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级期末总结

优选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级期末总结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 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 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 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 胞呈无色;
(三)细胞的结构
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
伴孢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因而可将这类产伴孢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 物农药——细菌杀虫剂。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三)细胞的结构
在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壁外,着生一些特 殊的附属物,包括:
➢ 糖被(glycocalyx) ➢ 鞭毛(flagella) ➢ 菌毛(fimbriae) ➢ 性菌毛(pili)
• 细胞壁缺乏或缺损的各种细菌的统称,包括支原体、 L型细菌、原生质体和球状体等。
缺壁细菌
缺壁突变——L型细菌
(L-form of bacteria)
实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
基本去尽——原生质体(G+)
人工去壁
(protoplast)
部分去掉——球状体(G-)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sphaeroplast)
(三)细胞的结构
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 特殊构造: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
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 病理学家C. Gram (革兰) 所创立的。 该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 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 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 法。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二)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质和内含物 4、核区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糖被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 8、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菌毛 9、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性毛
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含量很高(50~90)
含量很低(~10)
含量较高(<50)

一般无(<2)
含量较高(~20)

含量较高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4)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1、细胞壁
革 兰 氏 染 色 的 原 理
(参见P49, 新版P048 )
1、细胞壁
(二)细胞的结构
6)缺壁细菌(cell wall deficient bacteria):
硫粒:紫硫细菌、丝硫细菌、贝氏硫杆菌等
氮源类
藻青素:蓝细菌 藻青蛋白:蓝细菌
磷源(异染粒):迂回螺菌、白喉棒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三)细胞的结构
1)概念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 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孢子”)。
优选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 结构级期末总结
Outline
• 第一节 细菌 • 第二节 古菌 •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真)细菌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二、放线菌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四、螺旋体(Spirochete) 五、粘细菌(Myxobacteria) 六、蛭弧菌(Bdellovibrio) 七、蓝细菌(Cyanobacteria)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三)细胞的结构
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 称“Bt”)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 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6)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
(Mycoplasma)
(参见P48-49,新版P047)
3、细胞质和内含物
(三)细胞的结构
2)颗粒状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
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 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
贮藏物
糖原: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芽孢杆和蓝细菌等碳源及能源类 聚β-羟丁酸(PHB):固氮菌、产碱菌和肠杆菌等
• 糖被
在壁上有固定层 层次厚:(大)夹膜
包裹在单个细胞上
层次薄:微夹膜
松散,未固定在壁上:粘液层
包裹在细胞群上:菌胶团 [ 动胶菌属(Zoogloea)有]
(三)细胞的结构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1) 概念
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波曲形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球状: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
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杆状: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 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

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

螺旋状:弧菌、螺菌、螺旋体菌。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 涂片进行复染。例如蕃红,它使原来无色的 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 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1、细胞壁
4)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
1、细胞壁
(1)革兰氏染色 表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
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 类脂质 蛋白质
占细胞壁干重的%
(三)细胞的结构
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糖被(glycocalyx)
1) 概念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capsule或 macrocapsule,大荚膜)、微荚膜(microcapsule)、粘液层(slime layer)和菌胶团(zoogloea)。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其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
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三)细胞的结构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