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一)规划用水量
在给排水规划中用水量的预测非常重要,涉及到城市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本次规划采用分类用水预测法预测近远期用水量。

1、综合生活用水量
根据高新区实际用水统计资料、《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以及节水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参照郑州市总体规划,将高新区的人均生活综合用水量指标近期定为180升/人•日,远期为200升/人•日(包括公建、市政等用水),近期规划人口36万人,远期64.5万人,则生活用水量近期为6.5万吨/日,远期为12.9万吨/日。

2、工业用水量
高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先进,耗水量低,根据开发区现有工业用水情况及远期规划用地构成,规划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0%(2000年市区为55.4%),则工业用水量近期为6.5万吨/日,远期12.9万吨/日。

3、消防、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
取上述两种水量之和的15%作为消防、管网漏损及未预
见水量,则其近期为2.0万吨/日,远期为3.9万吨/日。

4、其他用水
泰祥热电厂近期2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
郑州燃气电站 2.6万吨/日
综合上述,高新区总用水量近期为19.6万吨/日,远期为37.3万吨/日。

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规划自来水供水量近期为15.0万吨/日,远期为29.7万吨/日,中水用水量为2.6万吨/日,原水用水量近期为2万吨/日,远期为5万吨/日。

(二)水源、水厂、水质和水压
高新区供水水源主要是黄河水、地下水、南水北调水、原水以及经过三级深度处理后的中水。

石佛水厂水源取自黄河九五滩深层地下水,供水规模为10万吨/日,规划向高新区供水7万吨/日;区内原中原制药厂自备水厂水源取自西流湖(黄河水源),现规划从自来水公司新建的输水干管引水,供水规模为5万吨/日,利用现有供水设施主要解决生产及附近地区生活用水;区内现状自备井供水量为0.7万吨/日;柿园水厂水源取自黄河水,供水规模为40万吨/日,可解决高新区近期2.5万吨/日用水量。

以上三座水厂
和地下水总供水量15.2万吨/日,可满足高新区近期用水量需要。

远期在高新区南部,须水镇以西规划一座须水水厂,水源来自南水北调总干渠,规模暂定40万吨/日,可向高新区供水量20万吨/日,满足区内远期用水。

泰祥热电厂生产循环冷却水由石佛沉砂池直接供给原水5万吨/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中水量5万吨/日,其中2.6万吨/日供燃气电站循环冷却用水,2.4万吨/日供金水河景观及部分地区绿化用水。

自来水供水水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外,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远期达到直饮水标准。

供水水压应满足城市配水管网达到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

(三)管网规划
在建成区充分利用现有管网,进一步完善供水设施。

新区内南北向在金柏路规划铺设DN400mm~
DN600mm、红叶路上铺设DN500mm给水管,在翠柏路、红松路上铺设DN800mm~DN1200mm的给水干管;东西向在金菊西街、白梅街、枫香路上铺设DN400mm~
DN500mm的给水管,在莲花街、科学大道、梧桐街上铺设DN600mm和DN800mm 给水干管分别与东区干管连通,从而实现联网供水。

其余路段在此基础上修建
DN300mm~DN400mm的配水环状管网。

本次规划充分考虑高新区长远发展,在红松路、翠柏路上向北分别预留DN600mm给水干管,在雪松路上预留DN400mm给水支管,以满足高新区长远发展用水需要。

(四)中水利用
中水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水源正在被人们日益重视,尤其在水资源较缺乏的郑州市,中水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天然水资源,而且能减少环境污染。

高新区的中水利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本次规划充分考虑中水作为景观绿化、热电厂生产等用水。

规划薛岗污水厂三级处理中水量5.0万吨/日,沿郁香路、新龙路、须水东路、三叶路等规划中水管道通向贾鲁河、须水河等河湖水系,供城市景观和绿化用水。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中水利用技术的发展,今后应积极扩大中水使用范围,完善中水供应设施,提高城市污水回用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