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如何听课
高一数学怎么去听课学习
一、听课到底听什么
学生上课听课一是要获取知识,二是要学会老师的思维方法,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课堂上的 45 分钟如何利用,大有学问,利用得好,45 分钟里可以加
进 5 分钟、10 分钟。
相反,如果用得不好,45 分钟里就得减去 5 分钟、10 分钟。
听课的三大要诀
情绪状态准备
知识上的准备
预习和复习
二、听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所学知识量也将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孩子更多地进行理解、联系与思考,这就需要提前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讲到时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预习困惑
预习重要是重要,可作业都做不完,时间那么紧,哪有时间预习?
很多同学不会预习,不知道如何预习?预习的过程就是单纯看一下概念、例题,最后
感觉没啥效果。
解决方法
1、对于听课效果好的科目,少预习或不预习;对于听课效果差的科目,多预习。
2、单科课程的预习时间控制在 8-15 分钟,主要是把握整体知识内容,记录或记住
对于个人的难点和课程重点,方便听课时在此处集中注意力。
3、实在没有时间预习,可以在一门课开始前的课间花 2 分钟快速浏览,从而快速进入听课状态。
4、老师讲课结束后,不要急着看书做作业,而应闭上双目,放松后仰头,把刚才听
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印在脑海中。
三、怎样提高听课的效率
有了好的预习做基础,只能保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有效的地方,便于孩子更好地
当堂消化知识。
然而有些孩子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理解老
师讲的内容,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记笔记的窍门
宁可笔记记不全,也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课本上讲述很详细的内容,不再做详细的笔记。
不抄老师的板书,而是重点记老师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
四、听课后如何复习
有了前面的预习和认真听课,能保证孩子记忆和理解的深度。
但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对抗遗忘的利器就是复习。
因此在听完课后,还应即时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并形
成有计划性的复习习惯,从而将所学知识深深地印入脑海。
高一数学必须坚守的三大学习原则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
觉来完成。
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
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
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
前提。
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
做任
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
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
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
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
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三、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
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
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
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
正是他们这
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
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