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
MRI表现
畸形血管在MRI上可以直接显示流空的血管,脑实质内无信号影扭曲成团,可见脑组织萎缩、胶质增生出血及水肿。DSA及三维多普勒可明确。
T1像上多呈现等信号、混杂明显高信号,T2像多以高信号为主,内有大小不等的极高信号,内部可出现大小不等的低信号。
T1像囊变部分为低信号,壁结节及囊壁为等信号,有时呈稍低信号,肿瘤边缘常见迂曲的“血管流空”征象,增强扫描可见壁结节及肿瘤实质部பைடு நூலகம்明强化。出现四脑室受压症。
脑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
鉴别内容
疾病名称
脑实质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母细胞瘤
烟雾病
年龄、好发部位及形成原因
最常见先天有症状的血管畸形,通常单发,90%幕上。胚胎期发育异常所致。15-30岁多见。
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常见,有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海绵状多房性血管窦构成。80%在幕上,好发额颞叶。
又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发生于中胚层占后颅凹肿瘤的7%,好发30-40岁,好发部位在小脑和脑干。
病理上有密集的不成熟的毛细血管构成,血管间隙大,约80%发生囊变。其余为囊实性或实性肿瘤,临床表现取决于累及部位及肿瘤大小。
脑底部豆纹动脉、丘脑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及前后脉络膜动脉代偿并明显扩张形成异常血管网。
CT表现
畸形血管平扫可为稍高或等密度不规则病灶,占位及脑水肿不明显,可见局部钙化萎缩。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灶,如蚯蚓状。
3.放射治疗效果不确切,残存的。
1.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
1、非手术治疗:缺血者用血管扩张药;出血者,以降颅压、止血为主。病因明确者应对病因积极治疗。2、手术治疗:缺血者可考虑作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或颅内外动脉吻合术;若有颅内血肿形成,应及时排除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CT扫描多位不规则混杂密度,多以低密度混杂密度为主,亦可有钙化或高密度。
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可见突入囊内的壁结节,其直径一般小于2cm,瘤周可见水肿带。
缺血性脑梗死以儿童多见,常常以多发性和双侧性为特征,多见于额叶,顶叶及颞叶皮层及皮层下区。脑出血多见于成人,SAH多见,也见于脑室出血并破入脑内。
除脑梗死,脑萎缩和脑出血外,颅底异常血管网因快速流空效应,在基底节下部呈对称性多发点状低信号呈特征型。颈内动脉及分支狭窄不显影和侧副循环分布情况。
鉴别诊断
1.脑瘤
2.脑内其他出血性疾病
3.脑梗死
4.颅内动脉瘤
1.脑瘤
2.脑猪囊尾蚴病
3.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性出血
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1.动脉炎
2.脑血管畸形
病因不明,可能于自身免疫和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病理改变为颈内动脉分支部近端进行性狭窄(虹吸部C1段)进行性狭窄直至闭锁。
临床表现
癫痫发作为常见症状,额顶部癫痫发病率最高,可出现脑实质出血,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头痛偏瘫失语甚至昏迷。
临床上多无症状,少数款有点像或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出血产生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措施
1.抗痫药物以控制癫痫发作.对浅表的AVM通常适宜作手术切除.
2.对较深较大的AVM最好是采用血管内治疗配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显微外科切除治疗.切除AVM可消除再出血的危险性,可能降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或发作频率.
1.保守治疗无明显症状
2.手术治疗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出血(即使仅有1次)、难治性癫痫、病灶增大或有高颅内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