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2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正是细胞膜的存在,才保证细胞这个开放系统正常运转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海带细胞内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中高200 万倍。 2.轮藻细胞中的K+的浓度比它所生存的环境 中的K+的浓度高63倍。 3.大多数动物细胞内K+的浓度都高于细胞外 液,而Na+的浓度却低于细胞外液。 细胞与外界物质进行交换,不 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数量和跨膜 运输方式不一样。
自由扩散
外 细胞膜 内
二、协助扩散
1.概念:指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不能自由地通 过细胞膜,它们需要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协助, 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扩散方式。 2.特点: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不消耗能量。 3.影响因素:细胞膜内外物 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运载 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 4.举例:葡萄糖由血浆进 入红细胞。
正常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探究: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探究一
提出问题:外界溶液达到多大浓度时,细胞会发 生质壁分离?
探究二
提出问题:质壁分离后的细胞都能复原吗?
技能卡
将一定量的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加入不同 的培养皿中,然后把剥离好的洋葱鳞片叶表皮2~3块浸 入各个培养皿的蔗糖溶液中,10min后,取出洋葱鳞片 叶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为了保证各浓度处 理均达到10min,可将处理的开始时间错开。
第4章 细胞的物质代谢
第2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1、细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系统。 生活的细胞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2、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模拟实验:模拟膜的通透性
15%硫酸铜溶液
玻璃纸 清水
30%蔗糖溶液+ 少许红墨水 玻璃纸 清水
结论

生活状态下的细胞膜具有半透膜的特点,细胞膜对细胞 内外的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除 核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膜有维持相对稳定 的细胞内部环境、保护细胞、调节细胞内外物质转运、 进行细胞识别,细胞免疫、分裂、分化、调节等各种生 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出细胞外 ,分泌蛋白的排出。
胞吐(外排作用)
物质进出细胞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
大分子物质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胞吞
胞吐
自由扩散
把红细胞看作一个渗透装置
细胞膜 (半透膜)
细胞质 (蔗糖溶液) 清水 (清水)
原生质层示意图
探究: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与 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 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原生质层的特性:①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 于半透膜;②伸缩性大。 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液和细胞核, 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胞吞和胞吐作用
胞吞(内吞作用)
1.概念:要吞噬的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细胞膜 内陷形成小泡,将生物大分子或颗粒物质包裹在 其中,然后脱离细胞膜进入到细胞中。 2.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3.特点:需要消耗能量 4.分类:①胞饮作用;②吞噬作用 5.实例:变形虫、草履虫吞噬食物颗粒,白细胞 吞噬病菌
2.特点: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同时需要能量。 3.影响因素:载体的特异性 和饱和性;能量(细胞呼吸 提供)。
4.作用: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 地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 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5.举例:植物根细胞对 矿质元素(Na+、K+ 、I-等)的吸收,氨基 酸和葡萄糖进入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把液泡里面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隔离开来,加上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就构成了渗 透系统
(1)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2)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3)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保持原态
现象: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植物细胞时, 细胞中的水分会向外渗透。细胞失水后,原生质 层会发生收缩,与细胞壁分离,这就是质壁分离 现象,如果用水代替蔗糖,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又会恢复正常。
应用
判断细胞的生活状态:
①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
②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死细胞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一、自由扩散
1.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 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2.特点:简单的扩散,不需要载 体,也不需要能量。 3.影响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4.举例:H2O、O2、CO2、甘油、乙醇、 苯等。(气体分子、脂溶性分子)
实验视频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1.细胞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质壁分离?在什么条 件下质壁分离又可以复原或不能复原?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可能发 生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可能发 生质壁分离复原。 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①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 ②存在浓度差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 小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 等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保持原状态)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取决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的大小 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与红细胞相似
主动运输

细胞膜 ATP 内
比较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 高→低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不需要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高→低 需要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低→高 需要
浓度梯度
不消耗
不消耗
需要消耗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胞吞和胞吐作用
胞吞(内吞作用)
胞吞作用
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
胞吞(内吞作用)
胞吐(外排作用)
1.概念:要吐出的物表面,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在一 起,并且向细胞外张开,将小泡内含有的物质排出细胞外 。 2.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 动性
3.特点:需要消耗能量 4.实例:变形虫、草履虫将
2.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什么?质壁分离有 的能复原、有的不能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引起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若为活细胞,则可以复原;若细胞死亡或外界 溶液浓度过大时,则不会复原。
3.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会由于施肥不当而产生 “烧苗”现象?为什么干旱情况下作物会发生枯 萎现象,浇水后有时会恢复正常生长,有时候不 能恢复正常生长? 施肥后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大,细胞不能 吸水甚至失水,从而产生烧苗现象。 干旱情况下有的植物已经死亡,浇水仍不能恢 复正常。
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不同物 质分子的载体不同,即载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生 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物质总是从浓度 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的一次跨膜运输,不需 要消耗能量。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
外 细胞膜 内
主动运输 1.概念:物质通过细胞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 高的一侧运输时,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 放出的能量,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这种方 式叫主动运输。
A
B
渗透现象示意图
半透膜:一 类可以让小 分子物质通 过,而大分子 物质不能通 过的一类薄 膜的总称。


总结与讨论:
1.A、B两个烧杯中的蒸馏水颜色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2.如果将B漏斗口的玻璃纸换成塑料膜,蒸馏水的颜色 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扩散:某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 动的过程,叫做扩散。 2、半透膜:某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 过的多孔性膜,叫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肠衣, 鱼鳔,卵壳膜等 3、渗透作用:能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 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 浓度差。
相关主题