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顽危罪犯的转化个案4

浅析顽危罪犯的转化个案4

目录一、罪犯基本情况 (2)(一)家庭情况 (2)(二)主要简历 (2)(三)犯罪事实 (3)二、犯罪行为表现分析及改造情况 (3)(一)认识扭曲,行为表现为抗拒改造 (3)(二)自我封闭,不适应监内生活 (3)(三)具有悲观情绪,并且放任自流 (3)(四)情绪不稳定,导致存在危险 (4)三、转化顽危犯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4)(一)充分了解犯情 (4)(二)细致入微、持之以恒 (4)(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5)四、顽危犯转化的基本方法 (5)(一)化解对立局面,与其沟通 (5)(二)加强认罪服法教育,树立悔过之心 (6)(三)消除自卑心理,增强改造积极性 (6)(四)摒弃恶习,培养劳动能力 (7)(五)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巩固改造成果 (7)五、结论 (8)参考文献 (9)浅析顽危罪犯的转化个案张婷指导老师李静实践指导老师卢春娥【摘要】监狱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中心工作就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而其中对顽固危险罪犯的教育改造是罪犯教育改造中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以理服人,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是教育转化顽危罪犯的必经之路。

通过民警对一个顽危犯的成功转化,“解剖麻雀”,力求探索一些转化顽危犯的基本规律,总结出经验,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转化体系,以期在实践中得到启示,为教育改造工作指明方向,提高教育改造效率。

【关键词】顽危犯转化个案教育改造一、罪犯基本情况张犯,女,现年40岁,贵州兴义人,初中文化程度,已婚,无政治宗教信仰。

该犯于2009年11月因故意杀人、放火罪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一)家庭情况:(二)主要简历:(三)犯罪事实:1995年5月结婚后,与其丈夫做装潢,在县上开了两个装潢门面,家境富裕,生有两子。

2009年5月发现丈夫在外有情人,夫妻感情不和,日积月累的压抑,对生活失去希望,为了报复丈夫的出轨行为,2009年10月20日晚,趁两个儿子熟睡,将儿子用绳索勒住使其窒息死亡后用被子包裹住尸体,在家中放火烧尸,其婆婆被打晕醒来后趁其不注意而逃出,该犯放火后从家中跑出,跳河自杀未遂,被群众救起,后被公安机关逮捕拘留,2009年11月因故意杀人、放火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送云南第一女子监狱服刑。

二、犯罪行为表现分析及改造情况(一)认识扭曲,行为表现为抗拒改造该犯世界观、人生观扭曲,认为人生之所以为人生,就是一切要按她的意愿和想法去发展,谁也不能违背她的准则,只要违背了,那就该受到她的惩罚,内心指向其丈夫的出轨不忠行为。

该犯归因客观的仇视心理认为自己的犯罪是其老公造成的,不该在感情上有背叛,其只在扭转他的错误,惩罚他的错误,而其自身并不感觉存在错误的认识与行为,并且坚信自己的观点,不容许任何人质疑,而因此极其抗拒警官对其的纠正教育及其改造工作。

(二)自我封闭,不适应监内生活该犯文化程度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加上又没有什么技术与特长,生存能力比较差,而所在分监区为服装车间,其工种又属于技术流类型,故其劳动技能相对较弱;性格内向,经常闷闷不乐,独自发呆,自我封闭,很少与他人打交道,表现出来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借由车工技术差,做不了现下的工种,曾在与干警交谈中多次向干警提出想更换工种和调换车间的请求。

(三)具有悲观情绪,并且放任自流该犯丧失前途希望的悲观心理,多次流露出“谁都不能拿我怎么样,大不了一死了之。

”的情绪,经常在劳动车间想睡觉就睡觉,随意走动,并且脱离三人互监小组,连累该组成员扣分而觉得毫无所谓,其思想上认为自己这辈子算完了,儿子已经没有了,丈还要离婚,就算是出狱也六七十岁了,此生已然无望,于是放任抵触行为,自己为所欲为。

(四)情绪不稳定,导致存在危险该犯抗拒劳动,长期消极怠工,不服管教的逆反心理和丧失对前途希望的悲观情绪,导致其曾多次寻求死亡,故存在自杀、袭警等破坏狱内监管秩序的隐患。

分监区采取防范措施,将其隔离在楼梯单间,专人定岗定位,轮流二十四小时监控,掌控该犯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三、转化顽危犯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充分了解犯情对该犯的犯罪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心理特征和改造表现等资料,要充分了解并综合分析,探究其改造心理及行为变化的发展规律,为下一步对该犯犯的转化教育打好基础。

作好个案分析工作,平时要注意观察,通过监听亲情电话、信件检查、犯属介绍等方面收集真实的材料,透彻分析,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研究对象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责任干警与非责任干警和领导之间要统一战线,相互支持,对该犯实行目标责任制,指定专门干警负责包教育包转化,非责任干警协助责任干警,从各方面了解和分析该犯,共同做好该犯的转化工作。

(二)细致入微、持之以恒对该犯的转化,不可以疏忽大意,二天打鱼三天晒网,粗枝大叶的敷衍了事,要细致入微,持之以恒。

通过干警的个别教育对其重点施教,该犯的人生观、道德观、法规纪律等,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其抗改思想逐步瓦解和消失,正在形成新的改恶向善心理。

