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



3、根据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模式之变式, 列出例2的写作提纲。
《学然后知不足》 提纲 中心论点: 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 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 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 然后知不足”。 (1)江淹江郎才尽; 反面论据:(不学就不知不足) (2)一个楚人浅尝辄止, 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分论点: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 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④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 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 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 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 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 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 ⑤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 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 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 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 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 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 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 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 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 就足以将它淹没。
①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

②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

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 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 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 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 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 科学家正是因为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
三、1.阅读例2例文,列出这篇文章的结构 模式框架。
例2:《学然后知不足》

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 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 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 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 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 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 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 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 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 “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 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 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 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 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 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 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点拨话题“对手”
观点: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拥有一 个强劲的对手,是一种力量。 正面事例:论证拥有对手,能激发你更加 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
反面事例:论证缺乏对手的不良后果。
正面材料:
老渔民让鳗鱼不死的秘诀, 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入几条 像狗一样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 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 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 成舱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 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倒把满 满一船舱死气沉沉的鳗鱼给激活 了。
正面论据: (学然后知不足) 科学家芝诺的比喻
分论点: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 就愈感到不足。 总结归纳全文: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 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 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4、练习:人贵有自知之明,是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自知,就 是自己了解自己;明,就是看 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 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请以“人要有自知之明” 为话题,列一篇正反对照式议 论文的提纲。
一.了解对照式结构
1.一正一反 为衬托 鲜明对照 互
2.对比有两种情况: “横比” 同一时期的不同的事 物 “纵比” 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
2、阅读例1例文,列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模 式框架。
例1: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①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 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 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 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 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 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 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 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②“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 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 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 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 古绝唱? 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 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 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对挫折他拂袖而去,笑对痛苦,并 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
反面材料: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 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 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 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 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 死亡。
一、规范的对照式议论文模式 对照式,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一种结构模式。

4、根据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模式,列出 例1的写作提纲:中心论点、正反论据、分 论点、结论。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提纲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 中心论点:
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1)直面挫折的王勃; 正面论据: (直面挫折与痛苦) (2)笑对痛苦的李白 分论点: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 反面论据: (放大痛苦) “白 帝托孤”的悲剧 分论点: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 总结归纳全文: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
中心论点:人要有自知之明 论证过程:反面论据——狂妄自大的马谡 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 分论点: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误国 害己 正面论据——勾践卧薪尝胆,知道自己能 力不足,通过励精图治,储藏实力,终于 打败夫差,成就霸业。分论点:自知才能 自明,只有客观地省视自己的不足,才能 弥补缺陷,臻于完美。 总结:自高必危,自满必溢,人必须要有 自知之明。
⑦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 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 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 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
对照式结构
1、引论(提出论点) 2、正面提出论点 正面叙例和议例 3、 正面小结 4、反面提出论点 反面叙例和议例 5、反面小结 6、结论(总结全文)
小结:
1.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能使文章观点正 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
2.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是通过对比,更鲜明 地突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强化中心 论点。
四、议论文的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要防止两种弊 病:
1.生硬对比。有些同学在对比时只将两件 事物照章写上,让人看不出其可比之处, 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 不知所云。 2.不加分析。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 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 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 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 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 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 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 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 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 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5、牛刀小试
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 8000米时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他说: “8000米就是我的生命极限。” 一个人在掘井,掘了很久,这时距离 水层只有一墙之隔,然而他却半途而废了。 请以“坚持还是放弃”为话题列一篇 正反对照式议论文的提纲。
参考: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 提纲 中心论点: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 应该坚持到底。 论证过程:正面论据(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 功)——(1)映雪夜读的孙康,坚持勤学苦读, 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2)华罗庚终身残疾,但是凭借坚强 的毅力,坚持钻研数学,终于在逆境中成才。 分论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面临 困难的时候,坚持就是最大的胜利。 反面论据:项羽兵败,放弃了霸业,自刎乌江。 分论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屈服于困难, 半途而弃,最终也将被成功所弃。 总结:困难面前如果有一百个失败者,那我们就 做第一百零一个挑战者: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
③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
④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

⑤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反面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正面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 (分论点)
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 应全文)
议论文写作指导——结构模式篇
正反对照式
二、正反对照式
1、概念:所谓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 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 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从而 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 的的一种论证模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 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 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 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