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分析报告
南海自古一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了南海,是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实施有效管辖。
由于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菲律宾内部政治斗争和中国长期以来对中菲南海争端的不够重视的原因,同时还有区域外大国介入的原因,南海问题更加不稳定,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面对争端现状和趋势,要全方位思考、多角度采取措施。
携手两岸人民,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
一、中菲南海争端的历程
中菲南海争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律宾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97年4月30日,菲律宾两位众议员公然搭乘海军舰艇登上黄岩岛,他们在岛上竖旗立碑,并对中方人员进行拦堵和恫吓。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海南省三沙市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
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
2013年4月初,中菲南海争端并未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而是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在争端一方菲律宾的要求下,进入到争端解决机制之一的“仲裁”程序
中。
2013年7月16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际法庭对中菲南海争端仲裁程序已经开始。
二、关于中菲南海争端问题的定义
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主要是指我国与菲律宾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及资源争端。
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
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
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
三、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出现的原因
1.丰富的资源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同时蕴含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2.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被称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
3.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
菲律宾国内民主问题、宗教问题突出,政治派系竞争激烈。
菲律宾政治人物将南海争端,用来转移矛盾、分散民众对国内问题的关注的筹码。
4.中国对中菲南海争端的不重视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陆地主权很重视,却忽略海洋主权。
我国领导人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菲律宾将中国的善意当成软弱可欺,大量掠夺南海岛屿,疯狂掠夺海上资源。
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
6.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势力,一直与中国“作对”,作为一个绝佳的遏制中国的机会,美国从来都是义不容辞的,更何况同时能保障美国的航行自由和经济利益。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国际势力,也是中国的老邻居、老对手,南海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而且日本对于遏制中国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印度也是世界上的重要国际势力,和日本的目的很相似,都是为了实现大国目标,为了遏制中国,对南海争端问题不断搅混水。
四、中菲南海争端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等国制造的南海争端问题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和平形象。
这里主要说一下南海争端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石油的80%以
上将通过南海航线运输而来。
南海问题的存在,意味着中国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南海,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南海问题”时时威胁着自贸方的信任与合作。
如把握不当,它可能直接威胁双边已取得的合作成果这对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五、解决方法
对于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中国必须谨慎而有力地做出应对。
第一,菲律宾以中国的“九段线”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由,将中菲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新近又在半月礁海域抓捕中国渔民,并以“非法捕捉海龟”为名进行起诉。
这些说明,周边争议国正在使用“国际法”挑战中国,宣示主权,而中国却很少对周边国家越境进入管辖海域的渔民提出起诉。
这与中国相关的法制建设长期滞后有关,亦与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主权的意识淡薄有关。
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制订《海洋基本法》,以应对在南海面临的法律挑战,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第二,在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方面,单纯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不够的,因周边国家不与你“搁置争议”,而是以单方面声称的“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来声索其开发权。
其实,中国与周边南海主权声索国之间的争议问题主要是岛屿归属与海域划界问题,因此可优先考虑寻找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突破点,摸索出一些海域划界的成功经验,以便进行推广。
第三,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美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国在南海的外部环境越发恶劣。
面对这种态势,中国除了强化自身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外,也要努力捍卫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并积极以地缘经济优势击破美国的战略包围,团结周边国家,强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它们对美国的依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