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12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1明天要教《青蛙看海》了,我坐在书桌看着课文和教学参考书。

课文是一篇童话,写的是青蛙为了看到大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高山,看到了大海的故事。

文本再简单不过了,应该是揭示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人生哲理。

刚想到这儿,儿子回家了,便拿起我放在沙发上的语文书,随手翻了起来。

我不禁一瞧,呵,读的就是《青蛙看海》。

小家伙,看看你能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什么感受来。

半晌,我忙完了家务活,来到儿子跟前,指着课文的插图中地苍鹰、青蛙和松鼠,问:“坦坦,你认为这三个人中你最佩服谁?”小孩子最喜欢对故事里的人物作评判,这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我料想他会说故事的主角──青蛙,可小家伙却语出惊人:“松鼠!”我诧异了,无论是教参还是我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应该都是要让我们孩子学习青蛙的脚踏实地的精神,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顶点。

想到这里,我又问小家伙:“为什么你佩服松鼠呢?”“因为我想做一个松鼠一样的老师。

”孩子眨巴着眼睛说。

我钻进书房,又捧着书静静地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我也觉得童话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有人生哲理的启迪,似乎还透露着一种高境界的为师之道。

童话中的青蛙就像我们的学生一样,想翻越学习道路上的障隘──高山,去领略知识大海的美景,而苍鹰和松鼠就是他的老师。

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流行了一千多年,也影响了我们教师一千多年。

现在重新审视这句话,它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

让我们先来看看童话中的苍鹰老师。

他对青蛙学生的如何能看到大海的问题,他谨记“师道尊严”,用平实的语言“传道”: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

于是青蛙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而此时,苍鹰老师又用平实而又冷漠的语言“解惑”青蛙: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其后,他便展翅飞走了,不再关注他的学生。

而此时青蛙已失去了登山的信心。

很显然,像苍鹰这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不关爱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老师,早已追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让我们再来看看童话中的松鼠老师。

青蛙学生失去了信心,但在他极富激励性的语言中,重拾自信,更绝妙地是他深知如此高大的山对于小小的青蛙意味着什么,因此设计了“跳一跳,够得着”的青蛙的“最近发展区”──一级石阶。

“你想看海吗?”“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当青蛙毫不费力的跳上一级石阶后,他又用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然而更可贵的是我们的松鼠老师并未就此“功成隐退”或退在一边闲眼观看,让青蛙独自登山。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他和他的学生同行,同甘同苦,共同领略美景,共同成长!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的学生已失去越来越多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是孤独地艰难地走在求学的道路上,肩负着老师抛给他们的知识背囊,稍有松懈,便会引来监工式的老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

然而我们的松鼠老师巧妙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在勇攀新课程高峰。

孩子,我也想成为一名松鼠式的老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2我是大厂县城关小学的李志刚。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我自己的成长故事──因为有梦,所以飞翔。

梦想乘着时间的翅膀在飞,一直飞,梦,是有翅膀的。

只是被我们习惯地遗忘。

梦,可以展翅飞翔,请你张开翅膀。

(一)因为有梦,所以选择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在旧社会,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侍二主,女的一旦嫁错了人,一辈子也只有受苦、受累、受罪了;而男人如果干错了“行”,那也基本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其实,我就是一位入错行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给大家讲一个《迦罗瓦的故事》。

一位法国的数学家,一位天才。

他一共参加了两次巴黎理工大学的考试,第一次,由于口试的时候不愿意做解释,并且显得无理,结果被拒了。

当时他大概十七八岁,年轻气盛,大部分东西的论证都是马马虎虎走过场,懒得写清楚,并且拒绝采纳考官给的建议。

第二次参加理工大学的考试,他口试的时候,逻辑上的跳跃使考官感到困惑,迦罗瓦感觉很不好,一怒之下,把黑板擦掷向考官,并且直接命中。

于是他被送进了牢里。

在入牢狱前,他匆匆把一份书写潦草的手稿交给他的朋友。

那一年他才19岁。

这部手稿在他死后多年由他的朋友交给法国数学院,别人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根据这部手稿做出了一个新的数学体系:群论。

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他的手稿研究150年都研究不完,可惜死得太早。

死得太早?他怎么死的?坐牢死的?法国人也太狠了吧!只一个黑板擦,要把牢底坐穿?其实并非如此,他是被枪打死的,那年他21岁。

当时法国有个风俗,如果两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就以决斗的方式决定归属。

迦罗瓦的对手,不幸是法国最好的枪手。

两个人当面对决,距离25步,他腹部中枪,倒地身亡。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而我却选择了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10年前的我,有各种原因不利于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第一,语文功底薄。

从上学时起,我的成绩就一直倾向于理科。

理科成绩可以拿到满分或班级最高分,但语文的成绩却低得可怜。

记得刚上师范时,语基的成绩是56分,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补考。

20xx年时,参加全国成人高考,150分的语文试卷,我却得了63分。

第二,不擅于表达。

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不要说对我说表达要准确性、语言要有激情、语言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毫不夸张地说,能够流利讲话都是我的一大障碍,这种障碍可谓是与生俱来的。

