卷)向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 4后滴加氯水,CCl 4层变成紫色。

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 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并配平CCl 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

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kg,若庄Kl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