但是,该犯在接受教育改造过程中,自身始终存在着心理较量,其反复多变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干警在对该犯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中,要做到无孔不入,面面俱到,长期跟踪观察,一旦发现有反复的迹象,应及时给予制止和教育,防止其抗改行为的死灰复燃和稳固已取得的成效。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对该犯进行管理和教育时,要求犯人要遵守监规纪律的同时,干警也要遵守好自己该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自己都没有能力要求、约束好自己,那就更不能说服罪犯听从你的指挥而行事。

保持好干警威武的形象与严谨的作风,树立标杆,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凡事要以理服人,不能一味的蛮干,一味的绝对化;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徇私、不偏袒,依法治理;做事不依赖,亲力亲为,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和转化该犯。

四、顽危犯转化的基本方法遵循改造规律,才能消除该犯的犯罪思想,实现做一个守法公民的教育改造目的。

要根据该犯能力的差异性来确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趋利避害,有的放矢。

(一)与其沟通,化解对立局面沟通是教育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桥梁,人的发展受环境的制约,罪犯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她的思维和价值取向,要与其沟通,就必须对其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做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该犯刚下队时,不愿意与干警进行谈话沟通,排斥干警找其进行个别谈话。

沟通互动能使人消除戒备,增进感情,该犯存在对教育的抵触和对民警的对立情绪,只有消除这种情绪,才能把教育渗透进去。

监狱警察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教育改造这些行为有恶习,心理有仇视,人格堕落的犯罪之人,绝不能因为罪犯抗拒改造而放弃对他的改造。

所以,干警为了让其愿意开口就引导其说家中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对其错误观点做过多的批评,只是引导其与干警进行交流,经过几次交谈之后,该犯基本上谈到了为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依旧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思想。

后干警运用换位思考互谈,分析其犯罪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表达出一种关爱之情与其进行交流,达到情感上的互动,同时安排监督岗及其他表现比较好的同犯和她进行沟通交流,试图安定并转化她的情绪,改善其少言寡语的个性。

干警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的方法,让该犯感受到了被关心的温暖,并意识到民警的工作不为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教育、帮助、挽救她,其表现出非常感谢干警的关心。

自从对干警卸下防备和猜测之后,其经常主动找干警交流谈心,向干警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开始接受干警的教育引导,对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动进行忏悔。

通过交流谈心干警不仅在思想上进行了沟通和教育,而且通过交流谈心了解到其在生活中所存在的担忧和困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其解决了具体困难,卸下了其改造的后顾之忧。

(二)加强认罪服法教育,树立悔过之心认罪服法是改造罪犯的前提。

该犯被判刑后,总是爱为自己所犯下的罪做辩解,归因客观的心理普遍浓烈,主动认罪的意识相对淡薄。

该犯的入监教育第一项就是认罪伏法教育,要在其心里树立起“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明确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触犯法律后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该犯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在报复惩罚其丈夫的出轨行为,意识不到自己的过错,固执己见,不肯正视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

干警通过个别谈话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机会分析其行为的犯罪本质及危害性和违法性,让其了解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存在的犯罪性质,并对此为自己犯下的罪深感后悔,表示要痛改前非,为自己犯下的罪承担该有的责任,主动将自己的感触和想法写成思想汇报交给干警,以表明其认罪服法的态度及悔过之心。

(三)消除自卑心理,增强改造积极性分监区根据该犯的自卑特点和自我放任、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表现,有意识的肯定她的存在价值,激励其积极参与改造,帮助她找到自卑的源头,超越其自卑的心理,转变其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看待事物的消极态度,从而对生活、对改造重新燃起希望,对自己树立起信心。

该犯该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没有什么技术与特长,所在分监区为服装车间,其工种为服装车间的车工,属于技术流类型,故其劳动技能相对较弱,定额连续3个月都没有达到,加之其性格内向,经常郁郁寡欢,少与人交流,封闭压抑导致了其自卑的心理比较严重,对生产任务没有了信心就干脆自暴自弃,任由自己完不成生产任务而导致扣分。

干警了解到其比较自卑的心理,便利用激励的方式,发现她值得肯定的方面,激发她转变消极的人生态度,鼓励其浪子回头金不换,对其有了进步就表扬。

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语言明显增多了,笑容明显也增多了。

将表现较好的罪犯与她编为一个互监组,并结成互帮互助对子,在犯人大会上表扬该犯的进步,当众表扬优点,背后批评缺点,肯定她是可以改正恶习的,重新做人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分监区经常性开展人生观教育,肯定其优点,指出其问题,教育其应正视困难,克服困难,使其明白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争斗的过程,没有困难,就没有人生,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努力的人是不会失败的。

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措施,其开始努力完成生产定额,并主动与她犯相处,对人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看法,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建立起了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摒弃恶习,培养劳动能力监区通过让该犯参加劳动,进行劳动改造磨练毅志,认识社会。

该犯入狱后,情绪一直不太稳定,容易激动,表现得时好时坏,经常与她犯发生口角之争,甚至有打架的恶劣行为。

劳动不够积极,总是完不成生产定额。

该犯有一次为了逃避劳动,学习她犯的“劳改经验”进行消极对抗,投机改造的思想严重。

干警在与其谈话中发现她流露出“想减刑,但缺乏自律能力”的想法,干警们研究决定给其一个改正的机会,该犯便主动递交思想汇报,称“我手脚慢,不适合做车工”,并对其消极改造的心理进行了自我分析和解释。

鉴于该犯对教育改造工作的配合,及入狱以来的改造表现和现实情况,干警们讨论研究决定将其提做流水组组长,目的是增强其责任感,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劳动中,爱上自己的劳动,并在劳动中抑制恶习,磨练品质,彻底与旧我决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