听我妈妈讲,我小的时候说话晚,都四五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的伯父曾对此劝我妈妈说:“这个孩子是不是哑巴啊,趁孩子还小,赶紧治一治。

”我妈妈也为这事挺犯嘀咕,要说我是哑巴吧,怎么会叫妈,要不是哑巴吧,却从来没跟别人说过任何话。

我妈妈思考再三,断定我不是哑巴。

虽然我说话晚,但是理解能力没问题。

那时发了一件至今让我引以为毫的.事。

有一天,我在门前玩,一个小生意人从我家门前过,就向我打听这里是什么村子。

我知道,就是不用嘴说出来。

于是,我指了指旁边的牛头。

那个人想了想说,是不是叫牛庄儿。

我想了想:我村叫牛万屯儿,他说是牛庄儿,基本正确。

于是我赶紧点点头头,那个人欣然离开。

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先天不良,导致在一次全县毕业班复习研讨会被“轰”下来的历史。

xxxx年,我县教研室组织的一次毕业复习研讨会,我有幸被我乡推荐为代表上台即兴发言,不擅长表达的我,坐在主席上,由于紧张,出现了口干、四肢冰冷、心跳过速等症状,最要命的是我在台上当着县教研员和与会的100多名教师,语无伦次地表达我的意思,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想必台下的人也听得云遮雾罩。

大概过了五分钟,教研员向我示意不要再讲了,于是我就灰溜溜的走下了台。

那种难堪的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以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做一名合格小学语文老师的最基本条件。

第三、交际能力差。

由于自己性格内向的原因,自己不善于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进行交往。

而较强的交际能力,将有助有自己发展。

第四、作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有一项特长也至关重要,可我不具备。

第五、没有引路人。

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需要有“师傅”的引领,这样能少走很多弯路。

第六、家庭没有背景。

我的父母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殷实的家境。

可是我就是选择了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有人曾问我:大凡男的从事小学教学,多是负责学校的后勤或管理工作,而你却至今钟情于语文教学。

说起我为什么钟情于语文教学,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是因为有梦,所以选择。

让我做出选择的,只因一句话,一首歌。

1999年,师范毕业前夕,我被分到化二建小学见习。

当时,我是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跟孩子们在一起。

我所见习的班级,有一个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个男孩子很开朗,整天笑嬉嬉的,见到我这个一米八零的老师成了他仰慕的对象,整天围着我转。

有一次课间,他要我用双手撑着他往高外跳,然后和我比个儿。

多么可爱的一个男孩子,于是我伸出双手,他的右手紧紧地握住我的左手,而我的右手却感觉硬邦邦的,像是根棍子顶着我的手中,我低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是个残疾,左手腕处处光秃秃的,只不过在平时,他的左手腕是在袖子里,要是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

他丝毫没有因我的吃惊而感到意外,一个劲儿地说:“老师,您快使劲儿啊!快使劲儿啊!”在他的催促下,我回过神来,马上手用力,他被我撑了起来。

“老师,你再用点劲儿!哈哈,我比老师高了!”周围的学生也为之欢呼着,他开心极了。

也许是因为他是个残疾孩子,又很乐观的缘故吧,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他也喜欢跟我在一起儿。

课间的时候,总是拉着我到学校参观。

学校走廊里,有很多名人画像和名言,他就不停的问我,这是谁,那是谁,我就逐一告诉他,并给他讲一些相关的故事,他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赞叹我知识渊博。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为人师的自豪。

有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以后当语文老师,还是当数学老师?”“当数学老师啊!”我不假思索地说,可能那时我偏爱理科吧。

“那可不好,那您就不当班主任啦!”“为什么?”“只有语文老师才可以当班主任!当了班主任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跟学生在一起,那有多好哇!”还有这样的规定啊?我很是不解,不过确实也是这样,好像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见习那段时间是难忘的,是快乐的。

曾记得我被六七个学生拉着去公园玩了整整玩了一年级上册午,在临走时,他们几个聚在一起小声嘀咕了一阵后,说:“老师,我们给您表演个节目吧。

”“好哇,你们表演什么节目呢?”“先不告诉您,先请您闭上眼睛。

”“还挺神秘,那我就闭上眼睛好了。

”当我闭上眼睛时,耳畔顿时响起悠扬的童声“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我睁开眼睛,眼前的这些孩子们每人骑着单车,围成一圈,面带着灿烂的笑容,边骑边唱着《祝你平安》,他们也许要用这歌声来表达对我的祝福,我沉醉在这美好的祝福中,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真好!感谢那个告诉我“语文老师才可以当班主任”的残疾男孩儿,是他让我产生了做一名语文老师的梦想,感谢那些为我唱《祝你平安》的学生们,是他们让我产生了做一名受学生爱戴老师的梦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